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小麦籽粒产量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产物,且有2/3~4/5来自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而后期植株的光合器官主要是上部叶片(尤其是旗叶)、穗下茎和穗。通过对小麦株、叶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品种改良),可改善小麦冠层结构,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本研究以旗叶为基础,探讨株高及穗下节以上的  相似文献   

2.
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运转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活体测量技术和示踪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双增剂对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输配影响的调节模型,并实测了双增剂处理的剑叶光合产物输出系数K_L和输导系统光合产物运转系数K_s分别为0.06和0.24,高于对照20.00%和71.42%;36h内穗光合产物积累率为70.89%,高于对照9.11%;光合产物从叶输到穗所经历的时间比对照提前1h。结果表明,双增剂加快了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的总速率和加强了光合产物向籽粒方向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大小麦从拔节到抽穗灌浆期间,是生长速度最快、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其中吸收氮量约占总量的30%~40%,吸收磷量约占总量的40%,吸收钾量约占总量的60%。同时,该时期也是产量形成和最终决定籽粒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生产上必须根据大小麦的需肥特点,前期投肥量和田间实际长势长相,以及对籽粒品质的不同要求,分类管理,促控结合,巩固有效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强上部叶片的光合强度,加速光合产物向幼穗输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一、饲料大麦饲料大麦一般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采取根际施肥与根…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籽粒产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的光合产物。开花后的物质生产、运输和贮存等特性,对小麦产量的高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前人对这一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对开花后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在小麦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上的影响,积累  相似文献   

5.
<正> 麦穗是小麦光合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光合产物对麦粒的生长和增重起着一定作用。多数工作者测定结果,证明籽粒产量约有20—35%穗部光合作用所形成。其中大量是来自小麦开花后的籽粒形成阶段,而影响穗粒数。因此,采取措施,改进穗部性状以提高穗部光合生产能力,对籽粒增产应能起一定作用。为了探讨麦穗光合生产能力与哪些性状有关,本文对不同类型的17个品种,分析了某些性状,试图提出有关指标,以供实际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14C-葡萄糖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至成熟期间,^14C-葡萄糖从剑叶的总输出率为71.0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14C-葡萄糖向上运转于穗、穗颈的比例大,向下运转于戏叶的比例小,用于籽粒充实的绝对量高;穗对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光合产物向穗的运转具有流畅、量大的特点。组织切片显示,粤香占尽管穗颈节大维管束较少,但韧皮部发达,筛管数量多。  相似文献   

7.
莫爱峰 《农技服务》2014,(3):42+47-42,47
<正>一、后期生育特点及主攻目标小麦从抽穗开花到灌浆成熟称为后期生育。是以开花受精籽粒形成,灌浆,产量形成的阶段。此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向籽粒发育,是最终决定产量高低的时期。据研究,小麦籽粒产量约70%~80%以上来自抽穗后光合产物的累积。其中旗叶、穗下节间和倒2叶对穗粒重的作用最大。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通过措施的调控,达到保持根系  相似文献   

8.
小麦灌浆期同化产物的运转分配及高矮秆品种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放射性核素~(14)C及~(32)P研究了小麦不同秆高品种,在生育后期同化物质的运转与分配的差异,对矮秆品种灌浆不良、易青枯早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从灌浆初期至成熟,籽粒中放射性产物分配率迅速增加,11个品种平均,由32.5%增至77.8%,茎鞘各层则大幅度降低。此时的功能器官旗叶与倒二叶,存在着输送方向上的分工,旗叶同化产物70—80%运往穗部,其余运往植株上部茎鞘叶,而倒二叶却有50%同化产物供应植株上部及中部茎鞘叶,其余供应下部茎鞘叶及穗,约各占25%左右。生育后期茎鞘中贮存性干物质,亦呈现着向穗部的再输出,约占籽粒干重增长量的30—50%,不同品种间输出率有较大差异,变幅20—80%。矮秆品种功能器官的作用并不逊于高秆品种,其倒二叶同化物质对穗的贡献较高秆品种为高,但同时向茎鞘的分配率降低了30%,因而不利于维持生育后期植株中下部营养器官的代谢与功能,表现了矮秆品种易青枯早衰、茎鞘干物质向穗部的输出率仅为高秆品种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14)C示踪方法对源库调节与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光合物质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晚播小麦在籽粒灌浆期旗叶的光合物质主要用于穗部籽粒生长;倒二叶光合物质亦主要供给籽粒,但向茎秆和根系中的分配增多;倒三叶是标记的三叶中光合物质向根系分配比例最大,向籽粒分配比例最小的叶片。研究表明,源库调节能影响到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物质分配。穗库容降低,各叶片光合物质向穗部籽粒分配比例减少,向根系、茎叶中分配增多;叶源量减少,一般则向穗部籽粒分配比例增多。不同类型品种叶片光合物质在植株各器官间的分配受源库调节的影响程度不同。晚播小麦源库调节对穗粒数、粒重及其它穗部性状的影响因不同类型品种而异。相对减少源对鲁215953、鲁麦5号、鲁麦7号和鲁麦14号的穗粒数、粒重影响较小,但使鲁麦15号和辐63的穗粒数和粒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对小麦开花后生理活动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开花后土壤干旱(占35—45%的田间持水量)促进营养器官中贮存物质向籽粒转运,初始灌浆速率上升较快,但后期灌浆速率下降也早而快,光合产物积累少。胚乳细胞形成期土壤干旱,主要引起粒数减少,籽粒最大吸涨体积变小。胚乳细胞充实期土壤干旱,引起叶片早枯,光合源减小,有机体早衰,灌浆期缩短,拉重明显下降。土壤湿度过大(占90—100%的田间持水量),营养体中贮存物质向籽粒转运受抑,籽粒灌浆速率在上升期较缓慢。胚乳细胞充实期土壤湿度过大引起根系早衰,叶片早枯萎,光合产物供应不足导致籽粒充实度低、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利用称重和去叶、遮叶方法,研究了冬小麦抽穗后地上部不同部位各个器官,在不同时期中干重的增减以及去(遮)叶后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抽穗后四十天左右,光合能力很高,积累的干物质约占全生育期(近二百四十天)积累干物质的50%;籽粒充实过程呈“S”曲线,即开始慢,然后加快,最后逐渐减慢;穗重的86.05—88.05%依靠抽穗后光合积累的物质,11.95—13.95%来自抽穗前在茎叶中所累积的光合产物;抽穗时去(遮)叶,减少光合产物,降低产量10一34%;抽穗时去穗,可加大中转贮存库的贮存量50%,但总的光合积累减少25%。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如何利用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增加抽穗后的光合积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坝上春小麦高产田植株叶片对籽粒灌浆增重的作用约为20%,穗、茎、鞘的作用占80%。各层叶片叶,旗叶对灌浆增重作用最大,约占全部叶片作用的80%,第四叶作用大体为旗叶的50%,第三叶和第二叶对灌浆增重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麦高产必须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1977—1979年试验结果,扬麦一号小麦品种千斤田块的干物质积累特点:前期物质积累较多,后期物质积累强度较大,总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小麦各部器官的物质分配率,在生育前期叶片的分配率较大,生育中期茎秆分配率增多,生育后期穗器官的分配率占优势。小麦在灌浆过程中,叶片、叶鞘、茎秆等器官的贮存物质重新分解向穗部运转,干物重降低,穗子干物重直线上升,直到成熟。高产小麦籽粒产量约有1/3来自抽穗前叶片、茎、鞘等贮存物质,其余约有2/3直接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因此,提高小麦后期叶片的光合效率,对增加穗粒重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提高小麦光能利用和经济系数是高产更高产的方向。其途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在各个生育阶段合理的群体结构,主要通过合理安排基本苗数,采取肥、水促控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供试品种为盐粳2号。盆钵土培。整株标志~(14)CO_2同化后24h取样,测定叶片、叶鞘、节间、穗轴、穗上、中、下部1.2次枝梗及其各粒位籽粒的含水率、标志物质放射性强度等。结果表明:全穗籽粒平均含水率为44.32%和19.65%时,分别有68.48%和1.07%的标志光合产物运转到籽粒:单位绿叶重固定~(14)CO_2的能力,籽粒含水率19.65%时不到44.32%时的1/3;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0%及以下时,枝梗内含有大量标志光合产物,其中7365%-91.04%是可溶性糖,而籽粒中几乎没有标志光合产物,说明此时籽粒已丧失了受容灌浆物质的能力;籽粒含水率与淀粉合成速率呈单峰偏态曲线,籽粒含水率在45%左右时,淀粉合成速率最大,以后随籽粒含水率的降低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小麦籽粒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来源于花后的光合产物积累,並且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比例也随着上升。小麦植株上部三张叶片作为花后的主要光合器官,其同化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灌浆物质来源的多少。研究表明:花后叶片氮素含量水平与同化效率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影响光合产物积累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小麦花后叶片氮素变化动态,以探讨氮肥用量及运筹方式对叶片氮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叶片氮素含量与光合产物积累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增加花后物质积累量的栽培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源库调节对冷、暖型小麦籽粒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剪穗、剪叶处理,人为改变源库比,研究源库比改变对冷型小麦陕229和暖型小麦NR9405籽粒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去旗叶处理明显降低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加快花后10~20 d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速度,降低花后20~35 d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轻微降低籽粒淀粉含量,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剪去50%小穗处理,明显地增加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减慢花后10~20 d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速度,增加花后20~35 d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籽粒的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剪穗、剪叶处理对冷、暖型小麦籽粒物质积累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河南省小麦由南向北逐步进入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每亩成穗数也基本定型,生育中心转入子粒上来。大量研究证明,小麦的子粒产量有70%以上来自于后期的光合产物,有不到30%是茎叶和叶鞘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应。特别是在高水肥条件下,由于苗期和中期氮代谢旺盛,碳水化合物的贮藏量少,子粒产量基本上是来源于后期的光合产物。由于我省小麦生育后期的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对花后喷肥的反应,选用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混喷多种肥料对2种穗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喷肥可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增加单茎地上干物质积累,多穗型品种豫麦49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地上干物质积累增幅均大于大穗型品种宿2001。喷肥后茎节单位长度干重增加,茎节贮存物质有所增加,以宿2001较为明显。混喷多种肥料后2种穗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豫麦49增产7.41%,宿2001增产6.35%,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剪叶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方法】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地上干物质积累、茎节重、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剪叶均导致两种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和籽粒产量降低,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受影响较大;剪叶提高了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增幅较大;剪叶提高了茎秆内贮存物质的转移率,以大穗型品种宿2001转移率增幅较大,表现为茎节干重明显减轻。剪叶后,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茎秆内贮存物质转移率的提高,均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最终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增加、叶位升高,结实粒数和粒重降低更多。【结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存在差异,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因此,在小麦抽穗后,多穗型品种叶片对增加籽粒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麦开花后籽粒形成与增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营养体中原有贮存的同化物以及开花后绿色器官的光合产物,各器官同化物运入籽粒的数量和强度,对小麦籽粒的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有关小麦各器官同化物运往籽粒的分配值以及影响因素已经有了很多报道。但是,由于小麦自开花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较长,各器官的光合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