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内涝频发及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参考海绵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理念,介绍了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及集雨池等措施的典型设计,并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雨水综合利用,可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为同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设计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镇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及调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特征是流失的物质原料复杂多样、侵蚀类型多样、侵蚀强度大、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存在潜在性和普遍性。通过对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和特征的分析,提出渗透技术、蓄持技术和转输技术三大技术措施。渗透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地面硬化,推行透水铺装,建设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调控地表径流。利用蓄持技术建设湿塘、蓄水池、雨水罐、雨水湿地、人工湿地等补充城镇地下水资源。转输技术主要包括布设植草沟、渗管(渠)、排水沟、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防止城市内涝。研究结果对城镇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雨水集蓄措施的充分运用,已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结合滕州市的实际,通过对雨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通过调查研究,分别介绍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生产项目运用雨水集蓄措施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提出了保障开发建设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效果的三项措施,即措施设计重点审查、工程施工重点检查、项目验收重点复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缺水与内涝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城市雨水的控制利用工程越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选取武汉、苏州、杭州等作为南方典型城市,通过实地考察及资料分析,结合各城市雨水控制规划,将雨水集蓄利用措施分为雨水径流集蓄利用、入渗利用、入渗集蓄结合和净化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类雨水利用措施的构成、特点、作用和适用性;进一步归纳提出市政配套设施类、公建设施类、居民住宅类等几种典型的城市建设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措施配置模式。研究成果对提高南方城市雨水集蓄利用效率和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雨水利用设施建设,是有效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内涝和水污染严重的重要途径。对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雨水利用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的特点,总结出了适宜北京市工业厂房、居住区、公共设施、学校、市政交通道路、公园等项目的雨水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若不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则在运营期雨水会直接排入市政管网,这不仅增大了城市排水压力,而且水资源浪费极为严重。介绍了北京市房地产项目雨水收集利用情况以及常见的收集与利用措施,如集雨池、渗井、渗沟等,并针对某在建项目雨水收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法及改进措施,对优化、改进在建房地产项目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雨水蓄渗措施分类及配置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历2012年"7·21"特大暴雨洪灾后,北京城市雨水问题一度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按雨水蓄渗方式将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分为雨水入渗、集蓄、入渗集蓄相结合三大类,分析了北京市各类雨水措施的构成、作用及适用性,提出市政配套设施、公建设施、居民住宅、商业办公设施、工业厂房等五种典型的城镇建设项目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的配置模式,为探索北方城市水土保持雨水蓄渗措施优化配置模式奠定基础,对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减少城市公共区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内涝排水的压力,减少雨污合流,实现绿地建设与地下蓄水池的有机统一,节约地面建设空间和水资源,保证城镇绿化景观的完整性和空间利用的整齐划一,达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园林人力管护成本的目的,以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绿化区建造地下蓄水池,结合5G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集成开发一套雨水自动收集和绿化自动浇灌控制系统,可实现城市雨水自动收集和储量的检测、浇灌绿地土壤湿度检测,同时记录蓄水池水位信息、土壤湿度信息、绿地喷灌状态以及储存历史数据,以便回溯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土壤层净化雨水补给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凌  秦耀民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94-96,105
利用城市雨水资源补给地下水,不仅可以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还能补充日益匮乏的地下水资源。但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控制,是利用雨水人工补给地下水技术中最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人工土壤层处理雨水径流的方案,研究了雨水在土壤层中的净化规律,得出土砂比参数为5:1;渗透厚度为1m的人工土壤层能去除雨水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COD),对雨水径流中的微量污染物N,P和重金属等也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雨水资源化及其利用的探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 ,地下水超量开采 ,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成为西安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途径。雨水是宝贵资源 ,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雨水资源化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以补给城市水源 ,涵养地下水 ,调节城市生态环境 ,防治雨洪灾害。对西安市区域内雨水下渗和贮存、实现雨水资源化及其利用等方面做了探索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西安市雨水资源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简述北京城市雨水量计算方法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重点列举居民住宅类、公建设施类、工业厂房类三种典型城镇建设项目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雨水蓄渗措施配置模式及布设要点,对以后构建有效的北方城市雨水蓄渗措施配置模式、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南部山区是该市地下水的直接补给区和城市地表水水源地。以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项目为例,根据年降雨量推算出项目区雨水总量,设计建设雨水集蓄池、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等,铺设植草砖、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建设渗井群等,保证雨水就地收集利用及入渗,回灌补充地下水,实现项目区雨水"零外排放"。  相似文献   

13.
雨水集蓄利用可以分为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和城市雨水集蓄利用。人类要实现生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现代的城市雨水利用价值观。雨水利用的多样性可以保障城市雨水利用的广泛开展,对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控制城区雨洪;有利于控制非点源污染;可回灌城市地下水。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是为社会、为城市的水资源规划服务的。在现代城市高速城市化阶段,开展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工程实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于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问题的突现,越来越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在研究当前国内外雨水利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雨水集蓄和城市雨水集蓄产生的环境效应。同时根据雨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提高渭北旱塬雨水利用潜力的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新村资料对渭北旱塬雨水利用现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渭北旱塬提高雨水利用潜力应采取的技术途径.认为提高雨水利用潜力应采取综合技术途径,合理施肥、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应用化学制剂、雨水汇集用于补充灌溉、增加地面覆盖和深耕等栽培措施在当前提高渭北旱塬雨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是不同项目分类治理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主要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并对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要大于线状项目,点状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比线状项目要小;点状生产建设项目中房地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其次为电厂项目,最后为矿场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电厂项目、矿场项目、房地产项目。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建设项目在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中占比较大,且水土流失危害严重。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规范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北京市启动了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研究工作。通过对选取的35个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现场情况的调查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解析,提出适用于现阶段工作需要的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指标体系、指标值设定及各项指标计算方法,为建立全面、合理、适用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各种优化目标的最佳地下水埋藏深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引入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概念,讨论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与作物产量、地下水蒸发量、耕层土壤盐分、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关系,确定了以土地生产效 率、地下水分生产效率、盐分修正地下水分生产效率和雨水的地下水转化率为优化目标的最佳地下水埋藏深度范围,为干旱、半干旱盐化潮土地区的旱、盐、渍综合治理提供较合理的 指标.  相似文献   

19.
雨水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夏秋季汛期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雨水是一个关键性的诱因。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后,从力学平衡上降低了不良地质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灾害的发生。加强信息收集,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做好监测与群测群防,深入宣传与普及防灾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不易利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在陕西省“窖灌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对蓄水设施的修筑、运行、维护及水质、雨水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为该地及整个渭北地区雨水集流灌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