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茶叶》2009,32(1):54-55
为提升福建省武夷岩茶的质量水平,推动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日前,武夷山市依据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文本启动了全国首创的武夷岩茶国家实物标准样品第四次复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武夷岩茶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夷岩茶主要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目前有茶园面积13万亩左右,茶叶产量约7000吨,茶叶总产值10多亿元,茶叶企业(包括小作坊)有2000多家,茶叶是武夷山人民致富的第一产业。武夷岩茶产区除水仙、肉桂主栽品种外,现有名枞、单枞众多,如茶王大红袍就有拼配大红袍和纯种大红袍之分,拼配大红袍由水仙、肉桂及其他品种、甚至陈茶拼配而成,而纯种大红袍也有奇丹、北斗1号等不同观点。名枞如水金龟、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还有向天梅、胭脂柳、留兰香、玉麒麟、  相似文献   

3.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科研人员,从80年代初起对大红袍无性繁殖、加工技术进行研究。1994年12月20日,由福建省科委在武夷山市召开鉴定会。出席鉴定会的福建省科委、省农大和省茶叶科研所、农业厅、南平地区农业局等单位领导、教授、专家们一致认为: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大红袍名丛无性繁殖、加工技术研究课题,已完成合同所订的任务。大红袍无性繁殖后代,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4.
科技简讯     
大红袍名丛无性繁殖与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科学鉴定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但因独此一株,长期以来,人们只能观其树形,难以品尝到其茶味。为了让大红袍这一稀世名丛茶叶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品尝,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80年代初开始就对该名丛的无性繁殖和茶叶加工技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研究工作已得到省科委的重视和支持,并设立了“大红袍名丛无性繁殖、加工技术研究”的专门课题,由市茶叶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11,(9):29-29
近日,香港皇权集团旗下老记茶业有限公司联合武夷山市政府、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侨茶业基金会等机构在京举办“武夷山大红袍资源与资本整合暨老记大红袍功能与成分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老记茶叶宣布收购武夷山春城茶厂几千亩大红袍茶园及覆盖大红袍传统焙制工艺的茶厂,完成了对武夷地区大红袍资源与资本的整合,并推出高端“洞藏年份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武夷岩茶水仙4个等级、肉桂3个等级和大红袍3个等级的标准实物参考样感官品质特征和基本理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实物参考样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武夷岩茶地方标准的要求,所制作的武夷岩茶标准样品可用于指导武夷岩茶生产和感官审评检验.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主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 ,产于得天独厚 ,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主要分为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奇种三大品类。并有历史以来从奇种优良茶树中选择单独采制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丛及品类繁多、品质各异的其他各种名丛。此外 ,还有从外地引进的各种无性系良种所制成的“品种茶”。武夷岩茶外形条索壮结、匀整 ,色泽绿褐鲜润 ,叶面呈现蛙皮状小白点 ,素有“宝色”之称。汤色呈深橙黄 ,清澈艳丽 ,叶底软亮 ,叶缘朱红 ,叶中央淡绿带黄 ,呈“绿叶红镶边”之态。岩茶首重“岩韵” ,其香气馥郁 ,具幽兰之雅 ,“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红袍”茶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一片火红局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其价格急剧飙升,各级媒体对“大红袍”茶叶身价“暴涨”情况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关于天价“大红袍”的新闻也不绝于耳,再次把武夷岩茶推向风口浪尖。但透过价格表象,应该冷静而理性地思考.“大红袍”茶叶价格狂飙是否存有泡沫迹象?“大红袍”会重蹈“普洱茶”之覆辙吗?“大红袍”茶业理性成长之路何在?对此,我们将全面解析其复杂成因,深刻剖析其背后忧思,并积极探析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保护珍稀茶树名丛大红袍的路子,深入研究其生物特性、繁育技术、栽培特点以及成茶品质,让名丛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课题自1963年3月开始实施至今,历经40多年持续不断的选育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为武夷山市的"岩茶之王"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10.
岩上茶     
武夷山市岩上茶叶科学研究所是集科研、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坐落于武夷山市旗山工业园区,拥有的茶园基地全部在景区内。本所自创办以来,即开展岩茶加工工艺改进和提高品质实验、有机茶栽培管理模式实验、武夷名枞选育新品种引进区域实验、岩茶加工设备改进实验、燃改实验等是福建省科技  相似文献   

11.
巩志 《中国茶叶》2010,32(2):29-30
武夷岩茶驰名世界,其中尤以大红袍品质最佳,被称为“岩茶之王”,名扬海内外。“福建之茶以武夷产者,声名最著,昔时充为贡品,大红袍为佛茶神品,今亦以品质优异,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2.
走近武夷山,给您留下不仅是武夷奇山秀水,还有那令您齿颊流芳醇香浓厚的武夷岩茶,而以大红袍叶片为背景"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的图案,已成为大红袍形象代言,成为武夷山的名片,也将留在您永久的记忆中.直此陈椽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盛逢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召开,叙叙陈椽先生的福建缘、武夷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20,(1):67-67
2019年12月3—6日,由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武夷山市茶业局联合举办的“2019年福建乌龙茶(武夷岩茶)加工技术与设备现场观摩培训会”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此次培训会由培训讲座与现场观摩两部分组成。专题培训会由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云主持,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金心怡就“茶叶加工设备研究进展”、中南大学教授汤哲就“茶叶产业智能制造的实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张方舟就“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分别作了专题培训讲座。  相似文献   

14.
福建武夷山所产的岩茶,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古往今来,多少文士茶客为之倾倒,拍案叫绝。“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大红袍,就是奇茗中之珍奇品种,岩茶中的极品佳茗,誉为“茶中状元”,号称“茶中之王”。在华南和东南亚,享有极高声誉,闽、粤侨居海外的侨胞,更视大红袍为思乡珍品,梦寐以求。  相似文献   

15.
连续3年随机抽取绍兴地区出口茶叶样品共150只,采用SN/T0862-2000法和GB 5750.13-2006法分别测定干茶和茶汤的放射性活度。结果表明,茶叶冲泡后,放射性核素较易浸出,浸出率为65.03%;干茶总β(减钾-40)放射性水平的范围为2.50-229.90Bq/kg,其中96%的茶叶放射性活度低于200Bq/kg,所有样品的放射性活度均低于由GB 14882-94导出的限量标准,因此,绍兴地区出口茶叶放射性污染的风险小,饮茶不会产生核素危害。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农业厅于6月19~20日在福州开展全省茶叶品质鉴评活动,对茶样进行公正地鉴定、评选,同时对所选送茶叶样品进行农残检测。 此次活动共取得全省8个市的样品185只,其中乌龙茶样品124只,绿茶样品45只,红茶样品3只,白茶样品3只,花茶样品10只。本次活动参照农业部名优茶评选评分标准,采取密码审评的办法对样品进行鉴评。农残检测按国标要求(GB9670-88  相似文献   

17.
陈迪  马艳  张峰 《福建茶叶》2023,(9):34-37
为了了解进口茶叶中铬含量的情况,加强进口茶叶质量安全的管理。以近三年进口茶叶为样品,检测依据GB5009.123-2014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抽检进口茶叶样品中铬含量的范围在<0.2mg/kg到46.1mg/kg。不合格率为16.8%,需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修订了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新出台的国家强制标准中均有涉茶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新标准出台背景及新旧标准涉茶指标变化,阐述了新标准实施对茶叶行业的意义,并对新标准中涉茶指标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走近大红袍     
正大红袍——武夷十大珍贵名丛之一(现已是省良种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产地分布:大红袍母树位于武夷山正岩茶区九龙窠龙头岩的悬崖上。清代已有关于大红袍茶树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人从福建省茶科所将经过二十年选育的纯种大红袍"引种"回武夷山,进行中后期的繁育、推广。武夷山现有较大面积栽培,周边县市及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及茶场有引种。  相似文献   

20.
《福建茶叶》2006,(2):F0002-F0002
福建历来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名茶产区,是久负盛名的“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等系列乌龙茶,也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以及享誉海内外的“白毫银针”系列白茶和“福州茉莉花茶”的发祥地和唯一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