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佳兰  张飞 《山东家禽》2011,(12):12-14
分析5250只26周龄的艾维茵48父母代种鸡的产蛋情况并与标准比较,了解产蛋期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及饲养管理情况。结果表明,随鸡群周龄的增大,累积死淘率逐渐上升,且在产蛋末期明显上升;鸡群产蛋率在26-30周龄低于标准,在产蛋末期产蛋率下降幅度增加;鸡群的合格蛋率相对较高;合格蛋受精率在26-34周龄上升缓慢且低于标准受精率,此后呈波动性缓慢下降,且始终低于标准受精率。在种鸡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种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2.
蛋鸡生产应注意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分阶段饲养不可忽视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三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大于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65%~80%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65%。后两阶段日粮中蛋白质、钙、磷等含量随鸡群产蛋率的下降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鸡的产蛋期一般从19周龄起计算到72周龄,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率降到50%左右淘汰母鸡,这段时间约一年。现代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19~24周龄为产蛋前期(预产期),25~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51~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期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时才能代表全群开产,  相似文献   

4.
1分阶段饲养不可忽视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3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大于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65%~80%;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65%。后两阶段日粮中蛋白质、钙、磷等含量随鸡群产蛋率的下降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罗曼褐父母代产蛋前期产蛋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249只健康的23周龄的罗曼褐父母代种母鸡的产蛋情况进行观察,试验期67 d(至32周龄),目的在于了解产蛋前期,蛋用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蛋壳颜色逐渐变浅,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逐渐上升,鸡群的死淘率在开始人工授精的前2周最高,双黄蛋率随产蛋率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双黄蛋平均重随产蛋率上升逐渐增大,到产蛋率达最高峰时开始变小,软壳蛋率和破蛋率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总蛋重及种蛋平均重随鸡群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1商品蛋鸡的阶段饲养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为:18~24周龄为产蛋前期,25~42周龄为产蛋中期,43~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龄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以上才代表全群开产,因此,把产蛋率达到50%的日龄叫做全群开产日龄,产蛋率达到最高的那段时间叫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经育雏、育成期阶段后,蛋鸡进入产蛋阶段,蛋鸡的经济效益在此间才能体现出来。在产蛋期要做到饲料营养合理,饲养管理精心,生活环境适宜,鸡病防治严格,才能保持鸡群健康和高产、稳产。性成熟后转入产蛋鸡舍至饲养期末淘汰称产蛋期(21周龄-淘汰)。把育成鸡转群后到产蛋期结束分为三个时期:产蛋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相似文献   

8.
一产蛋曲线基本特征对于一批鸡来说,整个产蛋期间,产蛋率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为客观反映鸡的产蛋率变化,通常使用母鸡饲养日产蛋率来反映鸡群的变化,一般以每周的饲养日产蛋率作为纵座标,周龄作为横座标形成的曲线,能直观地反映出鸡群产蛋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产蛋期种鸡一些技术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种鸡产蛋率,因此,通过加强鸡群细节管理,才能赢得产蛋高峰维持期长,保持产蛋的持久性,生产出大量合格的种蛋,最终提高种鸡的经济效益。一料型转变要合理过渡,加料和减料要以产蛋率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产蛋高峰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作为种鸡场的管理者往往很注重高峰期和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容易导致种鸡的产蛋率下降、受精率降低,从而影响种鸡场的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在整个产蛋期内产蛋率的变化呈一定的模式,即鸡群开产后.最初的5周或6周内产蛋率迅速增加.以后则平稳地下降至产蛋末期。产蛋曲线有如下特点:开产后产蛋迅速增加.达到40%以后.则成倍的增加.在产蛋6周或7周之内达到90%以上.这就是产蛋高峰。高峰期一般在27~29周龄到达.并维持两周以上.高峰过后产蛋曲线下降十分平稳.呈一条直线状。  相似文献   

12.
王秀 《水禽世界》2011,(11):29-31
目前肉种鸡产蛋性能异常主要表现在:开产日龄推迟、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产蛋率低、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产蛋率下降快等。原因分析如下:1开产日龄推迟现实生产中,有的鸡群在26周才产第一枚蛋,有的甚至晚到29~30周才见第一枚蛋,且产蛋率上升缓慢。  相似文献   

13.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的划分为产蛋前期,即开产到42周龄,42周龄后为产蛋后期。产蛋后期母鸡体重几乎不再增加,产蛋率下降,为节约饲料,防止母鸡过肥,每隔4周应抽样一次。此期蛋白质每日每只15-16g,代谢能普通气温310大卡,炎热时280大卡。所以在产蛋高峰期后除要更换产蛋率小于80%的产蛋日粮外,还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1分阶段饲养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40周龄),产蛋率大于80%以上。这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8%,消化能11.95兆焦/千克,钙3.2%(炎热时3.4%)。  相似文献   

15.
安强  何元龙 《水禽世界》2007,(10):23-24
产蛋鸡经过产蛋高峰后会进入产蛋率缓慢下降的阶段,此时的产蛋下降是蛋鸡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蛋种鸡群产蛋阶段“产蛋率周周达标”的目标,首先要做好体重管理,维持最佳产蛋的体重标准,以最大限度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的划分为产蛋前期,即开产到42周龄,42周龄后为产蛋后期。产蛋后期母鸡体重几乎不再增加,产蛋率下降,为节约饲料,防止母鸡过肥,每隔4周应抽样一次。此期蛋白质每日每只15-16g,代谢能普通气温310大卡,炎热时280大卡。所以在产蛋高峰期后除要更换产蛋率小于80%的产蛋日粮外,还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底以来北方地区许多省份的产蛋鸡群在产蛋高峰或尚未达到产蛋高峰即开始出现产蛋下降.降幅一般为5%~50%,还有的鸡群产蛋率上升到60%~80%后停滞达不到产蛋高峰,为此瑞普公司技术部和所属地区的经销商对河北和山东的发病鸡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期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的问题,轻度的鸡群产蛋率下降一至两成,严重的鸡群产蛋率下降到一成。在产蛋率回升的时候有的回升很快,有的回升很慢,给广大的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肉种鸡在产蛋期体况大小与产蛋量及种蛋质量有一定的关系,过瘦或过肥都是不好的。肉种鸡在产蛋期完成体成熟,一般需产蛋高峰期体重控制理想,且保证在高峰后期要保证体重增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脂肪沉积,以阻止产蛋率降低。因此,肉用种鸡在产蛋期的体重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