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蛋中的VA和VE含量,样品经皂化后,用石油醚—乙醚萃取,浓缩挥干,用异丙醇溶解后进样。以C18为固定相,甲醇—水(93∶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采用双波长检测,分别为325nm处测定VA,290nm处测定VE。结果VA含量为0.00151~0.08300g/L,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VE含量为0.00531~0.29200g/L,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采用HPLC法使鸡蛋中的VA和VE含量测定快速,灵敏,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油脂脱臭馏出物是油脂精炼过程中最后过程的副产物。脱臭馏出物主要成分为游离脂肪酸、生育酚、植物甾醇、甘油酯、碳氢化合物、水以及其他物质。脱臭馏出物中的生育酚可以作为提取VE的原料。据文献报道,目前提取生育酚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化学处理、分子蒸馏和超临界萃取;生育酚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3.
天然VE包括4种生育酚单体和4种生育三烯酚单体,在医药学、营养学、化妆品和生命科学领域等各有其独特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制备高纯度的VE单体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色谱技术在分离与纯化天然VE方面的应用,着重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VA和VE(α-生育酚)的方法。取一定量乳粉加入水、VC的乙醇溶液、氢氧化钾,于53℃条件下皂化30 min,立刻冷却,乙腈提取,提取液调至中性,进样20μL分析。选择色谱条件为C18柱色谱柱,250 mm×4.6 mm,粒径5μm,流动相为甲醇,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5 nm。结果表明,VA在0.1~1.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8;VE在1.0~5.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 0;VA和VE的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该法前处理简单快捷、分离度高、灵敏度高且准确可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茶树VA菌根菌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根化植物由于扩大了对养分的吸收范围,增加根系对磷素及其它在土壤中移动缓慢的营养元素的吸收,而使植物的生长量和产量增加。从事菌根学的研究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重要意义。概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内生菌根。萨塔奈拉耶娜(1979)发现茶树根系也有丛枝状内  相似文献   

6.
VA 菌根与植物水分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量研究表明,VA菌根能够改善水分运输,抵抗水分胁迫,提高抗旱性能。综述了VA菌根在正常水分状况下促进寄主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VA菌根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改善水分代谢、影响调节物质和提高苗木成活率。VA菌根改善植物水分答谢的可能机制:1菌根扩大了寄主根系的吸收面积;2刺激内源激素进行调节;3增强寄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4菌根菌丝形成的特殊水分运输通道;5菌根菌丝的直接吸收作用和菌根间接调节生理作用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7.
茶树VA菌根的生物效应与土壤施磷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树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对磷素营养要求较高。据调查我省绝大部分的茶园土都普遍存在着缺磷现象,对茶树的生长、茶叶的品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VA菌根菌能与茶树的幼根形成共生体,能增进茶树的吸磷作用,促进茶树生长。为了节约磷肥,充分发挥菌根对茶树的增产效应,本试验就菌根菌在不同施磷水平下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VA菌根改善植物磷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VA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l,简称VAM)是分布最广的一种内生菌根[1]。VAM真菌能和绝大多数农作物、园艺作物、蔬菜作物和牧草等共生,从而促进这些植物对多种矿质养分,尤其是磷(P)的吸收。笔者主要就VA菌根改善植物磷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并浅谈其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不同VA菌根真菌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功  旺庆  峥嵘  王瑞君 《华北农学报》2001,16(4):115-118
研究了 3种不同VA菌根真菌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灭菌土壤中 ,分别接种 3种VA菌根真菌 ,对马铃薯苗根部都能发生侵染 ,但不同菌根真菌的侵染能力有差异 ,其中Glomusmosseae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了马铃薯的植株鲜、干重 ,块茎结实数和产量 ,并显著促进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VA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简称VAM)是分布最广的一种内生菌根[1]。VAM真菌能和绝大多数农作物、园艺作物、蔬菜作物和牧草等共生,从而促进这些植物对多种矿质养分,尤其是磷(P)的吸收。笔者主要就VA菌根改善植物磷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并浅谈其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食用菜籽油为对象,研究了大豆天然VE对植物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抗氧化剂,大豆天然VE比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叔丁基甲苯(BHT)更适合于添加至食用油脂中;在添加量为0~95mg/L时,随着大豆天然VE添加量的增加,食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指数(OS)I值也增高,其抗氧化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作物对VA菌根真菌的依赖性差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姚青  冯固  李晓林 《作物学报》2000,26(6):874-878
以玉米、 小麦、 大豆、 三叶草四种作物为试材, 在低和高两个施磷水平下接种或 不接种泡囊-丛枝菌根真菌(VAMF), 研究不同作物的菌根依赖性及其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 , 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地促进了玉米、 大豆、 三叶草的生长, 但小麦无此效果, 菌根依 赖性的大小顺序为玉米>大豆>三叶草>小麦。 菌根真菌提高作物的叶绿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荸荠为试材,以褐变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VE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处理为0.04%的VE无水乙醇(1%)水溶液,处理时间为30 min.分别将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条件下贮藏,分析二者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VC含量.结果表明:VE抑制了鲜切荸荠PPO活性的升高,从而可以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4~6 d,同时抑制了TSS含量的增加、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HACCP体系是食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安全的管理体系。针对亚麻油精炼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危害分析,确定5个关键控制点,并详细制定HACCP计划,将危害因素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亚麻籽油生产的质量安全,为油脂生产企业HACCP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5.
旨在筛选哈蟆油和蟾蜍油中特异性的蛋白质,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与生长环境、冬眠及发育的关系。采用iTRAQ结合质谱技术建立哈蟆油和蟾蜍油蛋白质组数据库,通过比较两个蛋白质组数据库,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的总数为68个,其中上调蛋白61个,下调蛋白7个。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7个差异蛋白主要分为五大类,黏蛋白类(PREDICTED: mucin-5AC-like,PREDICTED: similar to mucin,mCG142254, partial)、胶原蛋白(collagen alpha-1(III) chain)、α激酶锚定蛋白13样(PREDICTED: a-kinase anchor protein 13-like)、免疫球蛋白Fc段连接蛋白样(PREDICTED: IgGFc-binding protein-like)、膜联蛋白(annexin A1),以上蛋白主要参与免疫调节、生长发育等过程;同时发现哈蟆油中抗冻成分主要为黏蛋白类,而蟾蜍油中主要为凝集素。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7个差异蛋白质可作为哈蟆油区别于蟾蜍油的重要成分,同时哈蟆油的特异性膨胀度可能与含量较高的黏蛋白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 4 2号是利用国内骨干亲本 ,与在地理上和血缘上均为远缘的美国种质资源杂交后育成的优良种质 ,具有高油、早熟、抗灰斑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 ,适宜垄作和窄行平作密植两种栽培方式 ,在种质创新上获得较大突破。在垄作条件下一般产量 2 4 0 3 5~ 30 0 0 0kg hm2 ,增产幅度为 7 4 %~ 9 5 % ;在窄行平作密植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般产量 375 0kg hm2 左右 ,增产幅度为 30 %~ 5 0 % ,具有 4 5 76 5kg hm2 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继玉米、稻、麦、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作物,而杂交育种是国内外油菜育种的主要方向。高油两系甘蓝型油菜杂交新品种贡油6240是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用雄性不育两用系BZ545AB中的不育系BZ545A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7(50)R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组合(BZ545A/7(50)R)。2018-2020年度在四川科乐组油菜联合试验中,2年度平均产量为183.72kg/667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7.76%。籽粒含油量48.06%、芥酸0.0853%、硫甙36.25μmol/g(饼)。于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2)510023。通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以及品质检测结果来看,贡油6240具有稳产、高油、双低的特点,是一个适宜在四川平坝及丘陵地区冬油菜区种植的高油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梅州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以此为基础摸索建立油茶籽油掺入大豆油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梅州油茶籽油平均含有10.41%的饱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和硬脂酸;含有81.48%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有8.11%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一种典型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掺入大豆油后,根据特征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可对掺混油作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月见草油中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月见草油进行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月见草油中主要脂肪酸为硬脂酸(1.12%)、油酸(2.64%)、亚油酸(17.70%)、亚麻酸(68.95%)和花生酸(6.41%)。月见草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9.29%,适合作为营养保健油品。  相似文献   

20.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2006,25(11):90-92
中油6303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256,3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60.75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224.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 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