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进行鲮鱼人工繁殖单位选用亲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鲮鱼诱导产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注射脑垂体的鲮鱼来诱导未注射脑垂体的鲮鱼产卵的试验。这项试验的多数试验组使未注射脑垂体的鲮鱼的诱产率达到了或接近了同年常规人工繁殖催产的产卵率水平。作者认为,亲鱼的充分成熟、适宜的水温和保持经过注射脑垂体亲鱼在产卵池中的一定密度,是对未注射催产剂亲鱼诱导产卵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对诱导产卵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丰富福建省淡水养殖品种,我场于2013年引进花亲鱼200组(雌、雄亲鱼各100尾),后备亲鱼1000尾(1冬龄,体长8~10厘米),进行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示范推广。在2014年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2015年进行人工繁殖批量生产,人工催产2批,共生产水花苗242.5万尾。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选择催产前一天,将花亲鱼关进网箱进行亲鱼筛  相似文献   

4.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是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操作要求较高,一些鱼苗生产单位往往不生产青鱼苗。靖江市水产良种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在青鱼的人工繁殖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催产剂、催产方法等方面又作了改进,使催产率稳定在95%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均比过去提高10%~20%,平均每组亲鱼产苗84.4万尾。现将主要技术经验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本选留与培育1.1.1亲鱼选留青鱼性成熟年龄较鲢、鳙、鲩(草鱼)要晚得多,但年龄过大性腺发育也差。生产中发现30…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1973,(5):20-21
山东海洋研究所,在天津近郊的官港,先后与原天津淡火渔业公司、科学院实生所、4701部队协作,进行鲮鱼人工繁殖试验,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鲮鱼在咸淡水催产、孵化和培苗已初获成功,这为进一步解决苗种来源,扩大鲮鱼在咸淡水或淡水养殂,开创了可望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原产于美国沿海,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养殖品种。在美国,漠斑牙鲆的亲鱼培育、产卵、育苗等基础研究已进展多年;近几年来,国内先后有4个-5个单位从美国引进了漠斑牙鲆亲鱼或鱼苗进行培育,有的单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的单位还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技术还未过关。2003年春季,笔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用20尾亲鱼进行催产、自然产卵,共获得卵黄苗100多  相似文献   

7.
洱海鲤是山东省昌乐县为改善当地养殖品种结构而引进的新品种, 经过成鱼养殖证明洱海鲤在当地养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解决苗 种问题,我们在县鱼种场进行了洱海鲤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利用 养殖成功的洱海鲤作为亲鱼,再通过亲鱼培育进行人工繁殖,获得苗种 26.5万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繁殖前亲鱼的体质和性成熟度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对亲鱼的培育和挑选十分重要。1 亲鱼培育1.1 亲鱼来源 可由四方面获得产卵亲鱼:生殖季节盛期直接捕捞自然成熟亲鱼。(2)于生殖季节前从海里捕捞接近性成熟的亲鱼,在人工条件下暂养一段时间。(3)人工繁殖的黑绸鱼苗在水泥池或土池中直接养成亲鱼。(4)从网箱养成的黑鲷中挑选成熟亲鱼。1.2 海捕亲鱼的暂养海区捕来的亲鱼先用5~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依其外部特征区分雌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长江大鳍鳠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鳠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鳠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青鱼人工繁殖技术,我们在总结过来青鱼人工繁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1983年冬,确定以江永县鱼苗鱼种场为基点,开展青鱼人工繁殖试验,从青亲鱼培育和人工催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索。1984年催产二组青鱼,一组人工授精成功,一组未产;1985年催产二组青鱼,一组获得自然产卵成功,一组人工授精;1986年又催产二组青鱼,均获得自然产卵成功。三年的试验结果不同,究其原因,一是青亲鱼培育管理逐年有所改进,二是催产技术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场主要生产草鱼、鳙鱼、鲢鱼和鲮鱼鱼苗,青鱼、杂交鲤苗也搞一些。我们利用30亩水面培育亲鱼,去年生产了1.6亿尾鱼苗。除满足本县的生产需要外,还有部分鱼苗支援外省。我们多年在培育亲鱼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些经验,工作上作了些改进。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中下游鲮早期资源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通过弶网定点周年采样和圆锥网流动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在西江肇庆江段对珠江中下游鲮(Cirrhina motitorella)早期资源进行了调查.鲮全年有多次产卵活动,鲮鱼苗主要出现在5-9月;鲮鱼苗全长(5.5±0.4)mm,主要发育到鳔一室期至卵黄吸尽期.根据发育期和平均流速推断,鲮产卵场主要位于距离采样点170~380 km的黔江和浔江江段.鲮鱼苗占漂流性鱼苗总量的3.71%.鲮鱼苗晚上的密度显著高于早上和中午(n=29;P<0.05).鱼苗总密度与采样点离岸距离有关,靠近两岸的鱼苗总密度极显著高于河中央鱼苗总密度(n=6;P<0.01).鱼苗总密度、鲮鱼苗密度与水温、径流量、水位和浊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水温、采样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青、草、鲢、鳙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门摩西 《淡水渔业》1977,(11):17-17
近年来,我场人工繁殖青鱼都使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不仅亲鱼伤亡较大,受精时间难掌握,而且获苗不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主要原因是亲鱼培育不好,特别是雄鱼的成熟度更差。今年人工繁殖青鱼时,我们突破过去雄鱼的催产剂量是雌鱼的1/2或1/3的老框框,  相似文献   

15.
澳洲银鲈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色明 《淡水渔业》2000,30(8):17-18
澳洲银鲈 (Bidyanusbidyanus)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 (Murray -Darling)河流域。体色银白 ,肌间刺少 ,肉质鲜美 ,头小 ,可食用部分大 ,杂食、不互相残食 ,生长速度较快。属广温性鱼类 ,适宜在各地淡水池塘 ,水库养殖。近年来 ,该鱼从台湾省引进闽南地区养殖 ,获得较好效益。 1999年以来 ,笔者即进行银鲈人工繁殖试验 ,并于今年获得成功。1 材料与方法1 1 亲鱼1 1 1 亲鱼来源。本试验用的亲鱼来源于1998年 5月从台湾引进 3cm左右银鲈苗在本地池塘养殖选留培育而得。1 1 2 亲鱼选择。选择体重 1 1~ 1 …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青、草、鲢、鳙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于2006-2007年在九江柘林水库碧田库湾进行了三次翘嘴鲌网箱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2005年12月从柘林水库采集个体大(1.0千克/尾以上)、活动性强、体质健壮的野生翘嘴鲌作为后备亲鱼。亲鱼放碧田库湾网箱中强化培育。亲鱼网箱安置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区,一方面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另  相似文献   

18.
长吻鱼危 (Leiocassislongirostris)又名江团、肥沱 ,隶属鲶形目 ,鱼危科 ,鱼危属。长吻鱼危的养殖和人工繁殖 ,江西虽有个别单位试验过 ,但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 1999年~ 2 0 0 0年我们进行了长吻鱼危池塘单养试验研究获得成功 ,2 0 0 1年我们在省内首次成功地繁殖了长吻鱼危鱼苗。 2 0 0 2年我们进行了大批量的生产。现将 2 0 0 2年长吻鱼危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1 繁殖前准备1 1 亲鱼来源亲鱼全部从国家大 (二 )型水库万安水库网捕所获。1 2 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是鱼苗繁殖的关键 ,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催产…  相似文献   

19.
鳜鱼人工繁殖的几个问题鳜鱼是一种深受欢迎的名特优品种,目前虽然已能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但催产率、孵化率、出苗率及苗种成活率还比较低,苗种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如何提高鳜鱼苗的产量,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亲鱼培育是关健鳜亲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  相似文献   

20.
鳜鱼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鳜鱼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批量生产的规范化技术,较详细地叙述了亲鱼池塘培育的方法、成熟亲鱼的鉴别方法、人工催产的药物和方法、人工孵化中应注意的问题,夏花培育中鳜鱼苗开口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数量以及常见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