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黑黍糠秕棕色素的溶解性,及其与蔗糖,氯化钠,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共存时的稳定性以及介质pH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黑黍糠秕棕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黑黍糠秕棕色素的溶解性、及其与蔗糠、氯化钠、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共存时的稳定性以及介质pH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黑黍糠秕棕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3.
沙棘种皮棕色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从沙棘种粕提取沙棘种皮棕色素的工艺路线,对该色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沙棘棕色素的水溶性好,对光、热稳定性高,着色力强,可作为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4.
榛子壳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开发天然棕色素,以榛子壳为原料,研究榛子壳天然棕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在80℃下,以60%乙醇浸提80min.榛子壳棕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光长时间照射会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在pH值4~12范围内,色素稳定性良好;Na+,K+,Ca2+,Al3+,Mg2+对色素无影响,但Fe3+,Cu2+,Zn2+对其影响较大;色素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稳定,但柠檬酸使其发生轻微褪色.以榛子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的提取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首次从棉籽壳中提取和纯化了一种新的棕色素,紫外-可见光谱测定表明:该色素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是231nm和278nm;pH值对色素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同一pH值的条件下,色素的颜色能保持稳定;棉籽壳棕色素对光、氧化剂、还原剂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在80℃以下色素稳定。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2-1993年对福建省6市、县郊区79 500hm^2耕地金属污染状状进行调查,采集土样116个,测定了各土样的Cu,Zn,Cd,Ni,Pb,Hg,As7个重金属素的含量,应用指数分级法划分污染等级,并对土壤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向灰钙土中加入不同量的Pb、Cd、As、Cu,对小麦玉米进行两年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作物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明显。除Pb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影响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均对小麦、玉米危害较大,呈负相关性。Pb、Cd、As、Cu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As、Cu、Cd对根系中过氧化氢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四种元素对茎叶中的蔗糖酶亦有明显影响。并且叶绿素含量降至对照的80—90%时土壤重金属浓度与农作物减产10%的浓度接近,因此以上结果可作为农作物可能减产10%的诊断指标。对酶活性的变化也是指示重金属毒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Cd Pb Cu Zn As复合污染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Cd、Pb、Cu、Zn、As复合污染在草甸棕壤上对水稻产量及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近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水平下,水稻发育正常,减产幅度<10%,但土壤Cd、Pb临界值下降,籽实中Cd、Pb、Zn吸收系数提高,Cd、Pb含量超标,低剂量时Cd超标37.5%,高剂量时超标100%,增加了对人体健康潜在危险。主要原因在于5元素间存在协同作用,Pb、Cu、Zn、As的存在增加了Cd的活性与解吸率,使其易迁移,为防止土壤污染增加了困难。  相似文献   

9.
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从葡萄皮中提取分离出了葡萄皮色素,并对它的溶解性、含量、吸收光谱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皮色素属花色苷类色素,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油脂。干色素约占葡萄皮鲜重的4%。这类色素在水溶液中耐光、耐氧,但耐热性较差;而它在乙醇溶液中,耐氧、耐热,但不耐光照。化合物Yssqn可显著提高葡萄皮色素在乙醇中的耐光性。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白粒小麦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蓝、紫、黑等有色小麦的色素含量及其营养特性.结果表明:蓝、紫、黑等有色小麦籽粒的色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营养指标高于白粒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则低于白粒小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色素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色素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黑粒小麦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普通白粒小麦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蓝、紫、黑等有色小麦的色素含量及其营养特性。结果表明:蓝、紫、黑等有色小麦籽粒的色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营养指标高于白粒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则低于白粒小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色素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色素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彩棉棕色素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色素水溶液的紫外光谱的性质,并探讨了不同色素浓度下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进而推出彩棉棕色素含量与510nm处吸光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从黄蘖种皮中提取黑棕色色素的方法。对4种不同溶剂进行了筛选,确定出水为最佳溶剂,原料与溶剂的最佳配比为1∶20。用紫外光谱、纸层析、薄层层析等方法和黄蘖色素颜色反应测得的结果证实:黄蘖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黄蘖色素合糖量较高、质量好,在pH值3~9时稳定性较好,耐光性、耐热性均较强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紫甘薯色素在块根中的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引进的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紫色素的稳定性和在块根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甘薯紫色素属于花青素,其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氧化剂、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强,是理想的食用天然色素。甘薯色素含量为表皮>皮层>整薯>中心薄壁组织。引进品种种子岛紫整薯的色素含量比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山川紫高61.13%,块根产量比山川紫高11.91%,可代替山川紫作为色素专用品种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铅锌矿尾矿污染区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湘南某地铅锌矿尾矿污染区土壤中Pb,Zn,Cd和As的形态分布表明:Pb,Zn和Cd在土壤要以难于被作物复残渣态存在,其百分比分别为Pb57.8%-7.3%,Zn72.9%-88.9%,Cd49.2%-59.6%;As主要以闭蓄态存,占55.2%-63.7%,可溶态As没有检出;Pb和Cd的有效态比例高于Zn两者在作物中的残留量高,残瘤次序;根茎类作物>瓜果类作物;As在大部分作物中没有检出。  相似文献   

16.
野菊绿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野菊绿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基本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以85%-90%的乙醇为浸提剂,料液比(g:mL)在1:50-1:70,于3-40℃下浸提24h效果最好,其绿色素粗品产率高达26%以上,该色素易溶于乙醚、乙醇、丙酮和碱溶液,对自然光、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比较稳定,耐糖性和耐盐性都很好,是一种很有开发应用价值的野生天然色素资源。  相似文献   

17.
泰安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认为:泰安市蔬菜中主要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u>Cr>As>Cd>Pb>Hg;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在未污染至轻污染之间,Cr、Cu和Cd属于轻污染,As、Pb和Hg属于未污染,轻污染项目均在食品卫生标准值附近,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较低,蔬菜质量相对较好;各种蔬菜之间重金属含量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绿色食品蔬菜中若干污染物容许限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绿色食品蔬菜“安全、营养、无污染”的要求,通过对上海郊区蔬菜中若干重金属和农药含量水平调查,并经统计分析,提出了上海地区绿色食品蔬菜中Cd、Hg、Cr、Pb、Zn、As以及BHC和DDT的建议容许限量。其中,As,Hg和Cr分别为0.2、0.005和0.2mg/kg;BHC和DDT均匀为0.05mg/kg,Cd、Zn和Pb均维持原食品卫生标准。农药残留量,建议叶菜维持原蔬菜食品卫生标准,瓜茄果  相似文献   

19.
大枣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研究了酸、碱、水、乙醇、环己烷对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效应。结果表明,碱性溶液对大枣红色素提取效果远远高于其它溶剂。温度升高、碱性增强和Cu2+离子可使颜色显著加深,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过氧化氢、异抗坏血酸、亚硫酸钠、Al3+,K+,Ca2+,Zn2+对大枣色素无影响,Fe3+使枣红色素变成蓝黑色。碱性、温度和Cu2+对大枣色素颜色的加深以及大枣色素对氧化剂、抗氧化剂等的稳定作用,对食品色素开发有利。  相似文献   

20.
研究湘南某地铅锌矿尾矿污染区土壤中Pb,Zn,Cd和As的形态分布表明:Pb,Zn和Cd在土壤中主要以难于被作物利用的残渣态存在,其百分比分别为Pb57.8%~79.3%,Zn72.9%~88.9%,Cd49.2%~59.6%;As主要以闭蓄态存在,占55.2%~63.7%,可溶态As没有检出;Pd和Cd的有效态比例高于Zn,两者在作物中的残留量高,残留次序为:根茎类作物>瓜果类作物;As在大部分作物中没有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