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叶松叶甲(暂定名,简称:叶甲)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叶甲科害虫,目前只发现该虫危害落叶松属树木针叶(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在塞罕坝全场的落叶松成林和部分幼林广为分布,以6月上中旬成虫交尾前后取食危害最严垣。因2~5a生幼树枝叶较少,平均每棵幼树的成虫虫121密度达4只以上就呈现被害状,  相似文献   

2.
锯胸叶甲危害桦木及落叶松,在我国对此虫尚未引起注意,过去仅有简单的分布记录。本种的分类地位,迄今存在分歧,故无论从经济意义或理论方面,对这一害虫的全面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研究所得,作一些介绍,以引起各方面注意。锯胸叶甲Syneta adamsi Baly属鞘翅目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 a锯胸叶甲亚科Synetinae,锯胸叶甲属Syneta Dejean。此属世界已知十余种,主要分布在北美,少数种类分布在亚洲东部及欧洲,仅限于全北区。此属食性范围比较广,包括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计有松科、桦木科、蔷薇科、槭树科、山毛榉科、杨柳科、山茱萸科、虎耳草科等。多数种类对寄主植物有专化现象。S.adamsi分布在我国、日本及西伯利亚地区,S.betulae为欧洲的广布种,主要分布在北欧斯堪第那维也半岛及拉普兰,这两个种均为林木常见的  相似文献   

3.
八角叶甲(Oidesleucomelaena Weise),又名八角瓢萤叶甲、八角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宽卵萤叶甲属。分布于我区上林、凭祥、百色、凌云、德保、北流等地,据文献记载:区内南宁、东兰曾有发生,区外福建、安徽、湖北亦有分布。该虫以幼  相似文献   

4.
椰心叶甲疫情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ma),又名椰棕扁叶甲、椰子刚毛叶甲、红胸叶甲。属鞘翅目叶甲总科铁甲科潜甲亚科,是我国禁止进境的二类植物检疫对象。其寄主为棕榈科植物,椰子、大王椰子是其最主要寄主,椰心叶甲在广东省一年发生3—6代,其繁殖扩散速度极快,对棕榈科植物具毁灭性的危害。2002年在珠海市椰子、大王椰子等树上首次发现为害,造成心叶皱缩、枯萎,受害严重整株枯死。棕榈科植物是珠海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在全市绿化道路、广场和苗圃种植的棕榈科植物约50万株,椰心叶甲一旦爆发成灾将严重破坏全市城市绿化和生态家园建设。一、疫情…  相似文献   

5.
基于日本落叶松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利用SSRIT工具查找SSR位点,检测到1 788个EST-SSR位点,平均长度是17.5 bp。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在落叶松中重复类型SSR位点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六、三核苷酸,其余依次是五、二、四核苷酸重复类型;同时检测到656种重复基元类型,种类丰富。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500对引物,随机合成102对,以红豆杉科、柏科、松科材料为模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红豆杉科和柏科里的扩增率分别为95%、50%;在松科不同属的通用性为落叶松属99.01%、黄杉属67.4%、雪松属63.8%、冷杉属67.4%、云杉属70.2%和松属75.7%。利用101对SSR引物对7种不同落叶松品种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获得79个多态性位点,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其区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正>樟萤叶甲Atysa marginata cinnamomi Chen属鞘翅目Coleoptera金花虫科Chrysomelidae,是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危害期长达8个月,致使樟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作者采用0.5%甲维盐和1%噻虫啉粉剂对第1代樟萤叶甲幼虫进行了药效试验。1试验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浙江省龙泉市(N  相似文献   

7.
<正>花椒跳甲[Podogricomela shirahatai(Chujo)],属鞘翅目,叶甲科,涉县当地百姓俗称小红牛、火龙,在花椒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地区叶片被害率达到80%以上,使树势衰弱,造成花椒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杨振  金蓉 《中国林业》2008,(1):57-57
落叶松锉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范围广,主要危害落叶松、华山松等新梢及嫩叶。华北落叶松自1980年在甘肃省庆阳子午岭引种成功后,逐渐推广,随着华北落叶  相似文献   

9.
<正>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innaeus),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世界性害虫。分布:东北、内蒙、河北、江苏、台湾、四川;日本、欧洲、美洲。主要危害:栎类、杨、柳、榆、桦、苹果、杏、梨、落叶松、云杉、油松以及禾本科等500余种植物;我区以危害杨树、落叶松为甚,常使树叶光秃,仅残留主叶脉。  相似文献   

10.
叶甲科昆虫为世界性分布,该科许多种类对农作物、林木、牧草造成严重危害。通过对北京小龙门林场叶甲科昆虫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叶甲科昆虫习性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 植物分类,特别是落叶松属的分类,至今仍然是以树皮裂卷情况、小枝颜色、叶子着生状况等宏观的外部形态特征为基础的,还很少涉及微观形态特征。为探索落叶松属花粉粒表面形态特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1980年我们对4种落叶松花粉粒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一、花粉来源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采自抚顺市哈达林场;日本落叶松(L.leptolepis)系1980年4月27日采自清源县大孤家子林场;兴安落叶松(L.dahurica)由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花枝,经水培收集;朝鲜落叶松(L.olgensis Var koreana)采于桓仁县木孟子林场。  相似文献   

12.
2016年5~8月对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获得1828头标本,经鉴定隶属于40科194属271种。在物种数量方面,叶甲科种数最多,共35种(12.92%),其次为步甲科共31种(11.44%)和天牛科共23种(8.49%);在物种个体数量上,瓢虫科个数最多,共376个(20.57%),其次为叶甲科共365个(19.97%)和步甲科共150个(8.21%)。全年优势种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采用ɑ-多样性测度方法对不同月份和海拔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月份的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8月6月5月,且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保持一致,表明该地区甲虫生态群落较稳定;1000~1500m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由于种类较少,不同海拔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走势表现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qressum Motsch),又名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河北、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以成幼虫取食榆树嫩芽、芽苞、枝梢皮层及叶片.该虫食性专一,为害期长,在活动期内,多数时间是成幼虫同时为  相似文献   

14.
杜香精油提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var.dilatatum),是杜鹃花科杜香属常绿小灌木,在我省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林和落叶松、桦树混交林下广为分布,资源十分丰富。经几年研究,其嫩枝、叶、花、果均可提炼杜香精油,含量较高,是一种有开发价随的经济植物。  相似文献   

15.
核桃扁叶甲指名亚种(Gastroiina deprssa deprssa Baly) ,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危害枫杨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青阳县2003年4月首次发现该虫,经安徽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杨春材鉴定。由于尚未发现其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等相关资料,自2003年以来,笔者对核桃扁叶甲指名亚种连续进行了观察、调查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核桃扁叶甲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葡萄长须卷蛾Sparganothis pilleriana(Denis & Schiffermaller)属鳞翅目卷蛾科。我国分布于东北地区,国外分布欧洲、北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等地。1988年甘肃小陇山林区沙坝种子园发现危害日本落叶松,可能是引种时随种苗带进,迄今已扩散到高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b.)又名落叶松筒蛾,属鳞翅目鞘蛾科。以幼虫专食落叶松叶肉。虫体虽小,但群体为害比较严重,虫口密度在10cm长枝条上平均有8头以上幼虫,就可将林木叶子吃光,所剩叶表皮先由灰白变成赤褐色,远看似火烧状,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种子林结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国东北异域分布的3种落叶松林内齿小蠹粘束孢属(微囊菌目:粘束孢科)伴生真菌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为控制森林病虫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异域分布的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八齿小蠹(鞘翅目:小蠹科)的虫体和坑道组织进行伴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进行生理学特性、菌落特征、微观形态学的观察,以及基于rRNA-ITS和TEF-1α多位点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落叶松粘束孢和黑梗粘束孢2种粘束孢属真菌与我国的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其中落叶松粘束孢为中国新纪录种。落叶松粘束孢和黑梗粘束孢都是首次从亚洲落叶松八齿小蠹上分离到,与落叶松八齿小蠹形成新的小蠹虫-真菌伴生关系。在亚洲落叶松八齿小蠹和中国落叶松坑道中发现了落叶松粘束孢,不仅丰富了菌株数量,也扩大了落叶松粘束孢的分布范围,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地区粘束孢属真菌的种类。目前黑梗粘束孢仅在中国云南松梢木蠹象(鞘翅目:象甲科)上分离得到,本研究不仅增加了黑梗粘束孢的寄主种类,也扩大了寄主的分布范围。该种在我国的分布跨度区域巨大,可能是一个广泛分布的种。【结论】多基因序列特征表明来自云南松梢木蠹象和亚洲落叶松八齿小蠹2种不同生态位的黑梗粘束孢存在种下分化现象,进一步支持了在不同地理(或寄主)种群中发现伴生菌存在适应寄主植物和小蠹虫的分化潜力这一结论。落叶松粘束孢和黑梗粘束孢都是首次从亚洲落叶松八齿小蠹上分离到,为进一步研究其与落叶松八齿小蠹间的伴生关系,以及在危害寄主方面的协同作用提供良好的模式材料。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在乌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专食落叶松针叶,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结茧越冬。该害虫自1982年在我盟发生以来,危害面积已达64万余  相似文献   

20.
<正> 落叶松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害虫。以幼虫取食为害落叶松针叶,1979年在我场大宁林区首次发生,1980年为害更为猖獗。被害林分系1956年营造的落叶松纯林。地处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696—1876米,土壤为典型的黑栗钙土,深厚肥沃、中性偏酸,每亩现存159株,林分平均高为7.5米,胸径在8—16厘米之间,每亩蓄积量为4.68立方米,长势良好。自1979年以来,连续三年遭到落叶松尺蠖的严重危害,面积达7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