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探讨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轮回选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不仅可行,而且简单、省事、高效。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探讨用花 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轮回选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不仅可行,而且简单、省事、高效。  相似文献   

3.
水稻花药培养及后代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试验中,对花药培养的操作方法,花培材料的选择,花粉植株诱导与分化培养基的筛选,培养环境及花粉植株性状的遗传及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6培养基附加2,4-D2mg/L和激动素KT2.0mg/L能诱导出不同水稻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再生植株的分化培养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2.0mg/L、NAA0.2mg/L和多效唑(MET)2.5mg/L,分化频率较高;花培材料应选择血缘较远的杂交组合,培养温度在25~30℃适合水稻花药的诱导和再生植株分化;水稻花培再生植株一代在许多性状上超过双亲,二代在田间表现基本整齐;利用水稻花药培养,可有效的提高育种效率,是一种快速和实用的水稻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择重点组合的F1和F2代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N6+2,4-D2mg/L KT1mg/L及W14+2,4-D2mg/L KT0.5mg/L较好,分化培养基以1/2MS+KT2mg/L NAA1mg/L BA1mg/L较好。花药培养的出愈率、绿苗分化率与材料的基因型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谷氮酰胺、花药密度和固化剂对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诱导培养基中附加1.4~2.7mol的谷氮酰胺,绿苗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64%~166%;4.8和6.4枚/ml两种花药密度的花药愈伤组织生成率和绿苗产量比1.6和3.2枚/ml两种花药密度有明显的提高,用琼脂糖代替琼脂,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麦的花药培养效率,绿苗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00%.  相似文献   

6.
小麦花药培养育种是小麦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有迅速得到纯合植株、克服后代分离、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大量研究表明,小麦花药培养受亲本基因型、温度、培养基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花521,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及大面积高产示范中,均表现出抗、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耐旱节水。一般中等肥力地产量6750-7450kg/hm^2,适合冀中南及黄淮冬麦区种植的一个高产稳产抗病节水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小麦幼穗提取液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选取1997年有代表性的2个组合97(1),97(2),以C17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小麦幼穗提取液0,10,20,30,50mg.L^-1,以比较幼穗提取液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幼穗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加,小麦花药愈伤诱导率,愈伤分化率及绿 产量的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并且在加入30mg.L^-1幼穗提取液时,三项指标在两组合中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9.
10.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5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宁麦15在参加2005-2007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片冬麦组区域试验中,2年共计33点(次)中有24点(次)增产,增产点(次)率达73%,8点减产,1点平产;2年平均产量421.94 kg/667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2%.在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中,5省8试点7增1减,其中鄂皖苏浙4省7试点中有6试点增产,增产幅度为6.38%~11.0%,1试点减产0.60%,平均产量424.88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10%;河南信阳试点产量471.70 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6.79%.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450 kg/667m2左右.2年品质分析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13.53%/13.42%,湿面筋含量29.7%/29.9%,面团稳定时间5.9 min/4.7 min,品质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宁麦15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白粉病也较轻;该品种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及河南南部部份地区和浙江省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尤其适合上述地区的中晚熟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W14-F诱导培养基对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及人工合成小麦材料的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以6份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和4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诱导培养基W14-F、MS、N6和C17进行花药培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对于小麦材料的胚状体诱导率不同,4种诱导培养基的胚状体诱导能力依次为W14-F>C17>N6>MS,W14-F培养基胚状体诱导率明显高于其它3个培养基。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在4种培养基上都得到了相近的胚状体诱导率,说明W14-F培养基同样适合人工合成小麦。利用该技术体系培养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材料,得到了较高的诱导率,这为该技术体系直接应用于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小麦品种抗病抗逆性研究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小麦花药培养的诱导率,筛选出更适合河南小麦花药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采用128个小麦杂交组合,将其花药接种于C17和K培养基上,对2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以K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0.25、0.5、1.0、1.5、2.0 mg/L KT,探究培养基中KT浓度对小麦花药脱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4.66%)明显高于C17培养基(2.45%)(P<0.05),两者变异系数表现为C17(0.56)>K(0.22),说明 K培养基诱导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稳定性较好。在K培养基中加入0.25 mg/L的 KT,小麦花药脱分化效果显著高于其他KT质量浓度(P<0.01),且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不同,以小麦花药为材料,对MS、N6、C17和K 4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在4种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顺序为KC17N6M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影响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几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和不同培养基对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很大,同时材料对培养基有选择效应;冬、春杂交材料比冬小麦之间和春小麦之间杂交材料更易诱导愈伤组织;接种后的离体花药冷处理48小时能明显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矮败小麦材料选育超级小麦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矮败小麦材料在育种中的作用、价值及其育成的优良品种和育种材料,介绍了利用矮败小麦材料进行轮回选择的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提高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绿苗诱导率的途径,本研究将66份小麦杂交组合材料分成花培组合、常规组合、复交组合3种不同的基因型组合,将其播种期推迟24 d,在小麦抽穗期取其花药进行室内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培养。结果表明,经过晚播处理的小麦花培组合、常规组合、复交组合的绿苗诱导率分别为2.6%、1.5%、1.2%,分别比对照(正常播种期)提高1.8、1.0、0.6个百分点;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7%、9.1%、7.7%,分别比对照提高3.8、-2.8、-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非1B/lR小麦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非1B/lR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时期花药结构的变化,利用透射电镜对非1B/lR小麦雄性不育系732A及其保持系73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的绒毡层组织在单核花粉粒时期迅速解体消失,中层组织直到二核花粉粒期仍可以看到;保持系花药中的绒毡层组织解体缓慢,到三核花粉粒期才完全消失,但中层组织在单核花粉粒期就解体消失。由此表明,绒毡层与雄性败育有关,不育系中层细胞一直保持完整,可能是由于绒毡层迅速退化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新品系7230是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以自育品系919-18/5为母本、绵阳87-31为父本常规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系平均株高90~105cm,穗长6~12cm,小穗结实粒数2~5粒,穗粒数40~60粒,单穗重1.6~2.4g,千粒重34.8~54.1g,粗蛋白(干基)138.6g/kg、赖氨酸0.45%、湿面筋(干基)294g/kg,沉降值29.0ml。在2000-2002年的区域试验中,该品系7230折合平均产量5820.2~8783.4kg/hm2,较对照临农157增产18.4%~83.0%。该品系越冬性好,抗旱性强,抗条锈病,适宜在甘肃洮河中下游、渭河流域以及青海省的民和、乐都、化隆、循化、贵德等县的川水地和二阴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