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吉林蔬菜》2015,(4):53
<正>五十年的科研成果一百年的信誉承诺我院是吉林省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设立单位,具备先进的脱毒种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专业人员。依托先进的生物技术、病毒检测技术、脱毒种薯快速繁育技术,拥有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工厂化的周年生产体系、完善的脱毒种薯3级繁育体系、健全的种薯质量保证体系、稳定的良种生产基  相似文献   

2.
《吉林蔬菜》2015,(Z1):53
<正>五十年的科研成果一百年的信誉承诺我院是吉林省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设立单位,具备先进的脱毒种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专业人员。依托先进的生物技术、病毒检测技术、脱毒种薯快速繁育技术,拥有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工厂化的周年生产体系、完善的脱毒种薯3级繁育体系、健全的种薯质量保证体系、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年产脱毒苗100-200万株,零代脱毒薯100万粒,一、二级脱毒种薯1000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脱毒马铃薯种薯栽培日益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重视,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抗病、增产的重要作用,盲目留种,盲目引种,造成马铃薯减产,甚至绝收。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马铃薯研究和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4.
介绍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种薯是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繁育马铃薯种苗,经逐代繁育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用于商品薯的种薯.延庆农科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培育、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可以增产30%~50%,高产地块可达100%.目前推广品种有:费乌瑞特(早熟)、大西洋(中熟)、中薯3号(早熟).通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除了提高单产以外更加注重有机马铃薯的生产,累计推广1 000 t种薯.生产出安全、优质、无污染又营养的马铃薯商品薯2.5万t,并达到了有机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6.
脱毒马铃薯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组织培养脱毒苗生产的无病毒种薯。它是目前世界上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提高种薯质量、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一项根本性增产措施。从1993年开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下,丹凤县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北是全国马铃薯五大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近30万公顷,其中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10万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千克左右,增产增值效益显著。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榆林大地种业公司联合组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工厂,具备年产试管苗1500万株,微型原原种薯2000万粒,基本满足现有脱毒种薯种植面积。为了防止马铃薯退化,以保证及扩大脱毒薯面积,应加大现有的原原种工厂化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8.
居玉玲  王炳君 《蔬菜》1999,(3):20-21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作物,我国的栽培面积达400万hm’,马铃薯为无性繁殖植物,极易感染病毒而引起种性退化,因此留种困难。许多国家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种著,我国则是北种南凋,由于用种量大门.5-Zt/hm’),每年调种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80年代以来,天津市蔬菜所创建了“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及扩繁体系,并取得重大进展。一、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与无上栽培技术相结合进行敞开力防蚜)、工厂化周年生产脱毒微型种薯的方法,分以下三个步骤1.脱毒组培苗的生产马铃薯脱毒苗的…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畸形薯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日益成熟,脱毒种薯有可能完全取代常规种薯,从而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大部分种植户在一味提高产量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块茎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畸形薯,尤其是在中原二季作春季栽培时,由于高温干旱,畸形薯比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性,大大降低马铃薯的种植效益。现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并参考文献资料,将马铃薯畸形薯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在生产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自2009年被农业部纳入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有:脱毒种薯综合生产能力及推广面积显著提升;带动了全市马铃薯生产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脱毒种薯良繁体系逐步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畅通种薯流通渠道,打造稳定的优质原种供应渠道,加强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的种薯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优化布局种薯扩繁基地,加强贮藏技术培训和设施建设"等完善重庆市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组织培养是当代生物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而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是生物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优良品种的脱毒苗密植来生产个数多、无病毒、单薯重约1克的微型薯块。微型脱毒薯的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可工厂化周年生产,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20,(2):94-95
在寿光北部盐碱地日光温室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通过选用优质品种、优化棚体、优化无土栽培管理等措施,探索出适合于盐碱地日光温室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关键技术,以期为山东北部盐碱地日光温室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喜争 《蔬菜》2012,(6):16-17
种植脱毒种薯能够解决马铃薯易退化、常受晚疫病为害、不易高产稳产的实际问题。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脱毒马铃薯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脱毒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1选用脱毒种薯优良的品种不仅是保证马铃薯稳产高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保证马铃薯品质、提高抗病虫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上宜选种荷兰十五、鲁引一号、津引八号、东农303、郑薯5号等优良脱毒品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移栽苗剪插快繁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试管苗脱毒快繁工艺复杂、培养价格高、工期管理程序繁多,造成马铃薯试管苗成本高,扩繁速度慢,而且,夏季高温污染以及移栽苗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规模扩大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脱毒马铃薯小型化种薯生产中控制种薯大小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种植条件下,单株块茎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小区块茎数量以株行距为7cm×7cm最多,平均块茎质量为11.1g;小区总产量以株行距为15cm×15cm最高,平均块茎质量为21.9g。冀中南地区用微型薯繁殖脱毒原种时,株行距可以密植到7cm×7cm,获得更多的块茎数量;适宜的种薯繁殖栽培密度为株行距15cm×15cm,以获得最高的种薯产量。  相似文献   

17.
对脱毒马铃薯小型化种薯生产中控制种薯大小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种植条件下.单株块茎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小区块茎数量以株行距为7 cm×7 cm最多,平均块茎质量为11.1 g;小区总产量以株行距为15 cm×15 cm最高,平均块茎质量为21.9 g.冀中南地区用微型薯繁殖脱毒原种时,株行距可以密植到7 cm×7 cm,获得更多的块茎数量;适宜的种薯繁殖栽培密度为株行距15 cm×15 cm,以获得最高的种薯产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000万公顷,总产量3亿吨。我国种植面积500万公顷,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作用已成为科研和生产上一种普遍的共识。然而,我国种薯生产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真正优质的种薯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19.
脱毒马铃薯种薯自收刨到播种需要贮藏5个月左右。在这期间,管理技术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薯的质量,如果措施不当,就会导致种薯腐烂,进而影响到生产。因此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贮藏,才能保证种薯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20.
高静  黄正霖 《西南园艺》2005,33(Z1):19-21
从重庆市马铃薯的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原种的引进、扩繁和生产,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种薯营销几个方面介绍了发展现状.并提出存在问题,讨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