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2000年对23年生镜面柿低产园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精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改造前的1996年666.7m^2产量仅452kg,改造第4年产量达3950kg。  相似文献   

2.
1997-2000年对12年生山楂低产园进行技术性质改造,重点抓好土壤深翻改良,增施肥料,精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使666.7m^2产量由1996年改造前的640kg增加到2000年的1986kg,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卓传武 《浙江柑橘》1998,15(1):46-46
油亲是福建名特优水果,1990年起我县大面积引种,现有面积235hm2,多分布在红壤丘陵山地上。由于建园基础差,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适龄不结果或单产低、品质差等问题。为此,笔者于1994年冬至1997年春对杉城镇梅桥村1.9hm2低产油亲园开展改造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1995年产量由1994年1500kg提高到4525kg;1996年在花期气候不良,当地柰国普遍歉收的年份,产量仍达7850kg,比上年增73.4%;1997年总产达18425kg,平均666.7m2产达646.5kg,是改造前52.6kg的12.2倍,一、二级果率达88.7%,单果重50g以上占48.3%,病虫…  相似文献   

4.
风沙地低产老苹果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延春  李敬岩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6):153-153,19
彰武县彰武镇的建华果园长期以来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为此,2007~2009年对面积为1.33hm2、30年生的苹果树1000株的低产苹果园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产量由75kg提高到750kg,总产量由1500kg提高到15000kg,年收入由3000元增加到30000元。在低产苹果园改造过程中,通过做好改土施肥、病虫防治、合理修剪、蔬花蔬果等工作,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1998年开始对山地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采取嫁接良种,合理修剪,加强土壤管理,科学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2001年666.7m^2产量达229kg,较改造前增产2倍多。  相似文献   

6.
贺州地区位于桂东北,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适合种植沙田柚、柑橙、青梅、李子、柿子以及龙眼等多种水果。1996年,水果总面积为4.7万hm~2,投产面积1.7万hm~2,总产量11.32万t;水果生产已成为贺州地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投入不足,致使部分果园管理不善、生长较差、产量较低;按投产面积计算,1996年每667m~2仅产442kg,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近年来,贺州地区开展了低产果园改造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1开展低产果园改造工程的主要做法1.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了加强对水果低改的领导,地、县(…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是红富士苹果的适宜区,现有红富士苹果面积30万亩,其中1992年-1996年栽植的20万亩中有60%的果园,由于栽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果园郁闭,产量低,品质劣,经济效益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02年开始,在洛宁县上戈镇采取了以树形改造为主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进行红富士低产园改造,经过5年的努力,平均产量达到了2000kg/667m2左右,商品果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贺州市沙田镇台湾岭果场,1988年共定植柑10.6hm2,1992年-1996年平均666.7m2产果469kg-563kg。该果场经1996年-1998年三年技术改造,使产量有了明显提高,1997年和1998年分别比1996年平均666.7m2增产749.5kg和2093kg,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现将柑低改技术小结如下:1深翻  相似文献   

9.
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67hm^2,多数管理粗放,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效益差。2000-2004年,对山楂低产园进行了改造,平均667m^2产量由1100kg上升到2500kg。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园约70 hm2,多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差.2000~2004年,我们对山楂园的管理进行了指导,产量逐年上升,平均667 m2产量由1 100 kg上升到2 500 kg.低产园改造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