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感染性,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接触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条件性乳房炎.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和支原体性乳房炎等. 1 流行病学 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B群的无乳链球菌,C群停乳链球菌等也可以引起发病,均为革兰氏阳性化脓性球菌.无乳链球菌可形成荚膜,其荚膜抗原是毒力因子,可产生免疫力,具有特异性,某些菌株为p型溶血型,可产生溶血素、CAM因子、透明质酸酶和神经氨酸苷酶等毒性因子,具有一定的膜毒性,可破坏细胞膜,引起细胞崩解、溶血,此型菌致病力强,常引起多种化脓性疾病;某些为无溶血性链球菌,无溶血性.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大多是由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在奶牛的疾病中位居首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又可以分为急性型乳房炎和慢性型乳房炎两种。乳房炎的病原体有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革兰氏阳性菌较常引起乳房炎,80%~90%的病例是由其中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所致。部分城市初步调查,隐性乳房炎以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感染为主。链球菌属中引起乳房炎的主要是无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4.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galactiae)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奶牛养殖行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国内外无乳链球菌耐药性的变迁规律并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参考,笔者对国内外2009~2018年无乳链球菌的耐药率进行了分析,对无乳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扼要综述,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病原菌PCR检测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的一种重要疾病,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影响人体健康以及延长奶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较复杂,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均可作为诱发因素,使乳房感染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进而发生乳房炎[1]。据有关报道[2~5]和我们调查,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百余种微生物,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在临床上,由于奶牛乳…  相似文献   

7.
山东不同地区乳房炎和非乳房炎牛奶中主要病原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3个地区35个牧场的985份非乳房炎奶样和284份乳房炎奶样进行常见病原菌分离鉴定,以期了解山东地区牛奶中主要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采用常规方法与生化鉴定、PCR技术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系统进化群试验对大肠杆菌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11.82%),大肠杆菌248株(19.54%),无乳链球菌35株(2.76%),停乳链球菌18株(1.42%),乳房链球菌49株(3.86%);乳房炎样品细菌检出率(51.41%)明显高于非乳房炎样品(35.94%)(P<0.01);(2)青岛地区样品检出率(67.91%),高于其他地区(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青岛检出率(50.0%)最高,大肠杆菌在东营的检出率(40.0%)最高;乳房链球菌在日照的检出率(31.25%)最高,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在各地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6月份样品中细菌检出率(67.91%)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采样时间(P<0.01);(4)248株大肠杆菌中,共生群A群213株(85.89%),致病群35株(14.11%),乳房炎样品致病群检出率(22.39%);明显高于非乳房炎样品(11.05%)(P=0.023)。表明山东省牛奶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样品细菌和致病群检出率均高于非乳房炎样品,不同地区致病菌检出率存在差异,且夏季最高,秋冬季节低。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在所有确诊病例中,大约80%是由5种病原菌引起,即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我国,奶牛乳房炎最初主要由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引起,但目前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5种是最常见的病原[1].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不合理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牦牛乳理化指标和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采集牦牛乳样品100份,开展乳理化指标和主要病原菌检测。采用CMT法筛选隐性乳房炎病例,针对筛选出隐性乳房炎阳性乳样2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1种52株细菌,通过鉴定,其中包含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停乳链球菌,2株乳房链球菌,1株粪链球菌,8株无乳链球菌,6株大肠埃希菌,4株真菌。乳房炎63.5%的病例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结果证实,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林周县牦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1发病原因 乳房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内感染引起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炎性变化。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杆菌等。据调查,  相似文献   

12.
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一大类致病菌的统称。无乳链球菌是其中一种,主要引起亚临床型乳房炎以及轻中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因此,就感染无乳链球菌患病牛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乳房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在所有确诊病例中,大约80%是由5种病原菌引起,即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我国,奶牛乳房炎最初主要由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引起,但目前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分类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市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2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奶牛乳房炎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2.1急性型乳房炎特征是乳房红、…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1].对于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随着抗生素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抗药性和抗生素乳中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种类繁多,笔者将临床常见的几种乳房炎治疗与各位同仁分享:1链球菌性乳房炎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感染,为临床上最常见乳房感染细菌,乳房常见红肿,发热,疼痛,一般无消化系统症状,乳汁多有絮状物或脓样,产奶量下降,CMT阳性,体细胞增数。本病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碘胺类药物等敏感,由于上述药物弃奶期长,所以笔者推荐应用头孢噻呋钠,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牛乳中体细胞超标严重,严重影响该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引起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病原菌,筛选敏感药物给出治疗方案。本实验对该奶牛场中30份奶牛乳房炎乳汁进行乳样处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DNA提取和PCR扩增。通过DNA提取和PCR扩增确定其主要致病病原菌大多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肠球菌及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样中并未检测出支原体、乳房链球菌及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患病奶牛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敏感,对一种商品名为惠可宁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耐药性明显。最终得出该厂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分离出的细菌大多数为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和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本地区奶牛检测为乳房炎时,可首选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敏感药物治疗,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在牛群中广泛存在,其中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和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是奶牛乳房炎主要的致病性链球菌.试验采用THB(Todd-Hewitt Broth)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和色素试验培养基快速分离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并结合生物梅里埃开发的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准确鉴定,从而建立一种从奶样中快速分离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奶牛业中,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多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乳区红、肿、热、痛及泌乳障碍。链球菌是引起乳房炎最普遍的菌属之一,以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化脓链球菌等最为常见[2]。为了解吉林地区奶牛乳房炎中各链球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本实验针对全省15个奶牛场的300份乳液样品进行了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的刺激所发生的炎症变化,是多因素疾病综合征。 奶牛乳房炎是目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奶牛乳房炎,但国内外公认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