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黄文志 《野生动物》2009,30(5):287-289
鳄蜥是中国的特产物种。本文通过对鳄蜥的历史地位、分布、生活习性、繁育特点等方面的阐述,从目前国内鳄蜥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砍伐现象的存在,森林资源在逐年的减少,这对人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白唇鹿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唇鹿(Cerous albirostris)为我国特产珍贵动物,栖于高寒高原地区,系青藏高原的特有种。自1876年6月,Cossack Kalmynin在甘肃省西部祁连山采集第一只白唇鹿以来,有关祁连山白唇鹿分布散见于各区系研究(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综合考察队,1964;王香亭等,1982等)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载了我园用母山羊代替白唇鹿喂养幼仔的全过程。初步认为母羊是鹿科动物亲仔的好妈妈。精心的饲养管理 ,认真的观察记录 ,及时处理好育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人工育幼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白唇鹿红细胞膜补体受体的检测赵青贾鸿滨马睿麟马玉兰(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宁动物检疫所,810007)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的新概念,并确认红细胞以其免疫粘附(RCIA)为基础发挥多种免疫功能,从而打破了红细胞只具有携带O2...  相似文献   

7.
8.
白唇鹿肾上腺,甲状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唇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兽类,但很少研究。就目前资料看,在白唇鹿的野生生活习性和人工饲养管理方面已有报道,组织学研究仅见胃肠和雌性生殖器官。肾上腺、甲状腺作为内分泌器有在机体的内分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作者选用白唇鹿肾上腺、甲状腺为材料,对其组织结构作了观察研究,旨在为白唇鹿的研究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地对34头白唇夜以继日的4种血清同工酶酶谱及其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1)酯酶包括ES1,ES2和ES3三种同工酶,其中ES2存在多态性;(2)碱性磷酸酶存在在ALPB和ALPO两种表型,以ALPO型为优势表型(67.65%);(3)淀粉酶包括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AMY1和MAY2两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性,(4)白唇鹿的乳酸脱氢酶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同工酶酶谱。  相似文献   

10.
11.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平原湿地。保护区内湿地发育良好,复杂多样,泡沼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是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目前三江平原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湿地。本文阐述了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并分析了管理现状,对保护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宁陕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更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本文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白唇鹿幼仔的成活率张林源(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白唇鹿(Cerausalbirostris)是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野生种群仅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等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其生活环境气候严寒,干燥季长而温湿季短,气候垂直...  相似文献   

14.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07,28(2):46-49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和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植物群落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历史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社区经济概况、保护区建立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琳琳  顾长明 《野生动物》2012,33(3):172-175
安徽湿地资源具有面积大、类型多、分布不均、水系发达、水质差别大和生物物种丰富等特点。安徽湿地保护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湖泊围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江湖隔绝、生物入侵、基建和城市化对湿地保护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分析安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完善法规、加强科研宣教、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湿地监测网络、增加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全面推进安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建漳江口水鸟资源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战宁 《野生动物》2006,27(4):20-23
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水鸟33种(亚种)8442只,其中小白鹭、绿翅鸭、红嘴鸥数量是本调查期所调查到数量最多的3种水鸟,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6.5%、23.5%和10.0%。另外,冬候鸟是本保护区水鸟中占优势的生态类群。随着保护区滩涂的高利用率,使水鸟食物种类及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严重影响水鸟的栖息生存。因此,加强对保护区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和充分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从饲养成本、利润盈亏及产品市场、鹿行业政策与法律、养殖技术等方面,对我国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影响鹿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鹿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鹿产业未来发展之策略,以期对促进鹿产业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初步了解中国特有极危物种金头闭壳龟的生存现状。金头闭壳龟仅生存于安徽省泾县和黟县的青弋江源头和少数支流,实际占有面积不足1.5km^2,野外数量估计不足200只。估计国内饲养总数不超过200只,西欧、美国和日本约200~300只,绝大多数为私人所有。根据其受胁因素和保护现状,建议提高保护级别、尽快建立保护区、开展野外和人工繁育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期望相关主管部门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麝类动物(Moschus spp.)雄性个体可分泌麝香,是濒危珍稀资源动物,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的迁地保护(ex situ protection)和麝香生产的重要方式。我国从1958年开始麝类驯养,初期的主要驯养麝种为林麝(M.berezovskii),从1990年开始马麝(M.sifanicus)驯养。论文总结了濒危马麝的分群驯养,归纳了麝场选址、麝场修建、圈舍设计、分圈分群及日常驯养管理等方法体系,对我国麝类驯养、资源保育及麝香生产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