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的战略目标,这是保障“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农业科技在“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目标实施进程中将大有作为。 一、“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的背景与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积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扎实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了顶层设计,集中打造"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内容的高原特色农业,明确了重点推进的行动举措和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坚定不移地打造"高原粮仓",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5年,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448.7万hm~2,比2010年的427.47万hm~2增加21.23万hm~2、增4.98%,实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百亿斤粮食规划(2009-2020年)中确立的粮食面积稳定在433.3万hm~2以上的目标;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87.65亿kg,连续跨越175亿kg、180亿kg、185亿kg台阶;全省粮食综合平均单产4 182 kg/hm~2,比2010年的3 582 kg/hm~2提高600 kg/hm~2、增16.7%。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13年增产。多年来,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科技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依靠科技促增产已成为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突出亮点。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多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经验、成效和做法的全面总结,分析了云南省粮食生产的潜力,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福建是粮食调入大省,粮食自给率低,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引导和培育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粮食生产经营,将成为今后我省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一、发展现状根据我们组织开展的全省种粮大户调查,沿海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山区种植规模在30亩的全省粮  相似文献   

5.
正12020年垦区农业工作成效显著,大灾之年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1.1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坚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队""主力军"职责,全力以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农业和粮食丰收,牢牢把握了农业生产主动权。一是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9.33万hm~2,粮食总产达到215.25亿kg,粮食综合产能连续10年稳定在200亿kg以上。二是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29日,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2012年粮食和种植业工作的总要求是: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努力争取经济作物稳定发展。在目标上突出"稳",千方百计稳定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在5250亿kg以上,力争稳定在5500亿kg水平。在方法上强调"进",攻坚克难,以"进"保"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把科技要素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狠抓高产创建、标准园创建、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7.
"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00年以来,各级农牧部门围绕制定"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论证,提出了"十五"期间甘肃省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基本目标。 一、农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开放开发、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布局合理化、产供销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江苏黄海农场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大小麦高产创建思路,稳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一是明确大小麦高产创建目标思路,落实创建任务。农场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典型示范,普及良种和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陇川县围绕"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目标,突出抓好"蔗糖、烟叶、蚕桑、畜牧、水果"五大产业,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狠抓优势种养业的区域化布局、信息化服务及农机化、农村经济的管理等工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笔者分析了陇川县农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陇川县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省秋冬种备耕、育苗、播栽逐渐进入高潮。小春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和基础,在小春粮食"九连增"、油菜籽总产连续11年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稳定粮油生产难度大、任务重。据35个农业经济运行监测网点县调查,各地高度重视2013年小春生产,全力抓好政策落实,千方百计稳定种植面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技术服务、抓点示范、农资调运等备耕情况均好于上年同期。一、播种面积稳定,种植结构优化《全省小春生产指导意见》印发后,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三农”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抓好粮食生产底线性任务、降低种粮成本、提高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桓台作为农业大县,围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确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一个突破,抓好两个开发,搞好一个改善,达到一个促进。即科技兴农特别是新良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要实现新的突破;抓好粮食的高产开发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开发;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继续抓好“双调”,促进“三化”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小麦目前是夏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面提高夏邑县小麦生产整体水平,夏邑县结合当前小麦生产特点,总揽统筹谋划布局2016年-2017年小麦生产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确保夏邑县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6400hm2,平均单产536kg/667㎡以上,总产达到695000t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提高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粮食生产的任务目标,河北省各级农业部门要明确"十二五"期间全省粮食生产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粮食生产条件的实际,抓住国家大力扶持粮食生产的有利时机,强力发展优势粮食作物,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力推进河北省粮食生产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科技创新转化的有效方式。"十一五"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狠抓"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在科技创新与转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总结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垦区2010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经验总结,为推动垦区超级稻生产并实现175亿kg粮食新目标奠定基础.超级稻项目成功经验在于:超级稻生产应与粮食产能工程、现代农机、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业项目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指导服务和规范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丹麦的养猪场是由农民协会自己的组织"全国养猪委员会"来统一规划和管理的,从饲料配制到饲养方法都有统一的标准,猪农来不得半点随意性。为了确保仔猪的质量,使猪农的利益不受侵犯,"全国猪委"对种猪的繁育场的要求十分严格并规定他们定期接受检查。 "全国猪委"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种猪繁育计划;监督种猪和生猪的质量;猪群的健康控制;对饲料和猪舍建设进行研究。当前的目标是降低养猪业的成本,提高产肉率,提供高质量的瘦肉型猪种,以便提高丹麦养猪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是"全国猪委"除了制定养猪战略,进行宏观调控外,在管理上也有具体分工,它主要负责生猪生产,生猪被屠宰后,便由"屠宰厂协会"和"肉品研究所"负责肉品检验、收购和销售、屠宰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稳定器。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尤为重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近14亿人吃饭不出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吃饭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0.6万亿kg以上,粮食生产迈上了新台阶。但是,粮食生产出现滑坡的风险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以来,上高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上高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上了两个台阶,由3亿多斤增加到5亿多斤,农业人口人平均产粮超1吨,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亿左右,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 多年来,上高始终将稳定发展农业,尤其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置于经济工作的首位,全县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60万亩以上,单产近十年提高了79公斤。由于狠抓了粮食单产,播种面积减少也不多,上高  相似文献   

20.
<正>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两成以上,夺取夏粮生产首战告捷,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近日,农业农村部启动"奋战100天夺夏粮丰收行动",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抓住当前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科学运筹肥水,狠抓促弱转壮措施落实,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