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所谓“人定胜天”。如果我们仍以对立的方式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因此,人类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然是个脆弱的体系 ,每个部分都相互支撑 ,这句话是几百年前一个瑞典植物学家说的 ,人类无疑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互相支撑” ,那么自然的其它组成部分应该也以人类作为一个支撑力 ,这位名叫利洛伊的学者从这个角度给人下了一个崭新的定义 :“人是自然政府中的最高侍从。”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这句口号是几十年前亿万人的抱负和誓言。其乐无穷地与天地展开一场恶斗 ,人们发现越斗越乐不起来 :森林锐减、沙漠扩张、水污地秽、穹顶洞穿……人类的确改造了自然 ,也的确在某些方面“征服”了自然。但同时 ,自然也改造并征服了人类。…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自然历史的产物。人类出现前,它的变迁取决于自然条件。但自有人类以后,人对自然的干预日益增大,他们通过毁林破坏(或毁灭)引起的生态性灾难又成为人类发展森林的动力。人类迫切希望恢复生态平衡的实践活动,除了要以现代生物学、林学成就作为科学依据外,还应借鉴森林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前两天,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范曾和杜维明两位大师就“天与人”这个话题进行对话。其中谈到对自然的理解和态度,范曾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人类不能等待自然恩赐,也不能向自然索取,而是要参与到自然其中;杜维明先生则以非洲的一则谚语作答,地球不是我们祖先交给我们的财富,而是我们子孙万世需要生存繁衍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前两天,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范曾和杜维明两位大师就“天与人”这个话题进行对话。其中谈到对自然的理解和态度,范曾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人类不能等待自然恩赐,也不能向自然索取,而是要参与到自然其中;杜维明先生则以非洲的一则谚语作答,地球不是我们祖先交给我们的财富,而是我们子孙万世需要生存繁衍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实际上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早期,一切动物都是可吃的对象;人对自身以外的一切对象,均是以可吃、可用来划分的。如介绍某个物种,都离不开“肉鲜美可吃”.“皮毛珍贵”、“骨可入药”之类的词句。但人类不能单纯地以满足口腹之欲来对待自然,一切都从可吃的不可吃的、好吃的和不好吃的来界定。这样做,说明人类还处在文化的非  相似文献   

7.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于“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8.
统筹兼顾推动森林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娜 《中国林业》2009,(11):26-26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获取创造财富的巨大能力,形成了以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经济繁荣,这种观点的弊端也日渐暴露。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反思工业社会的发展理念,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于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其核心是“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和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发祥地,被科学家誉为“自然之’臣”、“生命摇篮”、“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自然园素的综合体。森林中的许多动植物都可供人类食用。原始人依靠森林中的植物果实和动物为生。在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我们祖先的主要食物仍与大森林密不可分。“加豆之实,荀菹鱼醌”、“其赖作何,惟荀及蒲”,这两句春秋时期民歌的意思讲:我们有什么东西可呢呢?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常被混同为生态保护或资源保护,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出现偏差。为厘清自然保护概念,首先简述德国、美国和中国自然保护思想的发展史,其中以美国超验主义自然观理论探索为主;其次阐述中国古代仁道自然观,以及中国特有的比类取象、思想体验认知方法,把自然保护区比类为“一亩三分地”,进一步体验自然保护的本质;最后综述人类世概念,并在人类世霸权期视野下考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认为自然保护区的实质就是屏蔽人类干涉、干扰及窥探,放任自然,以便自然响应当下的生态危机,与人类应对危机一起播种未来。  相似文献   

12.
王培 《中国林业》2012,(21):50-51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的过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人类自觉不自觉地过分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在短短的100年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很不和谐的地步,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厄尔尼诺、温室效应、沙尘暴、洪涝、干旱、荒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于“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享有“地球之肾”和“生命摇篮”的美誉。然而当今,全世界各地的湿地都处于不断退化或即将退化的厄运之中。如何保护并可持续利用湿地,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谐”的动力,和谐发展永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题。古希腊哲学家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在政治法律领域的思想基础是“与自然相一致的和谐生活”。中国几千年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鼎盛时期,上至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无一不体现统治者“轻徭薄赋、利民生息、天下和谐”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6.
廖可 《广西林业》2009,(5):12-13
动物是地球不可或缺的成员,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对动物的呵护就是对人类自我的关爱,对其它生灵的漠视就是人类对自身的慢性“杀戮”。欣喜的是,这一点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共识。这是动物们的幸运,也是人类生存安全的保证;这不是对动物的施舍,是人类的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17.
何祚庥院士与汪永晨女士关于人类是否要“敬畏自然”的论争,在媒体上已经持续了一个时期,我一直是个沉默的旁观者。沉默到今天,忍不住要说几句话。 何、汪之争的命题是“人类是否需要敬畏自然”,这场论争的背后,是经验科学与实证科学之交锋。这个命题虽然没有“科玄之争”那  相似文献   

18.
王强  周婷 《森林与人类》2006,26(6):26-35
让人类第一次感受到“甜”的是蜜蜂——在蔗糖和甜菜糖被发现之前,蜂蜜一直是人类主要的甜味来源。蜜蜂“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产品——蜂蜡,使人类有了战胜黑暗的武器——蜡烛。此外,蜂蜡还造就了中国独有的手工绘染技艺——蜡染。蜜蜂的身体、智慧以及高度社会化的蜂群,启迪人类产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发明,比如:太空舱、偏光罗盘,甚至现代工业理念。今天,蜜蜂还肩负一个更为重要的使命——为农作物授粉。通过蜜蜂授粉,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蜜蜂授粉增产的效益约是蜂产品收入的11倍。蜜蜂被人们冠以“农业之翼”。人类从蜂蜜开始,品尝到了自然的甘甜,显然,这不是终点——蜜蜂的勤劳和智慧必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甘甜”。  相似文献   

19.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被称作是财富。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为人们提供种种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依靠财富人们就可以得到富足、安宁和幸福。因此,人类一直在积极地创造着财富,积累着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充,金山银山是传统的财富,“绿水青山”却成为人们在生态文明社会里追求的“绿色财富”。  相似文献   

20.
时光是一条永恒的河流,每一个浪涛的涌起都闪现人类的智慧和灵光。2007年就要成为历史,回首过去我们发现,每一个绿色事件都伴随着相应的绿色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坐标中展现着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绿色是地球的生命,也是人类必须坚守的良知,这一切在我们的“2007年度绿色中国焦点人物”中都有充分的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