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龙泉农村经济三十年发展轨迹,其最大转变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历史与人文优势,发展菇耳生产,使维系千年的依赖资源消耗的木材生产所产生的剩余物--砍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得到非常良好的利用,而大规模的遍及农村角落的菇耳生产与农田水稻生产形成了良好的轮作关系,演绎了一幕从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经济走向现代的资源再利用,再循环,少废弃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
龙泉市新岭村从1994年至2010年十七年中,全村林农利用市内木材加工企业和从外地购入杂木剩余物大力发展菇耳生产,菇耳生产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收入已占了全村经济总收入78.71%,人均9894.97元,比全市2010年农村人口人均收入6704元超出了3191元,提前步入了小康富裕村。该村在大力发展菇耳生产的同时,还切实保护好承包到户经营的森林资源,用发展菇耳赚来的钱反哺森林。在1994年至2010年17年中,森林资源不但没有造成破坏,反而比原来更好,使发展菇耳与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和谐共荣,形成了独具特色靠发展菇耳致富模式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3.
廖北云 《食用菌》2012,(3):72-74
从上锦、贵坑林农收益调查可知:菇耳收益占50%以上,充分利用砍伐与加工剩余物,充分利用间伐与抚育中的非规格材,大力发展菇耳生产,将菇耳、灵芝、茯苓等木腐菌作为林业生产的延伸,有利于林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我国菇耳业逢勃发展,对菇耳是破坏森林或合理利用,一直争论不休。不少林区唯恐发展菇耳对森林保育不利而不肯放手:有采取许可证办法、也有明令禁止种香菇。与此相反,一些贫林地区,虽资源不足,如浙江磐安、福建寿宁则大胆放手发展菇耳生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浙江龙泉市科技局为此立项对龙泉菇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菇渣的利用现状、菇渣的发酵研究与其它基质混配的效果,以及在栽培上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了菇渣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吴智敏 《食用菌》2012,(2):65-67
香菇(木耳)是一种木腐菌,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阔叶树。而阔叶树的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功能又大于针叶树,阔叶林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又是衡量森林生态的主要指标。因此长期以来,在龙泉乃至整个南方林区菇耳栽培是否损害森林生态,影响程度如何备受争议。以龙泉市为例,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阐述菇耳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客观公正地评价菇耳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和妥善处理菇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菇耳栽培与森林生态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造纸业有机废弃物芦苇末栽培秀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造纸工业有机废弃物芦苇末为主要原料栽培秀珍菇 ,其产量与棉籽壳相当 ,而生产成本却降低16 4 %~ 32 7%。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2013,(4):60-60
近年来,广西南宁横县云表镇朝南村主动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农村建设方式,成为农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成功典范,探索出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朝南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寿橙 《食用菌》2012,34(5):63-64
这些年笔者就人均GDP自2000美元开始,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开始,菇耳主产区出现菇林和谐-菇耳与森林生态同步和谐发展,食用菌市场消费增量加速的良好趋势,发表了不少文章和会议讲活,对此不少产地反响强烈,现结合有关媒体所提问题,作以下书面回答.  相似文献   

10.
季新良  张寿橙 《食用菌》2012,34(5):60-61
龙泉食用菌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开始,便作为龙泉市林业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局推广.徐秀水局长为此抽调人马,在金沙林场成立了浙江省林业系统唯一的食用菌实验场.时丽水地区林学会也专门设立以张寿橙、吴鸣翔等同志为主的食用菌学组,浙江省林业厅国营林场开发公司号召全省国营林场以香菇生产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并以龙泉林场为中心设立香菇技术协调组.龙泉市林场更是以林、菇、畜、果并举;房、水、电、路配套搞经营改革.1993年大陆第一批段木灵芝5.5 t输往台湾,就是凤阳山保护区租用金沙土地生产的;而林化厂及上圩水运站都建成了浙江省最大的木屑压块车间.几十年来,林业系统不少干部职工成为食用菌生产的骨干,后来由于香菇生产划归农业部门,林业局退出这一产业管理.  相似文献   

11.
菇耳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阔叶树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制约了菇耳产业的稳步发展。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的方式:以短轮伐期与截杆萌条培育技术营造菇耳林,可加快菇耳林资源发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为菇耳产业可持续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提供充足的优质资源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毛日华 《食用菌》2012,(4):76-77
许多人耽心,菇耳灵芝以阔叶树或将其粉碎成木屑为原料,像龙泉作为林区,认为每年只能生产几千或上亿袋,种多了必定损害森林,不少领导对此也心存疑虑,乃至发生以计划控制,干涉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其实,只要效益好,市场会向你提供足够的材料,因为就菇耳而言,全国年栽培总量不过30万t,闽、浙、赣、皖这一南方林区,栽培量也不过3万t左右,只要依靠市场调节,木屑原料根本不成问题。笔者就龙泉市八都区块调查证明:栽培量再放大,也不会造成森林与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培育木腐菌,是一条资源化再利用的生态道路。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培育木腐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了资源化再利用具体方式,讨论了园林绿化废弃物栽培木腐菌的新途径。对提高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接种时间的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的阐述,总结金福菇高产栽培模式,使金福菇生物转化率达到76.67%。  相似文献   

15.
秸秆栽培大球盖菇菌糠栽培水稻生态循环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盐城市是农业大市,每年生长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各约20万hm2左右,秸秆产量约60亿kg,水稻秸秆焚烧20%以上,小麦的秸秆焚烧更为严重,焚烧不仅浪费大量物质资源,而且焚烧后产生的CO2、SO2污染大气,焚烧造成土壤水分损失,严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恶化了环境,同时稻、麦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适应严酷的山林环境生存与发展中,独自形成与农耕文化具有显著差异的物质文明与生存方式.他们阐长于从浩瀚的山与林之中,创造自身生存的物质财富,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浙江龙泉及其周边的庆元、景宁等县、市,具有南方山林文化发展千年历史的典型特征,如何弘扬这种优良的文化遗存,增添现代林业之活力,为山区经济服务,乃一新的课题.以菇、耳、灵芝、茯苓类木腐菌生产,如何纳入从森林营造、抚育、砍伐、到木材加工、木屑生产整个体系,提出观念更新和机制创新;从规划和政策扶持上着手,使木腐菌生产成为森林经营的重要部分,以极大地增加林农收入.  相似文献   

17.
连体菇棚是针对传统单个菇棚而言,其由多个单体菇棚依次连接组成,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节能、省工、高效等优点,通过菇棚内环境条件控制和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可实现高产高效栽培。与传统菇棚相比,棚内气温夏季前后可降低2℃~5℃,冬季棚内气温可升高2℃~5℃;菌袋污染率明显降低,为3%左右;出菇期可延长1个~2个月;生物学效率可提高20%~30%;建造原材料成本可降低49%~59%;土地利用率提高33%左右。  相似文献   

18.
榆黄菇的三种高产栽培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榆黄菇的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等3种栽培模式,并结合它们所产榆黄菇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进行观察和测试比较,认为榆黄菇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所产子实体形态好,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最差的为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寿橙 《食用菌》2012,(2):72-72
菇耳栽培耗用阔叶树资源,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因为有的地方完全用锯木屑;有的地方用小薪材、废材、枝桠、果桑枝条;二十年前,烧饭等生活用柴量大,木屑量不够时必然去砍杂柴,所以在计算阔叶树消耗量时,要有所区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