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草影响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园环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草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种现代化果园管理模式,是促进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果园栽培措施。笔者从果园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果实发育、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丛枝菌根发育等方面归纳了生草对果园环境和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生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生草能促进丛枝菌根发育,有利于提高果树根系吸收性能;提高果树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生草对果园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改善土壤结构,主要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营养成分含量和蓄水保墒能力。但是,在供水不足的果园以及果树生长发育早期,草与果树的水分竞争有可能造成果树的干旱胁迫,进而抑制果树营养生长,降低生长势。笔者还分析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旨在为生草在果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果树的生长势,是确定果园结构、产量、果实品质和劳动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矮化果园内,果树为形成果实而消耗的同化物质,几乎比乔化果园内的果树多1倍,而修剪和采收的劳动效率却提高了1.5倍。例如,在波兰和意大利的乔化果园,工人能直接从地面  相似文献   

3.
果园绿肥对果树-土壤-微生物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婷婷  段廷玉 《果树学报》2021,38(12):2196-2208
绿肥覆盖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园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管理措施.我国果树生产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果树生长受阻,果品质量降低.为缓解上述问题,国家开始全面推行果园、茶园绿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综述了国内外1981-2020年果园绿肥对果树生长及果品、果树病害、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间作绿肥影响土壤性质、果树光合作用及根系生长分布,提高果树抗逆酶活性,促进果树生长.果园间作绿肥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机械稳定性、土壤孔隙率和抗侵蚀性,降低了土壤容重,影响果园土壤的含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改善了果树的生长条件.间作绿肥增加了果园土壤中促生长菌或共生微生物以及与养分分解和循环有关的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果树抗逆性,加速分解绿肥残体,促进了果园养分循环,提高果园的生产力.土壤中病原体的含量与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绿肥间作减少了土壤中病原体,减少了果树病害的发生.改善果园小气候,有利于果树生长.并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园绿肥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它是果园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树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发达国家早已普及,并成为果园科学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果园除草是果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果园土壤肥沃,株行距大,杂草生长和繁殖非常迅速.果园杂草往往与果树争水、争肥、争阳光、争空间。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诱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还严重消耗劳动力,影响果园生产。如何控制和消灭草害是当前果树生产中提质增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果树生产的关键期.是果树萌芽抽梢、开花着果的重要时期.果园春季管理工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果树当年产量和质量,因此果园春季管理非常重要。果园春季管理主要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果树营养与施肥是果树栽培中的基础环节。科学施肥是保证果树高产、稳产、优质的最有效的措施。为了解决果园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建设高标准果园提供技术指导,我们特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土壤肥料专家黄显淦研究员以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撰写了以下系列专题讲座:1.果树营养与施肥种类;2.果树施肥适宜时期、方法和数量;3.关于果园有机肥的施用;4.几种果树施肥方法简介;5.果树叶面喷肥技术;6.果园土壤管理;7.果园土壤改良的基本技术措施;8.对果园类型建立及钙、钾肥施用重要性的看法。本刊将从2015年第1期起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果树营养与施肥是果树栽培中的基础环节。科学施肥是保证果树高产、稳产、优质的最有效的措施。为了解决果园土肥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建设高标准果园提供技术指导,我们特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土壤肥料专家黄显淦研究员以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撰写了以下系列专题讲座:1.果树营养与施肥种类;2.果树施肥适宜时期、方法和数量;3.关于果园有机肥的施用;4.几种果树施肥方法简介;5.果树叶面喷肥技术;6.果园土壤管理;7.果园土壤改良的基本技术措施;8.对果园类型建立及钙、钾肥施用重要性的看法。本刊从2015年第1期起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陈洁 《现代园艺》2015,(5):54-56
简单介绍了目前几种高效果树栽培技术。内容包括:果园覆盖技术、果园生草技术、果实套袋技术、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克服果树大小年技术,以及对我国今后果树栽培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山地果园深翻压绿肥效果好陈国生(辽宁省建平县万寿镇果树站122400)建平县近几年果树发展很快,但果园多建立在瘠薄的山坡地,建园后又偏施氮肥致使土壤板结,加之气候干旱少雨,造成果树产量低、品质差。为此,于1991年在万寿镇平安地果园和坤兑沟果园的11...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生草对果园土壤、果园微域环境、果树生长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果园土壤清耕模式相比较,果园生草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增加土壤全N、速效P及交换K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酶活性,使果园微域环境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有利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增加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着色;同时,生草降低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果树加粗生长,减少果实产量,有利于病虫滋生.展望了果园生草在我国现阶段无公害果品生产、果园循环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指出了我国推广果园生草需要注意及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是现代苹果生产中普遍提倡的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目前最有争议的技术。为了掌握生草果园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我们通过不同时间对生草果园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含量进行测试,发现生草果园地表湿润是以消耗深层土壤水分为代价的。苹果树为深根性作物,深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势必影响树体正常生长结果。在降水量少、没有浇水条件的果园不适宜进行生草栽培,应以清耕栽培为主,以集中水分供给,保证树体健壮生长,促进产量提高,提升苹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生草栽培对李园秋季土温养分含量及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园生草栽培是李树有机栽培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表明:李园生草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园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果园生草可以使土壤温度变化缓慢,缓解气温的骤变造成地温的急剧变化,维持树体的正常生长;提高果园空气湿度,缓解了旱期由于高温干旱造成的生长停滞;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 < 0.05) , 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 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 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 高13.82%、27.41%和363.26%; 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 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 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 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 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寒富’苹果园为对象,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包括冬季修剪枝条(粉碎枝条埋土(I)和成段枝条埋土(Ⅱ))和夏季修剪枝条(绿枝埋土(Ⅲ)和绿枝(Ⅳ))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枝条覆盖能增加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夏季修剪枝条覆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冬季修剪枝条覆盖,总体上表现为绿枝覆盖>绿枝埋土覆盖>成段枝条覆盖>粉碎枝条埋土覆盖>清耕。因此,夏季修剪枝条可直接作为覆盖材料进行果园地表覆盖,冬季修剪的苹果枝条应剪成段埋土覆盖。  相似文献   

16.
以种植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结合自然生草2、4和6年及各自的清耕除草(对照)苹果园耕作层(0 ~ 20 cm)土壤为试材,测定土壤有机质、养分、酶及微生物特性的变化,旨在为长柔毛野豌豆在果园生草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草2、4和6年的果园0 ~ 20 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与活跃微生物量大多高于其各自的清耕对照;生草2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低于其清耕对照或差异不显著,而生草4年和6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均高于其清耕对照。表明果园种植长柔毛野豌豆结合自然生草能全面提升土壤综合肥力。  相似文献   

17.
行间生草对甜柿果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材,采用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甜柿果园栽培管理中果园生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行间生草可以提高甜柿果园0~20、20~40、40~60 cm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但不同草种对各个菌类数量的影响不相同。与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生草处理对甜柿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其效果因生草种类而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表明生草可以改变甜柿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建议甜柿果园栽培生产中应合理配置草种,优先推荐以林间组合为主,以保证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同步均衡增加。  相似文献   

18.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果园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在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处理均能提高叶片质量,促进新梢生长,其中以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各个施肥处理也能提高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以NPKM处理最高;施肥能增加单株产量和单果重,改善果实品质,与CK对照比较,传统施肥(NP)、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分别增产15.40%、19.27%、30.15%和54.49%,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分析,从土壤可持续效用的角度,M处理和NPKM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既能增强树势,又能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渭北旱塬苹果园的生草效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无灌溉条件的渭北旱塬苹果园连续6年进行果园生草与清耕研究的结果表明:果园种三叶草,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3.8%,果实产量增加14.4%,单果重增加1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3%,硬度增加9.2%,着色指数增加35.0%,总收入增加26.59%,种草产投比为9.07。果园生草首选草品种为白三叶草。  相似文献   

20.
生草对鲁西北果园生态环境及苹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园生草对果园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红富士”光合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后降低了“红富士”生长季节的冠层温度和果园土壤温度,提高了果树冠层湿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表现为两面性,前期显著降低,后期高于清耕区.同时,覆草后“红富士”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升高.且对生态环境及光合的调节程度与草种种类关系密切,白三叶草调控能力优于黑麦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