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星油藤在贵州低热河谷区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油藤在该区域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当气温低于5℃时,果实大多不能正常成熟达到采收。主要植物特征:叶片心形,绿色,花白色,总状花序;绿色果实,成熟后茶褐色,4~6个裂片;须根发达,藤蔓茎攀缘,一级分枝数6.5条;花果期5个月,果径4.2~5.2 cm。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星油藤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育苗规律,从星油藤的播种育苗时间、≥10℃的有效积温对育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藤种子从播种到萌发需要平均≥10℃的有效积温在361.1~491.4℃,萌发阶段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在427.8~560.5℃;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星油藤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率在82%~89%,在4月中旬定植;10月中下旬可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星油藤扦插繁育技术。[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对星油藤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使用200 mg/L IBA浸泡插条基部1.0 h,并且使用1/2河沙+1/2黄泥作为扦插基质时,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最高,达84.44%,插条生根数为23.3条,根长为135.36 mm,根粗为1.26 mm。分别采用单指标分析法和公式评分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佳扦插方案。[结论]在200 mg/L NAA中浸泡插条基部1.5 h,并且使用1/2河沙+1/2黄泥作为扦插基质时,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定期观测,对4种定植方式的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inneo)植株高度生长量进行生长节律对比,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了星油藤株高生长量与时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株高生长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4种定植方式的星油藤株高生长高峰期均在定植后的第六周和第十一周,以挖穴施肥后回填的定植方式株高生长量最大。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星油藤高度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在0.994~0.999,表明回归方程模型的拟合程度与实际观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岛昌江县霸王岭种植基地的星油藤种子为材料,测定其水分、蛋白质、油脂及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南星油藤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藤本油料作物资源,其种子平均含水量为7.49%,蛋白质含量为27.41%,种子出油率为60.04%,属于高蛋白油脂种子;此外,通过气象色谱法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共占90.16%,其中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占79.51%。  相似文献   

6.
特色保健油料植物星油藤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引进星油藤种子,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星油藤种子发芽率高达93%,适宜发芽温度为2535℃,适宜育苗期为335℃,适宜育苗期为39月份;星油藤藤蔓年伸长量39月份;星油藤藤蔓年伸长量35 m,茎基部直径年增加0.55 m,茎基部直径年增加0.51.5cm,年分枝数251.5cm,年分枝数2540条;星油藤种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第240条;星油藤种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第23年进入丰产期;花果期达250 d左右;试产期种子产量为1043.43年进入丰产期;花果期达250 d左右;试产期种子产量为1043.41297.5 kg/hm2,种子含油率为34.34%1297.5 kg/hm2,种子含油率为34.34%35.47%,种仁含油率为51.19%。星油藤根系发达,较抗旱耐瘠,但不耐低温霜冻。  相似文献   

7.
星油藤是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其种子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之和约为80%,营养价值较高,开发前景看好,我国于2006年将星油藤由秘鲁引入国内并成功定植。本文介绍了星油藤油的成分、种子营养成分、性质、毒理性、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中的脂肪酸、脂质活性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组成以及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星油藤今后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星油藤为材料,研究在干旱胁迫环境条件下,星油藤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及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膜透性、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质膜受到损害,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从低到高的增加趋势,SOD活性呈从高到低的降低趋势。在干旱胁迫下,星油藤的生理指标互相协调作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特色油料植物星油藤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星油藤为材料,研究在干旱胁迫环境条件下,星油藤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及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膜透性、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质膜受到损害,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从低到高的增加趋势,SOD活性呈从高到低的降低趋势。在干旱胁迫下,星油藤的生理指标互相协调作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棚架式和篱笆式2种栽培方式,以近自然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2年生星油藤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篱笆式栽培与棚架式栽培和近自然栽培相比,果实产量分别提高20.20%和88.16%,病虫果率分别降低60.00%和93.75%,果实饱满率分别提高6.04%和12.61%.棚架式和篱笆式2种栽培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星油藤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扦插生根具有繁殖系数高、生长周期短、遗传性状稳定、提早开花结实、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育苗。笔者以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ABT1,IBA,IAA和GGR)、质量浓度(50,100,200,500 mg·L~(-1)和浸泡处理时间(0.5,1,2 h)对星油藤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IBA 100 mg·L~(-1)浸泡1 h,ABT1 100 mg·L~(-1)浸泡0.5 h和IBA 50 mg·L~(-1)浸泡1 h,插穗生根率依次为66.67%,63.33%和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合;就成活率而言,经IBA 50 mg·L~(-1)浸泡1 h,IBA 100 mg·L~(-1)浸泡1 h和ABT1 50 mg·L~(-1)浸泡0.5 h处理的插穗成活率较好,依次为70.00%,66.67%和66.67%。综合考虑插穗的生根率、成活率及移栽后的生长状况,星油藤插穗生根以IBA 100 mg·L~(-1)浸泡1 h处理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的土壤性质特征,为喀斯特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喀斯特地区4种等级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12个样地,采样后测定并分析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指标.[结果]土壤物理性质方面,随石漠化等级程度增加,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化学性质方面,随石漠化等级程度增加,土壤pH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整体养分含量降低.中度、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强度石漠化高12.78%、41.49%和48.84%.全氮含量为0.97~1.14 g/kg,碱解氮含量为81.86~171.81 mg/kg,两者均表现为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的全磷、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土壤速效磷含量为8.55~11.17 mg/kg,潜在石漠化显著高于其他等级石漠化(P<0.05,下同).土壤速效钾含量为84.87~110.87 mg/kg,强度石漠化显著低于其他等级石漠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含量与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土壤水含量、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与土壤水含量、田间持水量、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喀斯特地区随石漠化等级增加,其土壤理化性质减弱,养分含量降低.土壤各理化性质指标间紧密相关,其中土壤水含量、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反映该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探讨分根区灌溉和氮肥对盆栽星油藤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因素,灌水量、灌溉方式和氮肥,共7个处理,测量了幼苗生长、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分根区灌溉的处理,生物量降低5%,节水75%,水分利用率高出60%,表现出极大的节水效益.重度干旱条件下,施氮肥的处理,根冠比增加达30%,但分根区灌溉处理叶面积指数下降38%,光合速率下降9%,生物量下降18%,分根区灌溉在严重干旱条件不适宜施氮肥.总之,在适度干旱条件下,分根区灌溉降低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4.
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是当今我国岩溶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定量化地分析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情况及其变化原因,全面系统地对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的石漠化治理经验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岩溶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水肥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每两月一次的定位监测,对贵州喀斯特不同石漠化阶段的土壤水分含量、蓄持效应和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含水量随着石漠化的发展而下降;土壤含水量随降雨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但非石漠化土壤蓄持水分最高,达到最高值为589.1 g·kg-1;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不同深度含水量与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效养分供给与土壤水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土壤水分的短缺可能成为喀斯特土壤中养分供应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地区不同程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北盘江中游花江峡谷段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15个样地2012年的小气候特征进行监测,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分析石漠化恢复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石漠化各小气候因子及土壤水热状况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小气候质量最好的是无石漠化环境;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多数环境因子质量并非直线下降,而是出现一个先退化后改善的过程;潜在、轻度石漠化受人为干扰最多,小气候质量不高且不同季节表现紊乱;部分强、中度石漠化环境因多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及较少的人为干扰,小气候效应开始凸显,整体生境朝着良性有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