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甲脒又名虫螨脒、阿脒曲士,为新型甲脒类杀虫剂,具有广谱低毒等特点,双甲脒对牛、羊、猪、兔等体外寄生虫,如螨、蜱、虱等的各阶段虫体均有极佳的杀灭效果,该药的药效长,一次用药能维持药效6~8周,双甲脒对人和畜毒性极小,用12.5%双甲脒乳油药浴、喷淋或涂擦动物体表,每1000毫升水加3-4毫升。  相似文献   

2.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双甲脒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水样中残留的双甲脒,研究萃取剂类型、体积及萃取时间和温度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水样中残留双甲脒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异辛烷为萃取剂,萃取剂体积3μl,搅拌速度600 r/min,30℃条件下萃取15 min;此条件下双甲脒的检出限为1.2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9%,富集倍数为85倍;对某河流水样中双甲脒残留进行测定,得加标回收率为93.6%。[结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双甲脒残留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等优点,能满足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分析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建立快速测定果蔬中双甲脒及代谢物残留量的气质联用法。试样中的双甲脒在微波消解罐中经酸水解成2,4-二甲基苯胺,碱化后用正己烷萃取,用气质联用仪检测,以外标法定量。在本方法实验条件下,双甲脒水解产物在5~2 000 ng/mL范围内其测定响应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γ≥0.999,检出限为0.0050 mg/kg。6种空白样品中添加双甲脒水平在0.02~1.0 mg/kg时,回收率均值为70.4%~92.9%,相对标准偏差为1.87%~6.5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好,适用于果蔬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正脒类化合物是一类新的很有发展前景的杀螨剂,能有效驱除牛蜱及猪和犬的螨等。双甲脒是章鱼胺能激动剂。在美国,双甲脒获准用于犬、牛和猪。1双甲脒在美国,双甲脒是获准用于动物的唯一脒类化合物。双甲脒的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800 mg·kg-1,兔的急性经皮LD50200 mg·kg-1。在犬皮肤上使用0.025%的双甲脒溶液,能产生暂时性镇静、降低直肠温度和提升血糖的作用。双甲脒按每日0.25 mg·kg-1口服,连用90 d,犬仍有很好的耐  相似文献   

5.
上海青中双甲脒和噻嗪酮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样本匀浆液与层析硅胶一起过柱的方法,对上海青样本中残留的噻嗪酮和双甲脒进行净化处理后,经气相色谱外标法对两种农药的残留量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噻嗪酮和双甲脒在优化色谱条件下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78 min和6.40 min,两种农药在10~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双甲脒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0424 0.320558X,噻嗪酮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743658X 1.243762,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双甲脒的残留量为64.48μg/kg,噻嗪酮的残留量为32.56μ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47%~111.43%,平均RSD为1.38%~6.77%。  相似文献   

6.
通过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脱叔丁基杯[4]芳烃与双甲脒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加入不同量的双甲脒后脱叔丁基[4]芳烃的荧光发生猝灭,由此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双甲脒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0~60.0μg/mL,添加回收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鳗鱼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建立了鳗鱼中双甲脒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鳗鱼中残留的双甲脒经水解生成2.4-二甲基苯胺,水解产物用正己烷提取、酸碱液液净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本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65.52%.75.95%,变异系数为6.61%-9.38%,最小检测浓度为0.005mg·kg^-1,适用于鳗鱼中双甲脒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一、体内寄生虫1.用精制敌百虫粉,按仔猪每千克体重0.1克,溶于水或拌少量饲料一次早晨空服。2.用左旋咪唑,按仔猪每千克体重8~10毫克,一次口服;或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按仔猪体重每10千克皮下注射0.2毫升或口服。二、体外寄生虫1.用1%敌百虫液喷洒猪体或涂擦患部,也可用双甲脒  相似文献   

9.
有几种药物,在蜜蜂养殖中不可少,不合理的使用往往会给蜂农带来经济损失,但是蜂农们合理使用,可使药效达到最好. 一、双甲脒 双甲脒是一种长期以来普遍应用的杀螨剂.经过大多数的实验证明:双甲脒具有较好的落螨效果,经过正常施药基本可以满足控制蜂群大蜂螨基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豆根绒粉蚧防治技术:推荐使用以下药剂:(1)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每亩8克,(2)莫比朗乳油每亩80毫升,(3)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每亩3克+2.5%功夫乳油每亩40毫升,(4)3%啶虫脒乳油每亩40毫升+2.5%功夫乳油每亩40毫升,(5)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每亩3克+40%毒死蜱乳油每亩40毫升。以上药剂每亩兑水30斤,隔7天打一次药,视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防治大豆蚜虫高效的农药及用量,选用常见5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噻虫胺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双甲脒乳油对大豆蚜虫的LC50分别为3.172、0.328、4.889、4.516、2.108 mg/L;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对大豆蚜虫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分别为95.05%、94.74%、88.02%、89.67%和87.02%,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92.01%、90.70%、88.28%、97.64%和88.35%.在大豆蚜虫的田间防治中,可推荐使用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农业质量标准》2014,(2):30-30
2013年12月16日,加拿大就拟定蜂蜜内/表的杀虫剂双甲脒(amitraz)的最大残留限量0.1mg/kg进行通报。双甲脒在养蜂业中主要用于杀灭蜂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规定双甲脒在蜂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目前,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该药在蜂蜜中最大限量值限定为0.2 mg/kg。根据通报所述,该限量标准将于其在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公布之日起4~5个月批准并同时生效。加拿大曾是我国蜂产品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我国蜂蜜对加出口不断下降。鉴于加拿大此次拟定的双甲脒残留限量标准非常严格,有关专家预计会对我国蜂蜜产品出口进一步产生影响,建议提醒相关出口企业注意,避免贸易损失。  相似文献   

13.
四种药剂防治枣树截形叶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是新疆枣树主要害虫之一,通过选用20;双甲脒乳油、40;战红乳油、40;毒死蜱乳油、10;三乐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每种药剂设3个浓度,对枣树截形叶螨进行防治试验,5 d后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12种处理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均达到91;以上,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选用20;双甲脒乳油2 000倍液、40;战红乳油2 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 500倍液、10;三乐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枣树红蜘蛛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减缓抗性的发展,更好地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对双甲脒和溴氰虫酰胺进行配方筛选。[方法]在盆栽试验中,进行不同配方对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试验;接着对若虫、卵进行试验;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配方的防效。[结果]在6个配方的筛选中,其中有2个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20%双甲脒EC和10%溴氰虫酰胺SC的配比按有效成分计算分别为134 mg/kg:95 mg/kg和134 mg/kg:63.65 mg/kg。对高龄若虫(3龄以上)的药后7 d致死率为100.00%和94.50%。配方对卵无明显作用。田间试验中,3 d防效均为100.00%,10 d防效分别为97.45%和98.51%。[结论]该研究为柑橘木虱的化学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直播稻田化学除草模式 (1)三次除草模式 第一次除草:翻耕前7~10天,亩用75%草·苄WP(40克/包)2~3包兑水30公斤细喷雾,用于田埂及田块清表.第二次除草:播种后2~4天,亩用35%丙·苄(草网)60~80克兑水30公斤细喷雾,用于封闭除草.  相似文献   

16.
脒类化合物为合成的接触性外用广谱杀虫药,使用的主要是双甲脒,为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几乎不溶解,所以多制成乳剂应用,如双甲脒乳油。它对各种螨、虱、蜱、蝇等均有杀灭作用,且能影响虫卵活力,对人畜无害。外用时,可做喷洒、手洒、药浴等。使用时配成0.05%溶液,常用于猪体及畜舍地面和墙壁等处,此药停药期为7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应用基质固相分散(MSP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物中痕量抗蚜威和双甲脒残留物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应用MSPD技术进行前处理与传统残留分析的区别。试验将MSPD技术用于水果、蔬菜中抗蚜威和双甲脒残留物的高效液色谱分析,并对定量检测条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以肥治虫以根外追肥的方式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以肥料代替农药不但能有效地驱杀害虫 ,还能给作物补充营养 ,节省农药 ,减少环境污染。1.尿素与洗衣粉混合剂。667平方米用250克~500克尿素 ,洗衣粉100克 ,兑水50公斤 ,喷洒果树和蔬菜上的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防治效果很好。2.碳酸氢铵、氨水对红蜘蛛、蚜虫、蓟马等一些体形小、忍耐力较弱的害虫有一定杀伤作用。用1%碳酸氢铵溶液或0.5%氨水溶液在害虫发生时进行根外喷施 ,每隔1周喷1次 ,连续喷2次~3次 ,效果明显。3.每667平方米用10公斤草木灰兑水5…  相似文献   

19.
治虫新法     
随着各种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 ,不仅使昆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 ,而且还毒杀天敌 ,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现介绍几种防治虫害新方法。1 以肥治虫1 .1 每 667m2 用 2 50~ 50 0 g尿素 ,1 0 0 g洗衣粉 ,兑水 50 kg,喷洒果树和蔬菜上 ,对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防治效果很好。1 .2 碳酸氢铵、氨对红蜘蛛、蚜虫、蓟马等一些形体小、忍耐力较弱的害虫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用 1 %碳酸氢铵溶液或 0 .5%氨水溶液在害虫发生时进行根外喷施 ,每隔 1周喷 1次 ,连续喷 2~ 3次 ,效果明显。1 .3 每 667m2 用 1 0 kg草木灰兑水 50 kg,浸泡 2 4小时 …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采自重庆市北碚、忠县、万州和长寿四个地区的桔全爪螨雌成螨对双甲脒的敏感性进行了生物测定,其LD50分别为0.014、0.031、0.111和0.007mg/L。同时测定了四个地区桔全爪螨成螨体内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其中羧酸酯酶活性依次为7.78、3.15、6.56和6.00nmol/(min·insect),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依次为1.07、0.49、0.50和0.37nmol/(min·mg)。四个地区桔全爪螨体内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动力学常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离体抑制作用表明,双甲脒对四个地区桔全爪螨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双甲脒浓度达到14.67m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对北碚、忠县、万州和长寿四个地区桔全爪螨羧酸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5.27%、73.84%、81.44%和88.36%,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6.84%、84.36%、73.32%和7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