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英 《种子科技》2006,24(3):49-50
红小豆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由于红小豆生育期短,耐瘠、耐阴,适应性广,并有固氮、养地能力强的特点,是禾谷类、棉花、薯类等作物问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良好前茬。长期以来,红小豆种子供应与其他小宗作物一样,以农民自留种为主,种子公司调剂为辅的供种机制,种子繁育体制不健全,导致种子品质不断下降,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产量徘徊不前,甚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生产和使用红小豆良种,提高单产和品质成为解决这一顽疾的根本出路,为解决这一问题,特总结出一套红小豆原种生产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井陉县地处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的红小豆是正宗的"天津红"品种,也是河北省外贸出口的名牌.为了有效地提高出口创汇型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调整种植结构,井陉县农业局技术站开展了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开发应用研究,在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合山区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红小豆间作模式中红小豆种植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红小豆间作模式中的红小豆适宜种植密度,对不同种植密度红小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小豆株高、主茎分枝、主茎节数、荚长、荚粒数以及百粒重变化均不大,而单株荚数和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变化不大;红小豆种植密度在8.0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2668.76kg/hm2。说明在仁寿县或者相似生态区,红小豆种植的密度为8.07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红小豆品种素以皮薄、粒匀、沙性大、食味好著称,并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轮作方式红小豆忌重茬和迎茬。天津、河北、山东一带可采取夏粮(小麦、大麦)—红小豆隔年种植方式,或麦—红小豆—春玉米(高粱、谷子)二年三作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红小豆主产区为西部的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市,东部的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牡丹江市。其中三江平原红小豆主产区为宝清县、红兴隆管局、鹤岗市、佳木斯市等地区。随着十三五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近年对红小豆的需求稳步增长。但由于是小作物,没有得到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重视,是红小豆种植业落后主要原因,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红小豆产量和品质的大量需求,人们对红小豆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红小豆的种植面积近年来也有大幅上涨趋势。小豆未来前景发展客观。  相似文献   

6.
红小豆种植方法山西省寿阳县种子公司阎春年,葛保创红小豆是我县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传统的种植管理办法导致产量徘徊不前。近年来采用以下办法,产量明显提高。1适期播种。出苗须在晚霜结束之后,一般立夏前后为适宜播期。2播深适度。农谚...  相似文献   

7.
对红小豆饮料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处理温度、时间、均质程度、其他添加物等主要因素对红小豆饮料的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口味的调配做了定型定量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小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种植面积较广,逐渐成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推品种之一。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红小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势头良好。结合北方地区红小豆种植情况,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氮密交互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氮密交互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设置4种不同种植密度和3种施氮模式,研究氮密互作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条件下,单株叶片、茎秆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密度为14万株/hm~2时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单位面积的叶片、茎秆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当密度为21万株/hm~2时干物质积累最多,密度高于21万株/hm~2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同密度条件下,播种前(基肥)和初花期(追肥)各施纯氮20kg/hm~2时干物质积累量、同化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果证明,红小豆产量随着花荚期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花荚期后干物质的增加对红小豆高产更重要。本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省红小豆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脱水响应元件结合蛋白(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干旱和热胁迫应激调控中具有重要功能。为提高红小豆在北方干旱缺水条件下的产量,本研究以拟南芥DREB2A基因序列为依据,从红小豆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了1个DREB2A的同源基因(Vigna angularis,登录号为XP_017429189.1)。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此基因为拟南芥DREB2A的直系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不具有信号肽的作用,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而且含有多种逆境性转录因子。通过物种间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基因与红小豆DREB2A亲缘关系近的植物是沙冬青。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在红小豆非生物胁迫的调控中红小豆DREB2A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释红小豆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5种杂粮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绿豆、红小豆、小米、芸豆、高粱对杂粮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到了最佳配方如下:当小麦粉100 g时,绿豆用量4 g,红小豆用量6 g,小米用量8 g,芸豆用量6 g,高粱用量8 g。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红小豆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江平原的气候特点及市场对红小豆高产量、高品质的需求,因地制宜做好三江平原地区红小豆品种的选择、整地、施肥、中耕、除草及收获,阐明红小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法)分析了19个红小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同时对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丰2号是一个兼具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次之,冀红9612是丰产性好于稳产性的品种;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也证实HSC法比方差分析更能客观反映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4.
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红小豆的理化特性及淀粉性质,筛选优质红小豆品种。本试验以7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红小豆为代表性的试验材料,进行理化测定,包括豆粒水分、百粒重、直链淀粉、出沙率。通过湿法提取淀粉,测定其基本性质(水分、脂肪、灰分、粒径、颗粒形貌及黏度)。结果表明:7个品种红小豆理化性质具有显著性差异,豆粒水分含量10.27%~16.35%,百粒重7.02~14.45 g,直链淀粉28.30%~35.43%以及出沙率60.40%~67.85%,理化性质测定中5号样品均为最高值。几种红小豆淀粉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灰分0.05%~0.43%,水分8.85%~9.64%,脂肪0.04~0.13 g/100 g,粒径值549.32~1460.40 nm。峰值黏度为2459.50~4121.00 cp,最终黏度为4054.50~4765.50 cp,跌落值178.50~1257.50 cp,5 号样品回升值最高为2201.50±13.435 cp。豆粒水分、百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出沙率是影响红小豆品质的主要因子。淀粉颗粒粒度、形貌及黏度可作为红小豆加工品质评价的依据,本试验筛选出5 号‘天津红’加工品质优于其他6种红小豆。  相似文献   

15.
以三江平原6个主栽红小豆品种宝清红、农安红、珍珠红、天津红、大红袍为试验材料,对其田间生产性状及品质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农安红株高、主茎节数及分枝数均最大;6个红小豆品种,农安红和天津红单株荚数最高,且单荚粒数最多,分别为8.6和8.8个;珍珠红颜色明度最高,最为鲜亮,但其百粒重最低,农安红百粒重最高,达到19.16 g;农安红和珍珠红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农安红蛋白质含量最高,宝清红和农安红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农安红和珍珠红淀粉粒径显著高于其他小豆品种,出沙率也最高,分别为69.60、69.63 %。4个抗氧化酶活性依次顺序为:农安红>宝清红>珍珠红>大红袍>龙垦红2号>天津红。三江平原地区,农安红和珍珠红田间生产性状以及品质性状均表现较为突出,是该地区适宜种植的红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16.
天津地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利用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对影响红小豆产量的主因子及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模拟确定了天津地区红小豆高产栽培最佳农艺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河北板栗、金丝小枣和红小豆品质气候与品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板栗、金丝小枣和红小豆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确定了它们的品质等级分类标准。通过诸多气象因子的分析筛选,建立了相关气象因子预报品质的数学模式和计算机(图形输出)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主栽红小豆品种珍珠红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苗期、花荚期和鼓粒期喷施0(CK)、50、100和200μmol/L褪黑素,探讨外源褪黑素对红小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50、100和200μmol/L褪黑素处理均能增加红小豆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红小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和潜在光化学活性,且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各指标提高幅度最大。在苗期、花荚期、鼓粒期喷施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红小豆单株粒重分别为5.53、6.13和5.90g,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6.3%、12.1%和9.5%。综上可知,红小豆花荚期喷施100μmol/L褪黑素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蔬菜专用叶面肥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蔬菜专用叶面肥对提高保护地番茄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叶肥处理不仅能明显提高番茄产量,而且能改善其品质,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粗蛋白含量及糖酸比显著提高,有机酸、NO-3-N 含量明显降低。从内在品质、果品产量、生产成本等考虑, 叶肥以稀释1000倍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氮肥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合理运筹是实现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不同类型氮肥及施用方法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形式施用的方法比传统施肥处理方法,不论从产量,还是品质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优势,尤其是施用硫铵的处理在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明显提高。因此在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地区,应推广施用硫铵,达到优质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