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建立了茶饮料中乙基麦芽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等优点,可用于茶饮料样品中乙基麦芽酚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中儿茶素类的HPLC分析方法学考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建立了一种非梯度洗脱的儿茶素HPLC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同时对茶多酚中的四种主要儿茶素(EC ,EGCG ,ECG ,EGC)考察了其方法学。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 :ODS (5 μm ,4 6× 2 5 0mm)柱 ,以重蒸水∶乙睛∶乙酸乙酯 =86∶12∶2 (v v v)为流动相 (浓硫酸调pH值至 3 0~ 4 0 ) ,流速为 1 0ml min ,UV检测波长 2 80nm。探讨了分离测定条件并验证其精密度及方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刘浩  李川东 《福建茶叶》2021,(11):73-74
如今茶饮料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茶饮料对于体育运动员保健作用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适度兴奋、消除疲劳、调节状态、补充糖分、提供养分和增强能力六个方面对运动员饮用茶饮料的保健作用影响做出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正确饮用茶饮料的策略,以帮助运动员合理饮用茶饮料,提高自身的运动功能,促进我国体...  相似文献   

4.
茶饮料的抗生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翁蔚  屠幼英  杨子银  陈利燕 《茶叶》2004,30(2):98-100
试验对酵母发酵的绿茶饮料抗生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板法培养,发酵36小时的绿茶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分别为98%和100%。液体培养法,发酵48~60小时绿茶汁对乳酸杆菌增生45.1%,对双歧杆菌作用不显著。另外,乙醇、茶多酚与有机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茶多酚对乳酸杆菌有一定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饮料的发展与研究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近20年来中国茶饮料的发展状况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总结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和茶饮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应用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茶饮料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超高压技术应用改进茶饮料风味进行了综述,为萘饮料生产的灭菌工艺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为高压技术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茶饮料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它作为饮料的历史最悠久,饮用地区最广,数量也最大.是世界上最早栽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先人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经历了由祭品、茶食、药用、宫廷高级饮品到普通饮料的发展历程;其饮用方式经历了传统热水冲泡-固体速溶茶-果汁荼饮软饮料--纯茶汁-保健茶饮料的五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茶饮料的分类、功能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前景,以期对茶饮料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茶饮料是同时具备文化先导与生产资源独有的快捷饮品,长久以来碳酸饮料和咖啡饮料独占饮料市场,茶饮料的异军突起打破这个几乎无竞争、全垄断市场的内循环。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的文化根基的稳固性和文化传承性,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型转变,系统地分析了茶饮料的文化集中性和市场扩张性,落脚点在消费心理需求与茶饮料的心理理论关系和茶饮料产品与消费主体的社会物质关系两个角度,阐述消费心理需求下茶饮料的消费结构与机理。  相似文献   

9.
王心宇  陈婧 《福建茶叶》2021,(6):162-163
茶叶具有不容忽视的保健价值与药用价值,而对茶叶保健价值与药用价值的研究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茶饮料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展现出不容忽视的保健作用,而重视充分发挥茶饮料的保健作用,对于维持与提升体育运动员运动能力、促使体育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身心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叶所具有的功能性成分做出分析与...  相似文献   

10.
茶饮料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欢迎,无论是在身体保健、润肠通便、清凉解渴等方面都有着其他饮料不可代替的作用。当今,体育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很多人都想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本文在茶饮料的基础上分析它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究运动功能提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茶色素中茶黄素类的HPLC定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对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TF2+TF3;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4)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它们为标样,建立了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的HPLC定量法。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TF1、TF2+TF3和TF4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8.5%、2.0’3.8%和2.0’3.9%,三者总量的变异系数为2.2’4.1%。应用该法对Sigma公司的混合茶黄素标样测定表明,其相对误差为3.4%。对自制茶色素中茶黄素类含量分析表明,茶黄素类总量可达20.5%、其中TF1、TF2+TF3和TF4的含量则分别为6.0%、9.1%和5.4%。茶色素中茶黄素类HPLC定量方法的建立,对于茶色素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并有助于茶色素的开发以及药理功能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红茶色素的形成与降解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萧伟祥  李纯  萧慧 《茶叶科学》1992,12(1):49-54
在红茶制造中,用铜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能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24%左右,从而部分的抑制了茶叶发酵,特别是茶黄素的形成受到了抑制。采用茶叶匀浆发酵法,结果表明,非酶性氧化产物中茶黄素约为酶促氧化形成量的6.8%,茶红素约为20.6%。用茶黄素单没食子酯在纯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研究其降解作用,其产物用双向纸层析和紫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鉴别出3,4-二羟苯甲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和邻苯二酚等4种成分。  相似文献   

13.
绿茶中脂溶性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步城  朱旗  黄静 《茶叶通讯》2006,33(2):21-24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绿茶中脂溶性色素及其衍生物与绿茶品质的关系,绿茶中脂溶性色素的提取与检测方法及其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选用6份有代表性的陕西茶树资源材料,从121条SCo T引物中筛选出3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对陕西省50个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SCo T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条引物可检测到4~17个等位位点,平均为11个,38条SCo T引物共扩增出414条DNA片段,其中400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6.62%。每个SCo 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56~0.99之间,平均为0.90。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59~0.71之间。研究表明,SCo T标记可以用来对茶树进行遗传基础研究,基于SCo T标记的陕西省主要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茶叶氟研究现状及降氟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茶中的主要成分如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咖啡碱等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近年来,茶叶中的氟含量问题却成了困扰着人类健康和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我国茶树氟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环境条件对茶树氟含量的影响、茶叶中氟的测定方法以及茶叶降氟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低氟茶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系受内外环境扰动后(基因的改变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近年茶树的代谢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茶树生长发育、茶叶加工过程的品质形成、茶叶功能性评价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将在茶叶品质形成及调控、茶树基因功能注释、茶树良种选育、揭示代谢网络调控机理等研究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1个茶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53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多态性带4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45%,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的变异.51份资源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度、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621±0.333,0.351±0.162,0.514±0.219.遗传距离介于0.097~0.692之间,平均为0.337:UPGMA法将51份资源分成4个类群.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供试茶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茶树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FLP技术,选用分辨能力强、多态性高的5对引物组合对34个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对引物共扩增出43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87.6条带,多态性条带348条,多态性频率为79.3%。34个凤凰单丛古茶资源之间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13~0.49之间,平均为0.33。其中大庵宋茶与棕蓑挟之间的遗传距离最低,为0.13,字茅黄栀香与福南蜜兰、白叶单丛与通天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均为0.49。构建的聚类图表明,34个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关系和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香味类型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茶树密码子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洋  杨阳  刘振  杨培迪 《茶叶科学》2011,31(4):319-325
运用CodonW软件和CUSP程序对筛选的134个茶树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计算密码子使用频率,并将它与人、果蝇、酵母、大肠杆菌这4种代表性生物及拟南芥、大豆、棉花、水稻、小麦等单、双子叶植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茶树密码子偏爱性与人、果蝇、酵母、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单子叶植物水稻、小麦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差异较大,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大豆、棉花的密码子偏爱性一致,分析结果对茶树基因转化及高效表达系统的选择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