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连栽导致减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也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栽培面积达449.8万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23.9%,蓄积量的28.2%,居各树种之首位[1]。然而,杉木对气候、土壤有严格的要求,能生长杉木的土地有限,因此,连栽难以避免。近些年,不断有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2.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其人工林面积和蓄积均占我国造林树种的首位。杉木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栽杉规模的扩大,杉木生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林分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及病虫害蔓延等。我国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杉木[Cunning 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有名的速生丰产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几十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它以其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细密、抗压、耐腐性强而倍受人们的喜爱。我省在杉木人工栽培方面历史不长,虽有分布,却面积很小,在杉木良种繁育技术方面更没有整套经验和技术参数借鉴。  相似文献   

4.
杉木是价值较高的优质速生用材树种,经济效益良好,在林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杉木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杉木的种苗培育、树苗移栽、抚育管理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杉木的栽培管理技术,为我国杉木的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杉木在我国分布较广、生长快,是速丰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因其经济价值比较高,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树种。随着杉木的发展.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着杉木的生长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建设。病虫害已成为当前杉木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杉木的生态特征,分析了杉木病虫害发生症状,并提出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瓯市杉木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为炳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57-258,263
建瓯市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杉木是建瓯市速生丰产先峰造林树种,在人工造林中占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杉木多代连栽造成地力衰退、造林树种单一、针叶化严重、经营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杉木林分的质量。分析了杉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为杉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合理的杉木群体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杉木传统栽培制度引起林地严重水土流失及地力衰退的现实,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变革杉木传统栽培模式的生态型栽培模式的递阶层次模型.在满足杉木速生丰产前提下,对既能防治林地水土流失,又能维护提高地力,并考虑其应用可行性的杉木生态型栽培模式进行了综合筛选.选择结果表明:在设计的四种模式中,杉木炼山-穴垦-块抚-间种绿肥日本草×决明豆模式是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地力、持续利用林地较好的一种杉木生态型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杉木是我国湿润亚热带的乡土树种,也是我省主要的用材树种。福建杉木栽培区分属于东部中亚热带(杉木中带)和南亚热带(杉木南带)二个地带范围(其分界线基本上与戴云山脉走向一致)。在一个地带内又根据大地貌不同,而形成气候、土壤差别和杉木生长的不  相似文献   

9.
杉木是重要速生用材林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杉木的栽培及管理技术,共同探讨杉木栽培管理问题,以促进我镇杉木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杉木属于杉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繁殖容易等优点,目前在舒城县广泛种植。结合舒城县杉木栽培的实践,从选择树种、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建立采穗园,起苗、假植、运输,造林,造林后管理等多个方面简单总结了杉木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杉木迹地和非迹地重新造林后一些树种生长结果的情况和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杉木迹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平均分别下降了35.59%,55.55%和33.94%,脲酶和蛋白酶分别平均4下降43.06%和22.63%。杉木迹地上林木早期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速生树种。但利用杉木迹地时采取深翻改土和施基肥加强土壤管理等措施,青梅、板栗和银杏早期产量分别达到24.5t.hm^-2,1.2t.hm^-2和0.3t.hm^-2,同样能取得早果丰产。表5参6  相似文献   

12.
杉木属于杉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繁殖容易等优点,目前在舒城县广泛种植。结合舒城县杉木栽培实践,从选择树种、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建立采穗园、起苗、假植、运输、造林、造林后管理等多个方面简要总结了杉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也是广西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由于杉木具有生长迅速、存活率高等特点,在我国很多地区被广泛种植。但在栽培种植过程中,杉木经常面临病虫害问题,黄化病便是其中的一种,给杉木健康生长带来很大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旨在探寻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杉木的健康生长和繁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混交模式下固氮树种对杉木氮代谢的影响,为杉木混交林营建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两室根箱试验法,将杉木与台湾桤木、大叶相思、杨梅和刺槐等4种固氮树种混交栽培,以纯杉木栽培模式为对照(CK),分析栽培过程中杉木叶片全氮(N)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在6、9和12月,混交模式下杉木叶片全N含量分别为18.30~21.65、19.22~23.79和6.34~8.78 g/kg,均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CK.培养结束时,除杉木×杨梅外,其他3种混交模式下杉木根系全N含量分别为5.36、6.20和5.79 g/kg,显著高于CK.9月,混交模式下杉木叶片NR活性为2.63~3.36 μg/g·h,均高于CK;6和9月,混交模式下杉木叶片GS活性分别为37.40~47.70和28.70~32.80 U/mg,均高于CK;杉木叶片全N含量与其NR、GS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固氮树种叶片酶的活性对杉木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不同,以大叶相思对杉木氮代谢影响最明显.固氮树种与杉木间不存在对铵态N的竞争,总体表现为促进杉木对铵态N的吸收.[结论]固氮树种能提高与其混交杉木根、茎、叶中的全N含量及NR、GS活性,可作为杉木混交林营建的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14省(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也是国内最主要的商品用材树种,约占全国总商品材四分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杉木产量,良种是个重要方面。杉木良种选育研究,已列为国家攻关课题。目前,这项研究主要是地理种源试验、优树选择及建立良种基地。无论是最佳地理种源选择,还是优树选择,都涉及到该地栽培历  相似文献   

16.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loata)是我国江南诸省广为栽培的用材树种,却在云南高原不能广植。其基本原因是这里旱季(11月至翌年5月)的漫长干旱。但因本区十分复杂的山地地形影响和在边缘地带(如: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南),杉木仍可列为这些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如滇东南的马关、西畴、麻栗坡以及滇南的屏边、金平等县的杉木早已成林。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潜力,建设我省的杉木林生产基地,我们结合马关金城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杉木产区区划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分布面积广,栽培历史悠久。在自然分布区范围内,由于各地环境条件不同,反应在生长发育特点和生长潜力方面,均有很大差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根据我国杉木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和生长情况,把杉木划分为北带、中带和南带。其中以杉木中带的东部和中部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一般把老、大杉木称做“杉木王”。这些古老杉木饱经沧桑,经受大自然较长时间的考验,反映了树种生态学的适应性和生物的稳定性。同时树木本身通过年轮的增长,记留了历史上气候变迁的实迹,犹如一个历史悠久的气象站,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福建是我国杉木重要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省山地。解放后由于党和人民政  相似文献   

19.
杉木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201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按照"南桉北杉"的布局积极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目前,杉木已经成为柳州市的主要栽培树种之一,杉木面积占该市用材林面积的50%以上.介绍杉木丰产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要点,以期促进柳州市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杉木栽培与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20.
赣南林区杉木分布广泛,是山谷地带林地的主栽树种,是农村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赣南林区杉木林退化严重,本文从资源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赣南地区杉木林退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加快林地的流转,建设杉木用材林基地,以点带面,带动赣南山区广大农民栽培管理杉木林,合理利用林地,提高国家木材储备,促进山区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