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全国早中稻主要病虫偏重发生雷国明(修水量植保站)5月18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站发出1998年早中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今年全国早、中稻主要病虫将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接近1997年。趋势预报根据主要病虫冬后基数,作物环境,气候条件及5月...  相似文献   

2.
《湖北植保》1997,(2):22-22
1997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长期预报3月6~7日省站召开了1997年粮棉油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根据会商的结果,结合我省的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的布局,作物的生育期及病虫越冬基数,参考长期天气预报,进行综合分析,预计1997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  相似文献   

3.
《湖北植保》1996,(2):18-18
1996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长期预报根据1996年粮棉油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的结果,结合我省今年的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布局、播种期、作物长势及病虫越冬基数,参考武汉中心气象台的长期天气预报,进行综合分析,预计1996年湖北省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发...  相似文献   

4.
《湖北植保》1995,(2):20-20
1995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长期预报湖北省植保总站根据我省今年的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布局、播种期、作物长势及病虫越冬基数,参考武汉中心气象台的长期天气预报,专家们进行综合分析:预计1995年湖北省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发生总趋势是一个中等偏重发生年...  相似文献   

5.
<正>2月21日~23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17个市、州、44个县(区)植保站(局)和相关专家,科学分析了2022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根据病虫基数、种植品种、作物苗情和气象预报等因素,结合病虫发生规律综合研判,预计2022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偏重及以上发生,发生总面积约1.5亿亩次,比2021年和近5年平均发生面积分别增加4.9%和11.1%。其中,“两夏”作物上赤霉病、纹枯病、菌核病、晚疫病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6.
2019年3月13日-15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区域测报站和相关专家对2019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两夏”作物方面: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相似文献   

7.
1996年全国粮棉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目前,长江、江淮流域及华北中、南部冬小麦已开始返青,南方部分地区早稻已进入育秧阶段。根据病虫基数调查、气候条件以及寄主作物环境分析,预计1996年全国粮棉重大病虫为偏重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8年湖北省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17~18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16个市、州及区域监测站就下半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结合历史资料、耕作制度、品种布局、作物长势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其中主害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省各植保站冬季及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调查结果和30个市州植保站和区域性测报站3月8日在武汉的会商分析,预计2000年全省粮、棉、油作物病虫的总体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中棉铃虫、水稻螟虫、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等4种病虫在主产区大发生,稻瘟病、稻飞虱、麦纹枯病、白粉病等4种病虫中等偏重发生;此外小麦条锈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毒病、玉米小斑病(T小种)、小麦及玉米粘虫等种传病虫、迁飞性和流行性强的病虫仍有中等偏重发生或在局部暴发成灾的潜在威胁.2000年,各种农作物病虫局部灾害性发生将比1999年更为显著.具体预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病虫越冬基数、发生规律、今冬明春气象预报,作物长势和品种布局,结合历史资料,通过测报人员会商分析,对2004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全国植保总站病虫测报站根据各地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秋冬种作物情况和品种布局状况,经过多数省植保站病虫测报专家会商,结合长期天气预报分析,并参考多种数学预测方法的研究结果,预计199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为中等偏重发生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有关部门制定防灾抗灾计划和农业生产单位安排今年工作提供依据,针对今年全省夏粮夏油作物种植情况结合冬季病虫发生、中央与省的长期天气预报及各病虫的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对1994年全省夏粮夏油作物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作如下预报。 1 小麦条锈病 预计江汉平原麦区中等偏重流行,鄂北鄂西北中等流行,其它地区为中等偏轻以下流行。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广西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为中等偏重,水稻、玉米、果树等作物病虫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同比基本持平,甘蔗、蔬菜病虫及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同比略有增加。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占到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的近三成,仍以"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重点作物病虫防治关键期因频繁降雨对防效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6月29日~7月1日,省植保总站组织17个市、州,相关县(区)植保站(局)和相关专家对下半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各地调查的病虫基数,结合病虫发生规律、种植结构、作物长势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纹枯病等常规病虫偏重发生;稻飞虱主害代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稻瘟病在山区丘陵常发区和感病品种上、稻曲病在迟熟中稻上,局部流行几率高。草地贪夜蛾在夏玉米上中等发生,在迟播夏玉米、秋玉米上大发生。棉花、柑橘、茶树、蔬菜等作物上病虫害大部分发生平稳,与常年相当。  相似文献   

15.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种植作物种类多,适宜多种病虫发生。统计发生面积的病虫有80多种,总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年发生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病虫有32种,作为预测预报对象的有27种,主要发生在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五种作物上。年发生面积约2.5亿亩,占总发生面积的80%左右。这些病虫害防治的好坏,对保护农作物丰产丰收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这些病虫发生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也有明显的变化。现将其演变过程和原因及今后发生趋势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西植保》2006,19(3):36-36
2006年7月24日~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在百色市召开全区2006年下半年农作物病虫趋势分析会暨蝗虫发生趋势研讨会,自治区植保总站有关专家和全区14个市及有关县植保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自治区植保总站、百色市农业局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汇报了2006年上半年病虫发生特点及概况,并分析了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且提出了预报意见。会议期间钦州市、来宾市及象州县、兴宾区就2006年上半年东亚飞蝗的发生概况作了详细的汇报。与会代表对下半年东亚飞蝗发生趋势进行了研讨。植保总站老专家廖皓年推广研究员就当前测报工作提出…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全国植保总站病虫测报站,100026)根据各地秋后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秋冬种作物种植情况和品种布局状况,结合中央气象台长期天气趋势预报分析,并参考时间序列、马尔科夫链等数值预测方法以及改进的特尔斐法等预测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3月9日~1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相关专家和区域测报站测报工作负责人,对2017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与会人员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了2017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2017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部分病虫大发生.“两夏”作物方面:小麦条锈病鄂西北、江汉平原主产区大发生,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全省大部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秋粮方面:水稻螟虫、“两迁”害虫、纹枯病偏重发生;玉米螟主害代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棉花枯、黄萎病偏重发生.经济作物方面:柑橘红黄蜘蛛、锈壁虱、大实蝇、茶小绿叶蝉、茶尺蠖偏重发生.蔬菜上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小菜蛾、豆野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大发生,其它蔬菜病虫害偏重或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7年3月6~7日全省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上各地提供的病虫基数,结合全年气候趋势和我省重大病虫年度间消长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品种布局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总趋势为:迁飞性害虫、气候性病害、粮食作物常发病虫害呈中等偏重至大发  相似文献   

20.
3月7日~8日,湖北省植保总站在鄂州市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省各市、州植保站及区域测报站的专家和测报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们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了2013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