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1,(1)
2000年11月27日中科院和江西省的鸟类专家在江西弋阳县境内发现18只中国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目前,中华秋沙鸭在全世界存数不多。已列入全球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之列。因此,这一发现对确认中华秋沙鸭在中国的存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刊辑)江西发现中华秋沙鸭 相似文献
3.
4.
5.
6.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华秋沙鸭在我国东北北部繁殖,到南方越冬,但是近代成为极为稀少的珍贵鸟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未见过有报导。 1984年1月,南京玄武湖动物园从安徽省肥东地区收集的野鸭中发现有三只中华秋沙鸭,均为雌性,其中一只经断翅以后饲养展出在动物园水禽 相似文献
7.
8.
中华秋沙鸭在江西省境内属冬候鸟,每年10月底来弋阳越冬,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初才离开弋阳迁往我国东北林区。 江西省弋阳县清湖乡庙脚村地处县城西南10公里处,面积约为2800多公 相似文献
9.
中华秋沙鸭隶属鸟纲、雁形目、鸭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动物园2002年2月从野外收来一只落队的中华秋沙鸭,到我园后的第2天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中华秋沙鸭(Mergus sguamatus Gould),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又称鳞肋秋沙鸭,俗称“鱼鸭子”。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极其稀少,是濒临灭绝十分珍贵的鸟类。去年冬在江西省弋阳县域的信江河段首次发现中华秋沙鸭数群,总数一百余只,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国首次观测到的最大越冬群体。同时收集到一对完整成鸟,并已剥制成标本。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江西省弋阳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一当地农民手中出售的两只野鸭不同于一般,当即收缴并随后请江西有关专家鉴定,证实是两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根据猎杀野鸭农民的交待开展了调查,中华秋沙鸭越冬群在弋阳县信江某江段被发现。 中华秋沙鸭是世界濒危物种,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1000只。有人认为可能只有250只存活于世。戈阳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群的消息,无疑非常令人兴奋。近一年过去,中华秋沙鸭是否仍至代阳越冬呢?2000年11月下旬,国际知名鸟…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秋沙鸭繁殖地生境选择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秋沙鸭对岸边针阔混交林生境具有选择性。对岸边各生境河段出现中华秋沙鸭的频次进行卡方(Chisquare)检验,x~2值为29.424,相伴概率P〈0.001,说明在各生境河段中华秋沙鸭出现的频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中华秋沙鸭活动觅食地选择的研究,发现中华秋沙鸭利用与非利用样方各生境因子中隐蔽度(P=0.008)、乔木胸径(P=0.002)、乔木高度(P=0.000)、灌丛盖度(P=0.000)、草本盖度(P=0.006)、河段宽度(P=0.028)和距公路距离(P=0.001)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华秋沙鸭喜欢利用隐蔽度高、乔木胸径大、乔木高度较高、灌丛盖度较大、草本盖度较大、河段宽度较窄、距公路距离较远的生境。对中华秋沙鸭活动觅食地各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中华秋沙鸭生境选择的主因子为乔木因子、水平隐蔽因子、干扰因子、地形因子、高空隐蔽因子、水因子和乔木密度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
2020—2021年越冬季,在湖南省桃源水电站坝下,对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进行行为观察并录制视频,共分辨、记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的10种姿势、46种动作和120种行为,构建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坝下行为谱及PAE(postureact-environment)编码系统。依据行为功能,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坝下所有行为划分为休憩行为、基础运动行为、维持行为、觅食行为、排泄行为、警戒行为、求偶交配行为和其他群体社会行为8大类,其中基础运动行为、维持行为、觅食行为及警戒行为类目最多,占比达82.5%,与中华秋沙鸭坝下行为最相关的环境因子是水位、砾石洲滩和大石块。中华秋沙鸭越冬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的构建可为该濒危物种提供系统完整的行为信息,有助于深入开展行为生态学研究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8和2009年,我们采取漂流调查和行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长白山脉(中国境内区域)的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繁殖种群分布状况进行了连续和重复调查.每年的调查都包括春季对中华秋沙鸭繁殖对和夏季繁殖家族的调查.两年期间,共调查了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牡丹江4个水系的17个河段,调查距离总计1553 km,共记录到中华秋沙鸭个体1354只.全部调查河段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密度为每公里河段0.26±0.30个中华秋沙鸭繁殖对;春季中华秋沙鸭种群个体密度为平均每公里河段0.75±0.88只中华秋沙鸭个体.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初步估计在长白山脉我国境内区域分布的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大约为170对.在该项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探明了在长白山脉3个最主要的中华秋沙鸭繁殖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普通秋沙鸭的越冬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普通秋沙鸭的生态学研究,过去只有零星报导。作者曾在陕西汉中地区,就普通秋沙鸭与渔业的关系,进行过调查(王中裕等1982)。普通秋沙鸭在该区属冬候鸟。为进一步研究它的越冬习性,1980年至1982年的三个冬季,我们在汉中地区的城固、南郑、洋县等地,进行了越冬习性的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农田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的土丘,这是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在农田打洞时将所挖掘的土推到地面而形成的.中华鼢鼠俗称瞎老鼠,隶属于啮齿目仓鼠科.其体形与鼹鼠相似,但较粗大,体重平均为369.85g,平均体长19.76cm.前额中央有一醒目的白斑.由于适应于地下挖掘取食,其前足爪十分发达,呈铲状,门齿也很发达,嗅觉和听觉十分敏感,但视力低下,耳壳退化.中华鼢鼠的洞道相当复杂,平时地面洞口被堵塞,看不到洞口,只是在地面形成大小不等的土丘.洞道一般分两部分,一为洞道,另一为窝巢.洞道是觅食所掘的主道,与地面平行,距地面深8~11cm,相当长,占地面积可达35m~2.洞道下方有1~2条向下的通路,直通窝巢.窝巢距地面多在1m以上,分巢、仓库及便所等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