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2例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最小面积5cm×7cm,最大8cm×12cm。结果:12例中10例皮瓣生长良好,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2~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运恒定,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内外踝及跟部软组织皮瓣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下肢软组织缺损15例皮瓣,其中吻合小隐静脉6例,未吻合静脉9例。结果:吻合静脉的皮瓣全部成活,无肿胀、水泡;未吻合静脉全部出现肿胀、水泡,部分皮缘坏死2例。结论: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减轻皮瓣水肿,有利于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体解剖学的方法对1个成年母驼后躯及3个股中部以下的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坐骨神经由第7腰神经腹侧支及第1、2荐神经腹侧支构成。坐骨神经在伸延途中主要分成胫神经、腓总神经、股后皮神经和肌支,而胫神经又分成足底内、外侧神经,腓总神经又分成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肌支有肌闭孔内肌肌支、肌股方肌肌支和臂股二头肌半健肌半膜肌肌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损伤创面,切取皮瓣最大面积20cm×11cm,皮瓣最上端切取至胭窝下缘,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上4cm。结果: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均获4~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再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血糖良好控制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恩再适注射液7.2U.次-1,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用两周;对照组使用维生素B1100mg和B12250μ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用两周。两组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测定腓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汗腺离子电导率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体征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两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汗腺离子电导率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恩再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经验。方法:38例桡神经损伤(创伤)根据损伤类型和时间,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术、神经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10a。单纯损伤21例,优良率85.7%;复合损伤17例,优良率64.7%。起病后24h内修复7例,优良率85.7%;1~3个月内修复25例,优良率84%;4~6个月内修复3例,优良率66.7%;7~12个月内修复2例,12个月以上修复1例,功能恢复均未达优良。行神经松解术19例,优良率84.2%;神经吻合术ll例,优良率72.7%;神经移植术8例,优良率76.6%。结论:桡神经损伤应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是可取得满意疗效的。  相似文献   

7.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软组织缺损和或骨、肌腱外露创面共34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8cm,蒂长5~10cm。10例经皮下隧道转移,24例经明道转移。结果3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27例经3个月至4a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所恢复,两点分辨率在9~16mm,平均13mm。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筋膜皮瓣血供确切,容易定位,手术步骤简单,不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且皮瓣成活率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用HRP法对七只山羊的腓神经的来源及节段性分布规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1.腓神经感觉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L_6和S_1脊神经节内,其次位于S_2脊神经节内。其胞体多呈椭圆形和圆形,可分大、中、小三型,而以中型为主。 2.腓神经运动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L_6和S_1脊髓腹角,其次位于L_S脊髓腹角。胞体多呈星状或三角形。多数为较大的多极神经元,少数为小型多极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HRP正中神经断端涂抹法,对五只山羊正中神经感觉纤维的节段性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元主要集中于C_7、C_8和Th_1的脊神经节中,其次位于C_6、Th_2的脊神经节中。胞体形态具有多型性,并区分为大、中、小三型。其中以小型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0.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霍乱毒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THRP)注射或断端涂抹于奶山羊内脏大神经,用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以研究奶山羊内脏大神经交感节后纤维的起源。HRP 标记细胞出现于同侧 T_(6-13)椎旁节,集中于 T_(10-13)四节,占总数的96.6%;高峰在 T_(12)节,占40.1%;T_(10)前方诸节的酶标细胞急剧减少。标记细胞多为梭形、椭圆形或圆形,细胞体直径在20—50微米之间。在一例,L_1椎旁节出现少数标记细胞,表明它有纤维沿交感干前行,入内脏大神经。  相似文献   

11.
草鹅的副交感神经,除头面部动眼和面神经副交感纤维外,颈部迷走、舌咽神经广泛支配着气管和食道。舌咽神经节有专一连接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的窦神经。迷走结状神经节有连接后颈动脉体的专一功能性神经。右侧迷走心肺神经有与主动脉弓相连的减压纤维。舌咽神经的下行支,除支配气管食道的纤维外,其末端纤维还分布到甲状腺以及食道膨大部。支配胸部心脏和肺的副交感纤维,均来自两侧迷走干,有从结状节后端发出的心脏神经长支,也有从相应部位迷走干发出的心肺神经短支,分别入心脏和肺。腹部两侧迷走主干,在食道末端形成了食道腹干,其分支经腺胃腹面向腹部有关内脏分布。右侧迷走干在返神经基部发出一独立的神经向后延伸,在食道末端形成食道背干,其分支分布于腺胃和肌胃的背侧面。腰荐部副交感纤维,分别来自第七、八、九、十对腰荐脊神经腹支,形成两侧盆神经,向骨盆内有关脏器分布。新疆草鹅作为一种新型家禽,对其饲养,繁殖及生态生理特性,特别对提高其生产能力的调控效应方面应作深入研究。本文作者在研究其交感神经基础上,又对其副交感神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和探讨,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2.
膈神经、副神经转位重建大鼠股四头肌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三级SD大鼠膈神经、副神经转位桥接尺神经修复股神经,观察此手术对重建大鼠股四头肌功能的疗效.方法 大鼠20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左侧行膈神经桥接带血管蒂的尺神经转位修复股神经手术,右侧切断神经不吻合,作空白处理.B组:左侧行副神经桥接带血管蒂的尺神经转位修复股神经手术,右侧切断神经不吻合.A、B两组于24周后观察股四头肌电生理、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截面积、股四头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比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17.55±0.69)vs(15.48±0.66)]、股四头股湿重比[(2.0199±0.0698)vs(1.9527±0.0271)]、肌纤维截面积比[(2.108±0.027)vs(1.990±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隔神经、副神经通过桥接尺神经移位吻合至股神经,可恢复股四头肌部分功能,用膈神经转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在前臂的吻合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炎生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4,12(2):105-107,112
在59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在前臂的吻合及分布。正中神经或骨间前神经与尺神经吻合的出现率为33.9%,它们发出吻合支的部位分别是内、外上髁连线远侧平均27mm和98mm处,吻合支平均长76mm;骨间前神经和尺神经发出支配指深屈肌肌支的部位分别在内、外上髁连线远侧平均84mm和35mm处,分别支配第二、三、四、五指深屈肌和第五、四、三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或指深屈肌的副头有40例。用组织学方法,另观测了3例新鲜标本的吻合支,它为混合性纤维,运动纤维平均有247根(220~26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诊断分析平山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平山病患者2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1例为对照组,均行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检测;比较两组人员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肌电图的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远端运动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肢远端肌自发电位发生率、多相电位增多发生率、平均时限延长发生率、平均电压增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患肢近端肌、对侧远端肌、对侧近端肌,患肢近端肌自发电位发生率、多相电位增多发生率、平均时限延长发生率、平均电压增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侧远端肌、对侧近端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在平山病的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展现患者电生理上的亚临床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黄牛为实验对象,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成年健康黄牛雌雄各一头进行了其胃脏上神经分布的追踪研究,描述记录付交感神经--迷走神经食管背腹二干的详细分支情况。其结果为:(1)腹干分支干要有:网胃丛支、网--瓣丛支、瓣胃丛支及皱胃丛支四支,且都进一步分布数小支进入胃壁内。(2)背干分支主要有左、右二大支,其中左支较大,右支较小。左支又分成前庭背囊丛支、腹腔丛支和瘤胃右支三支;右支分成腹腔丛支和网、瓣胃支二支。(3)分布特点是腹干多分布于网、瓣、皱胃;其中以网瓣皱胃壁面及其三个胃室交界处的分大数量大,密集,并多以“袢”状和一侧性“梳”状结构分出。  相似文献   

16.
作者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双峰驼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均起于三叉神经节,其中眼神经的分支有颧颞支、泪腺神经、额神经、额窦神经、肌支、鼻睫神经以及连于睫状神经节的交通支。鼻睫神经分为滑车下神经和筛神经。筛神经分为鼻内支和鼻外支。鼻睫神经有交通支连于睫状神经节。上颌神经分出颧面支、副颧面支、颧骨神经,鼻后神经、腭大神经、腭小神经和上齿槽后支,其主干延续为眶下神经。颧骨神经在眼眶后部分出。鼻后神经在翼腭窝内分为数支参与构成翼腭神经丛。腭大神经分出腭副神经以及进入鼻腔底壁的侧支。  相似文献   

17.
作为禽类特有的肠神经,始于泄殖腔背侧,沿直肠、回肠和空肠延伸至十二指肠升袢末端、胰管和胆囊管开口处。直肠段最粗,为中枢端,神经节明显而大,回肠段最细,神经节不明显,空肠段最长,为末梢端,沿途有多个神经节,并有分支至肠管和泌尿生殖器官。该条神经为荐部副交感神经的延续,全程没见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纤维。部分个体在末端有与前肠系膜神经分支的吻合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鸡肠Remak神经(INR)神经束的超微构造与血-神经屏障的微细形态,为进一步阐明INR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鸡肠Remak神经(INR)神经束的超微构造与血-神经屏障的微细形态。【结果】鸡INR被神经束膜分隔成许多神经束,束内既有无髓纤维又有有髓纤维,但以无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占绝对优势。雪旺氏细胞与两种神经纤维的形成与结构密切相关。神经束膜细胞突起长而薄,包绕神经束,其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以及以常染色质为主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结构,提示束膜细胞具有活跃的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不同于肠壁内ENS缺乏神经屏障的现象,鸡INR的神经束膜中分布有血-神经屏障,是由结构紧密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多层排列的束膜细胞形成的,且束膜细胞表面可见吞饮泡的形成,但未见不同束膜细胞之间有特殊的细胞连接。这种组成特点表明,鸡INR的血-神经屏障没有哺乳动物外周神经的严密。【结论】上述试验结果显示,鸡INR的细胞学结构既不同于肠壁内ENS,也与外周神经有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20.
对2头狮子的植物性神经的干、神经节和神经丛的形态结构及分布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狮子的交感神经系中颈前神经节的体积达34mm×5mm×3mm:左右侧均未发现独立的颈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由前4个胸神经节合并而成;胸部交感干的灰白交通支非常易于区分;在副交感神经系中,主要观察了迷走神经的始末,尤其是颈静脉神经节和结状神经节的形态与位置;迷走神经各段的分支及分布等,各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的分布与马属动物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