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应激综合征是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此病经常出现,现将有关应激症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上猪应激的表现形式急性死亡这是应激表现最为严重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生猪产生应激反应是养猪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处理不准确,会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1 生猪应激反应的症状 生猪在受到有害因素刺激时会出现机能障碍或防御反应,被成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最初的症状表现为患猪呼吸困难,体温快速升高,皮肤红白交替,黏膜发绀,且伴有肌肉或尾巴震颤.应激反应后期的症状表现为生猪肌肉僵硬,体温过高,眼球突出,难以站立,甚至呈现休克状态.应激情况最严重是生猪毫无症状暴毙.  相似文献   

3.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4.
猪的应激综合征是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饲养密度大,人为干扰多,使生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对生猪生产和猪肉品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预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生猪的饲养密度大,生存环境过于拥挤,温度过高,再加上人为干扰太多,猪不断受到惊扰,使应激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且以良种猪、瘦肉型猪发生较多,轻者引起发病,重则可造成急性死亡. 1 临床症状 猝死性综合症又叫突毙综合症,即生猪受到极强的刺激,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便突然死亡,是应激反应最为严重的形式.如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免疫注射时突然死亡,在配种时由于过度兴奋而死亡,在车船运输途中突然死亡等.  相似文献   

6.
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直困扰猪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问题。工厂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数量庞大的猪群连续在同一空间饲养,加上猪只频繁周转,常常引起猪应激反应增加,使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高密度的猪群造成猪舍小气候环境恶劣,空气混浊、刺激性气味增大,刺激猪的上呼吸道黏膜,猪易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疾病,造成猪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推迟上市时间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工厂化猪场减少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猪应激综合征(PSS)是遭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引发猪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该病多发于封闭饲养或运输后待宰的猪,表现为死亡或屠宰后猪肉苍白、柔软和水分渗出,从而影响肉的品质.该病在国内外发生较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1应激表现由于应激源作用时间及猪的品种、遗传特性的不同,猪的应激表现有所不同。猪的应激表现主要有急性死亡、应激综合征及慢性应激三种。1.1急性死亡急性死亡是最严重的应激表现,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注射时可突然死亡。1.2应激综合征猪应激综合征是猪在现代养殖生产条件下,受到多种不良刺激而发生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猪应激综合征是现代生产条件下,猪受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发生的非特异性反应。1发病机理当猪受到应激源,如捕捉、驱赶、运输、高温、寒冷、拥挤、注射、手术等的刺激后,其下丘脑兴奋,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多。ACTH分泌增多阻碍了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源的强度大、作用时间长时,可造成猪因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衰竭而发病和死亡。2临床症状2.1猝死综合征猝死即生猪受到极强的刺激后,未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便突然死亡,这是最为严重的应激反应。2.2急性应激综合征由不良刺激引起的急性  相似文献   

10.
高洪磊 《中国猪业》2008,3(12):34-36
应激是动物枫体对受到体内及外界环境变化刺激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应激受多种因素刺激而产生,包括内在的遗传因素、生产繁殖因素、外界的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应激原)刺激动物都会给动物机体造成危害,其表现为动物极度兴奋,狂躁不安,采食量减少,合成代谢减弱,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针对应激对动物产生的危害,在养殖生产中尽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如优化种群结构、加强饲料营养调控、为猪剖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握猪的各个生理特点、做好预防接种等都能有效减少和控制猪应激反应的发生,使猪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猪应激综合征是现代生产条件下,猪遭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如捕捉、驱赶、运输、高温、寒冷、拥挤、注射、手术等的刺激后,引发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原则以镇静和补充皮质激素为主。生产中减少饲养管理等各方面的应激因素对猪产生压迫感而致病。  相似文献   

12.
王道坤 《兽医导刊》2006,(11):27-28
进入冬季后,气温逐渐降低,寒风开始肆虐.因为气候变化无常,容易刺激猪体引起较多的应激反应,使抵抗力明显减弱,由此引发多种普通病和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猪应激综合征是由于机体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主要是由于猪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引起,导致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出现异常,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属于一种应激反应,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尤其是封闭式饲养或者屠宰场内饲养的待宰猪最容易发生.本文笔者总结了猪应激综合症的危害、发病原因和症状,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仔猪的哺乳阶段是仔猪由母体内的寄生生活向独立生活的过渡时期,仔猪出生后,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不断刺激仔猪.从而使仔猪总是处于应激状态下.仔猪能够抵过这些刺激,则可以正常生活,若抵不过这些刺激,则产生应激反应,轻者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可致死亡.所以哺乳阶段是猪最难养的一个阶段.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为此,应注重保障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力争全活全壮.  相似文献   

15.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6.
猪应激综合症,是猪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引起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1 病因由于追跑、驱赶、运输、捆绑、殴斗、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秋末冬初,天气逐渐变凉,早晚温差较大,忽冷忽热,容易给猪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此时是猪病高发时期,能否度过这一关,是养猪成败的关键。1发病原因1.1我国北方的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剧烈,猪体受到冷热刺激后,发生应激反应,全身微循环障碍,造成皮肤、粘膜、脏器供血减少,机体全身的防卫系统功能降低,使某些条件性致病菌、隐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趁机侵入机体并大量繁殖,发生严重疫病。1.2秋冬时节天高气燥,干风吸肤。猪体水分丧失较多,引起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应激综合征(PSS)是指猪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应激原)的刺激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封闭饲养或运输后待宰的猪多发该病,以高热、皮肤发紫、肌肉痉挛或僵硬,快速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屠宰后猪肉表现出苍白柔软、水分渗出等特征性变化,影响猪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此,笔者在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咬尾症。  相似文献   

20.
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断奶关.断奶对仔猪是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引起猪体各种病理生理反应,可导致断奶仔猪腹泻,严重时死亡.断奶后腹泻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断奶日龄、断奶体重、饲料、环境、应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