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出新举措再上新台阶杜怀国武川县在近几年林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深化林业改革上下功夫,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上做文章。县林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提出了1995年林业生产总体思路:河湾沟岔插苗条...  相似文献   

2.
与白银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高级工程师郭秉堂一起长谈,就如同读一部新书,让人对许多事情有更深的理解。笔者深深地被这位痴心病虫害防治的专家所感染,由衷地敬佩这位从贫瘠的山沟里走出来的汉子。勇做吃螃蟹的人1983年郭秉堂从林业院校毕业后,分配到会宁县林业系统工作。他从最艰苦的林业调查设计、林业技术推广、林木病虫害防治干起,一干就是8年,跑遍了会宁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1990年,郭秉堂被调到白银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工作后,面对全市森林病虫害底子不清的状况,一种职业责任感使他坐立不安。1991年至19…  相似文献   

3.
1980年7月胡士彪从保定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县林业局工作。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唐县林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爱林业,矢志不渝 为了林业的发展,他踏遍了唐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高山、平谷无不留下他辛勤的身影,全县345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地图”,唐县林业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8月,我从乡镇调到县林业和生态经济局,主要从事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和造林工程建设管理。先后参与了县城悦龙山绿化、茹河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和全县大造林绿化工作,踏遍了彭阳的梁梁茆茆,沟沟岔岔,亲自参与和亲眼见证了彭阳的林业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看到山越来越绿了,水越来越清了,空气越来越清新了,做为一名林业人,倍感荣幸和自豪。  相似文献   

5.
在人生的旅程上,日月风霜在他身上刻下了55个年轮,而扎根临湘林业事业已整30个春秋。悠悠30载,他把心血和汗水全部倾注在临湘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从风华正茂到年近花甲,几十年来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求索取,只图奉献,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人们的称赞,这就是现任临湘市林业局副局长愉良宏同志。他1964年于湖南林学院经济林系毕业后,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以发展家乡林业为己任,立志要让临湘无山不绿,有水皆情。他刚步出大学校门,正逢杉木林基地建设初期。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带领一班人爬山头,穿村子,钻荆棘…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敖汉旗林业局局长马海超,在林业战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他跑遍了敖汉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潜心研究林业知识,大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爱“琢磨”的人嗒嗒嗒……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东方红”链轨式拖拉机牵着JKL——50型开沟犁,眨眼间开出了一条1米多宽、半米多深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方城县袁店回族乡汉山村,背依美丽的罗汉山。1987年,汉山村一个27岁的年轻人走进了这座大山。27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罗汉山的沟沟岔岔,种林护林。他的痴情染绿了罗汉山,带动了汉山村群众种植林果致富。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意志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华彩篇章。他,就是马桂甫。爱山护山,倾情林业圆绿色梦20世纪80年代初期,汉山村林场管理一盘散沙。1987年,林场决定  相似文献   

8.
路网密度理论的研讨工作,在我国林业科技界已开展多年,并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但其成果在林业生产建设领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森工企业的设计人员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确定岔线的长度:随沟系的自然坡度延伸岔线,有的伐区由于受沟系纵坡的限制,岔线延伸过短,...  相似文献   

9.
张云峰 《中国林业》2008,(18):14-15
春季里来好时光,植树栽绿人倍忙。 阳春的金城大地春潮涌动。沟沟岔岔,荒坡荒滩,男女老少挥汗劳作。一棵棵小树在春风中舞动,一点绿、一片绿,绿染金城。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棵普普通通的白杨,春天来了,我就泛绿;秋天来了,我就枯黄。我不会藏起自己的真实,生命的枝头不开虚伪的果实……”这些句子出自一位中年林业工作者之手,也是他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他就是田文明,是辽宁喀左县林业局德援生态合作造林项目办公室的林业助理工程师,今年42岁。他献身喀左林业20年,有12年的光阴献给小塔子沟乡的绿化事业。他亲手栽植的白杨树可以用天文数字衡量,他双脚走过的路可以用天文数字度量,他对林业的执著与热情,对小塔子沟乡大地山川的深情与爱恋却难以用数字形容。1987年,田文明正值而立…  相似文献   

11.
历史必将为盛世兴林的今日留下浓彩重抹的一笔。1999年以来.绿色以它浩荡的气势迎面扑来.染绿了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滋润着人们的心扉。6年来,为了让三秦大地在我们手中再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历史辉煌.全省人民在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精神的巨大鼓舞下.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全省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12.
穆娟 《陕西林业》2004,(3):38-38
山涧里那股细细的清泉依然汩汩而出.那是你昨天还驻足的地方.手捧一掏清泉冲洗满脸的汗水.润润干渴的喉咙,望着眼前渐绿起来的峪岭山乡,脸上洋溢着你——一个林业工作者满足的喜悦、是啊,这里的沟沟岔岔.你最熟悉.为了给它们披上绿装,为了心中那绿色的梦想.你和同志们一起,弃假日、冒酷暑、顶风雨、晨踏雨  相似文献   

13.
32岁的唐德合是正宁县湫头乡林业站技术员,别看他年龄不大,可干林业工作已经整整16年了。16年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林业技术员,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在干好林业工作的同时,他积极投身到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中去,由此便有了一段他热心为果农修剪果树的事。1995年从县林业局遗风沟苗  相似文献   

14.
崔迪安同志,1963年从长沙农校毕业后分配到安乡县林业部门。33年来,他将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安乡林业生产的实际,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团结同志,奋力拼搏,使安乡县由一个林木稀少、树种单一、林业生产落后的湖区县,一举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使全县林业一次又一次的跃上了新台阶。九次获得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的表彰。勇于探求,大胆实践,探索适合安乡县清林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安乡是个湖区县,历来林木稀少,树种单一,林业生产落后。1965年,他以安丰公社铁路湾大队为样板,办起了农田防护林网体系建…  相似文献   

15.
绿色的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我赞美创造绿色的人.赤峰郊区大六份乡乌兰硕村农民岳凤元,就是一个绿色的开拓者.他年轻的时候就迷上了植树,奋斗了几十年,如今已年过花甲,仍然迷恋着绿色的事业。1952年,岳凤元从部队转业回乡务农.他年年抽空栽树,到1964年,在沟湾和房前屋后栽树一千多棵.这个祖祖辈辈在穷山沟苦熬的农民,从自己植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个道理,乌兰硕村穷就穷在光山秃岭干河川上。若把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都修上坝,栽上树,洪水下不了山,乌兰硕就有富裕的希望.他白天到队里去劳动,早晚和雨天到山上治山治沟,植树造林.两年,他治理了两条大沟,一个湾子,植树一千八百多棵。  相似文献   

16.
1995年王金海上任宜君县林业局局长,短短几年,宜君的沟沟峁峁留下了他的足迹,工区、班组闪动着他的身影,田间、地头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九五”期间宜君实现林业总产值1527万元,被全国绿委授于“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这不能不说没有他的功劳。  相似文献   

17.
郭老大买山     
郭老大叫郭军,今年49岁,是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天盛号乡同兴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说起他买山护林的事儿,还得追溯9年前…… 郭老大一家4口,住在一条一年四季都很少去汽车的穷山沟里。离他家东南2里有一片荒山叫小南沟。其实,小南沟并不小,七沟八岔的十几面坡,方圆有几千亩。1992年,村里组织了几百人在荒山上干了半个多月,栽下了1200多亩落叶松。可俗话说:造林容易,护林难。这小南沟离村远、沟岔多不说,就是附近的牛羊群隔三差五进林地,也能把人气得背过气去。护林员一天到晚跑完东面跑西面,赶了这群,追那帮儿。两年下来…  相似文献   

18.
1998年6月16日,贺兰山小松山护林员段永强在巡山时,发现有猎捕獐子的痕迹,他迅速向贺兰山林管局中心护林站报警。林业公安干警何立明接到报警后,一面向林管局领导汇报,一面组织警力向小松山进发。晚9时40分,他们兵分三路,封锁小松山的驴路沟、案板沟、平...  相似文献   

19.
永顺,湘西自治州第一林业大县。县林业局,为仅次于教育部门的第二大局。 48岁的土家族汉子严若贵,已在县林业局长岗位上干了 6年多。在永顺紧锣密鼓地实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项目的一个秋日里,严若贵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激动地说,他的林人之旅,因为幸运地赶上了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的好年代而变得丰富多彩。 (一 )   永顺县位于湖南西北部,面积 38. 11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占 74%,为全省 34个重点林区县之一。   严若贵的人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在担任县林业局长之前,当过农民,干过乡企,入过军营,又…  相似文献   

20.
高望界大山苍莽,林海绵延;栖凤猢波光撒摊,绿林映染;酉水河畔一片片茶桑果园交相辉映,生机盎然。素有“茶叶之乡”美称的古丈县,林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1989年被列为省林业重点县;1991年消灭宜林荒山,被评为全国造林先进县;1995年实现绿化达标。全县森林覆盖率707%,森林蓄积量315万立方米。人口只占湘西自治州52%,而森林资源却占ZI%的古丈县以其“小县大林业”成为镶嵌在湘西武陵山区中的一颗绿色明珠。古丈县是一个人口只有12.9万的山区小县,林业的发展得力于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1986年,省林业厅就挂勾古丈县开展林业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