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立福 《四川蚕业》2006,34(2):47-49
嘉陵20号是西南大学新近选育的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是以湖桑32号为试验对照品种,在会东县大崇乡,按照桑树品种区域试验要求,间行嫁接湖桑32号与嘉陵20号,调查两者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如条长、条粗、每米条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结果表明嘉陵20号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在条长、条粗、每米条长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等经济性状上均明显优于对照,每株仅春季就比对照多产桑叶100g,增产幅度为39.53%,试验表明超高产人工三倍体嘉陵20号适合会东县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可以在该县推广。  相似文献   

2.
更新桑树品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进而提高蚕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本人于2001年初引进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进行人工嫁接培育。经过2年试验,与湖桑32号、南一号、湘7920等二倍体桑品种作栽植比较,其产叶量嘉陵20号比湖桑32号增产62.96%,比南一号增产36.08%,比湘7920增产30.73%。嘉陵20...  相似文献   

3.
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桑树品种具有生长势旺、叶片肥大、叶质优良等特点。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试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和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植株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多倍体桑树品种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光补偿点(LCP)为鄂桑2号[55.89μmol/(m2·s)]>湖桑32号[39.90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鄂桑2号[1 332.44μmol/(m2·s)]<湖桑32号[1 572.06μmol/(m2·s)];鄂桑2号和湖桑32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差异不显著,而光合能力(Pm)和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大再生速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鄂桑2号<湖桑32号;鄂桑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13日>8月30日,而湖桑3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9月13日>9月22日>8月12日>8月30日,各测定时期湖桑32号叶片的Pn均大于鄂桑2号;鄂桑2号与湖桑32号不同叶位叶片的Pn差异不显著(P>0.05);鄂桑2号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湖桑32号,且第5、7、9、11位叶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鄂桑2号叶片的光合性能低于湖桑32号,但其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显著高于湖桑32号,这可能是鄂桑2号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绵竹市于2001年初引进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进行人工嫁接培育。经过2年试验,与湖桑32号、南一号、湘7920等二倍体桑品种作栽植比较,其产叶量嘉陵20号比湖桑32号增产62.96%,比南一号增产36.08%,比湘7920增产30.73%。嘉陵20号具有叶肉厚、叶形大、叶色浓绿、枝条直立粗长、节间密、无花果、无侧枝、产叶量高等特性,适合我市平坝地区肥沃土壤的小桑园栽植。  相似文献   

5.
叶绿素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一种光合色素,它镶嵌在叶绿体类囊体脂质双分子膜中,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引起光学反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因此,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及产量与品质。而作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又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影响。在桑树栽培及品种选育中,一般都青睐叶色深绿的品种。为了量化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品种和对照湖桑32号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对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进行了比较分析。******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桑树不同叶位表观光合速率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飞  王代钢  李勇 《蚕业科学》2005,31(3):337-339
三倍体桑品种的叶片表观光合速率随着叶位的不同而变化幅度较大。试验以三倍体桑品种嘉陵16号为材料测得从第3叶位到第7叶位,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在第7叶位出现峰值(38.78mg.dm-2.h-1CO2),从第7叶位到第11叶位,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呈平稳、略有下降趋势。不同叶位表观光合速率值的变化体现出同一张叶片光合效能变化的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 1 供试品种 红皮火桑(三倍体,浙江余杭农家品种),旺2号(三倍体,四川旺苍农家品种),大中华(人工三倍体),95A_1、95A_2(三台蚕种场采用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选育而成),桐乡青(二倍体),湖32号(二倍体)作对照。 2 试验方法 2.1 田间栽培:于1995年秋采用相同规格大小的甲级实生苗按株、行距0.67×1.67m进行栽植,1996年春按随机排列法对参试品种进行嫁接,并连续两年进行春伐养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杂交桑沙2×伦109为对照,对三倍体桑树品种桑特优2号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等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桑特优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有效光合强度较高,这与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的调查结果相一致。这一研究结果,为改进桑特优2号桑品种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和高产密植模式栽培提供光合作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探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黑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探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为供试材料,以桐乡青为对照,在较大面积内进行了产叶量、养蚕成绩、缫丝成绩的示范对比.其结果是单株产叶量和亩桑产叶量嘉陵16号均优于桐乡青,万头蚕用桑量嘉陵16号比桐乡青少3.42%,而全茧量比桐乡青高0.65%.茧层量比桐乡青高2.67%;茧丝长(m/粒)嘉陵16号为1223.70m,比桐乡青1170.31m长53.39m,其比率长4.56%,解舒丝长(m/粒)嘉陵16号为820.59m,比桐乡青702.91m长117.68m,其比率长16.74%.充分表明嘉陵16号是适合我区栽培的优良三倍体新桑品种,我们今后将加大其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1.
12.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首次从我国内蒙古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I)。  相似文献   

13.
14.
15.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既符合我国市场竞争规则,又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造价模式,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阐述了在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大意义,探讨了现阶段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类圆线虫病是广西水牛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光镜观察,我们确认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即为乳突类圆线虫。本文首次记述该虫种第四期幼虫的形态。在扫描电镜下,虫卵表面光滑,近似椭圆形。丝状蚴头端钝圆,口孔裂隙状,左右为2唇片,每唇片似分3小叶;体表两侧自劲部开始,各有2条纵嵴,延续至尾端,称为双翼膜(double alae),这是该期虫体独有的构造;丝状蚴尾端分叉。自由生活成虫具6片唇,各唇上有1个唇乳突;口孔内沿有一排锥状齿,共9枚;头端两侧各具1个半球形的头感器;头端背腹面的两侧各具1个头乳突,共4个,锥形。自由生活雄虫的泄殖腔处明显地突出于虫体表面,其周围有7对性乳突。自由生活雌虫的阴门横裂,肛门呈半月形。寄生生活雌虫头端截平,4个唇片由口缘伸向口孔,唇片近口孔中央向上翻卷,唇片上各有1个唇乳突;口孔呈倾斜(45°)的马耳他“十”字形;头感器1对,头乳突4个;阴门横裂,阴门部有1对阴侧感觉窝和1对阴后乳突;肛门横裂,突起;尾部自肛门后突然收缩,呈指状。在宿主体内未见到寄生生活雄虫。  相似文献   

18.
19.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系到市场的健康发展,但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质量难言满意等。根据证券法修订草案中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应修改内容,应用XBRL技术加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多管齐下改善披露质量:引入做空机制是一个优选;加重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上市公司的法律责任;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0.
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对孵化至13-21日龄的鸡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的连续性动态观察,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早日龄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实验结果显示,直至出壳胶鸡胚法氏囊尚未形成较完整的能组织起 体液免疫促进作用的组织基础结构,其完善的形态结构需在后天环境中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