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以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筛选出丛生芽诱导率较高的大豆基因型小粒豆(东农50)。在此基础上,以小粒豆的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种子消毒方法、种子萌发及芽诱导阶段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及生根阶段吲哚丁酸(IBA)对生根的影响。在确定氯气消毒法作为适宜大豆种子消毒的方法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萌发培养阶段添加1.0mg.L-1 6-BA、芽诱导阶段添加1.67mg.L-1 6-BA、生根培养阶段添加1.0mg.L-1 IBA较宜。  相似文献   

2.
刘素英  刘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09-3910,3913
[目的]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基因型及放置方式对蚕豆不定芽诱导效果和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以蚕豆幼胚、未成熟子叶、成熟子叶、成熟子叶节为材料,通过诱导不定芽→分成单个小植株→诱导生根这一过程检测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基因型、放置方式对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所试4种外植体中,以成熟子叶节芽诱导频率最高,可达95%;不同外植体所需要的适宜培养基不同;不同基因型对蚕豆子叶节诱导芽效果差异很大;子叶节垂直半埋于培养基比平置于培养基时,其芽诱导效率高,且不定芽在IBA浓度为120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长成完整小植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蚕豆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试验程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子叶节为外植体的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其转化效率受到受体基因型、无菌苗状态、丛生芽诱导及伸长和生根过程涉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筛选了10个大豆栽培品种,选择诱导率最高的东农50作为转化的受体品种,建立子叶节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化体系。还对萌发培养基中6-BA添加量和生根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发培养基中不添加6-BA伸长率可达2.51%~20.59%;伸长芽切下后浸入1mg/L的IBA中处理1min后于1/2MS培养基中生根,生根时间缩短,生根率提高至85.25%。经PCR检测,本转化体系的转化率最高可达7.10%。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棉花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对其不定芽分化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TDZ次子;ZT和KT不能诱导子叶形成不定芽。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5mg/LGA3有利于芽的伸长。  相似文献   

5.
以西葫芦DH12-11409双单倍体植株自交后代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外植体类型和苗龄对诱导西葫芦不定芽再生以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取5d龄西葫芦双单倍体黄绿色子叶的子叶节为外植体,在MS+30g/L Suc+8g/L Agar+2.0mg/L 6-BA+0.1mg/L NAA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90.0%,分化系数为8.5;生根培养基则以MS培养基中添加0.05或0.1mg/L NAA为宜;5~6片真叶再生植株经驯化移栽成活率高达90.0%,为再生植株驯化移栽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TDZ对仙客来不同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仙客来种子,并以无菌萌发植株的子叶节、子叶、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芽分化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对各外植体的诱导效果不同,用子叶节、子叶、叶片及叶柄均可诱导出再生芽,但以叶片为材料的诱导效果最佳,其中1.0 m g/L TDZ对叶片再生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而子叶以0.5 m g/LTDZ、子叶节和叶柄以0.2 m g/L TDZ诱导再生芽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简单、快速的西瓜诱导不定芽分化的试验体系,以西瓜‘京欣一号’父本为材料诱导无菌苗,接种4~5 d苗龄的子叶和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采用子叶为外植体诱导的不定芽数量比下胚轴多;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BA 1.0 mg/L和IAA 0.5 mg/L时为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添加0.1 mg/L KT为最适合的不定芽伸长培养基,添加NAA 0.2 mg/L的1/2MS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种子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苗龄的子叶、激素组合、硝酸银等对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试验结果:15 h苗龄的子叶,在附加BAP 3.0 mg/L、IAA 1.0 mg/L、2ip 1.0 mg/L和AgNO3 5.0 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珂字棉312和泗棉3号的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70%和60%左右.  相似文献   

9.
榨菜子叶和带柄子叶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榨菜子叶及带柄子叶等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经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生根等步骤,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4 d苗龄的子叶再生能力最强,带柄子叶的最佳苗龄为5~6 d.子叶和带柄子叶分别在MS BA 2 mg/L NAA 0.4 mg/L AgNO3 5 mg/L和MS BA 2 mg/L NAA 0.2 mg/L AgNO3 5 mg/L的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的效果较好.不同基因型间对子叶外植体的再生影响不大,但对带柄子叶的再生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棉花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就激素对其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TDZ次之,ZT和KT不能诱导子叶形成不定芽,IAA与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明显提高;NAA与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有所下降;2,4-D对子叶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5mg/L GA3有利于芽的伸长。不定芽伸长后在不含激素的MS或MS+0.5mg/L NAA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全植株。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铃重类型抗虫杂交棉棉铃性状的差异及与铃重的相关性。以3个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系)和6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为亲本,配制36个正反交组合。以单铃重为聚类指标,采用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和欧氏平方距离将36个杂交组合分为大、中、小铃3种类型。对3种类型的单铃重和11个棉铃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铃重、铃壳重、单铃皮棉重、单铃种子重、单铃种子数、单粒种子重、铃横径和铃纵径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粒种子纤维重、单铃不孕子数、不孕子率和铃壳率差异不显著;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多数棉铃性状与单铃重的相关性在不同铃重类型间表现基本相同。单铃种子重对单铃重的贡献最大,依次是单铃皮棉重、单铃种子数。铃壳率、单粒种子重、单粒种子纤维重、铃纵径与单铃重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中铃重类型的铃重与铃壳重的简单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该研究结果对于通过棉铃性状的调控提高单铃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地棉微茎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陆地棉无菌苗的微茎尖(0.5~1.0mm)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MS较SH具较好的成苗效果,活性炭显著地促进了茎尖成苗,不同激素水平对成苗率和苗的发育有不同影响,在使用的碳源中,葡萄糖明显好于蔗糖,光下萌发的幼苗茎尖易于培养成苗,陆地棉茎尖培养在供试品种间没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朱建东  王伟  李哲  崔秀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90-2193
对29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常规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简单相关、偏相关、遗传相关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铃数、单铃重、表分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三要素,其中株铃数最为重要.陆地棉产量性状受环境变异系数影响较大,皮棉产量易受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育种中一定要协调好株铃数、单铃重与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重视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4.
对棉花体细胞胚萌发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棉花体细胞胚的葫发可分为3种类型:①先出根,后出芽;②先出茅,后出根;③根、芽平衡生长,且3种类型所占的比例不同.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不同蔗糖浓度对棉花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植株再生的影响不同.BT培养基有利于根的发育,MS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发育,而SH培养基则有利于根、芽的平衡生长.KT的使用显著降低了棉花体细胞胚的生根率、生芽率、葫发率及再生植株率.低浓度的NAA有利于胚的葫发和再生植株,其最佳浓度为0.1 mg/L;MS培养基中添加0.1mg/L NAA,可使芽的分化率提高83.3%,再生植株率提高50.0%;而高浓度的NAA又抑制了芽的发育.在棉花体细胞胚萌发中蔗糖的最佳使用量为20g/L.  相似文献   

15.
为给棉花品质育种提供依据,1998-2000年,对引进的45个美国和墨西哥陆地棉品种(9个系列)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年度间纤维品质有显著差异,按9大系列分析及综合比较,品质优劣次序为:Q,ST,SG,DP和N,C,PM,B,T系列。在纤维品质指标中,纤维2.5%的跨距长度、麦克隆值年度间变化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比强、长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则年度间变化较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按Eberhart和Russell(1966)的分析模式评价了八个陆地棉品种(系)皮棉产量等十个性状的稳定性。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的方法研究了皮棉产量稳定性与其他性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分析的大多数品种(系)皮棉产量等十个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皮棉产量的稳定性(平均产量对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与单株成铃数和衣分的稳定性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与株高和果枝始节的稳定性亦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进行稳产性育种可根据铃数、衣分、株高和果枝始节的稳定性进行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棉花茎尖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的以草甘膦为选择剂的棉花茎尖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中棉35号、中棉27号、石远321和珂字312号4个陆地棉品种茎尖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结合草甘膦筛选,探讨了影响棉花茎尖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结果]棉花茎尖对草甘膦极为敏感,所有品种棉花茎尖均在60μmol/L草甘膦浓度下停止生长。对茎尖用OD600=1.0菌液浸染20min、预培养2d、恢复培养1周和共培养72h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遗传转化效率。对所有成活转基因棉株进行PCR检测的结果表明,所有植株均能扩增出目的基因aroA—M1 1.3kh的特定条带。[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加速转基因棉花的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特早熟陆地棉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其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五个亲本品种的产量、早熟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也相当显著,纤维品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环境因素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代的产量性状以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强,平均为30.71%;子棉产量的优势次之,平均为25.02%;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平均优势分别为16.47%、4.30%和4.10%。生育期和霜前花率等早熟性状F1代的优势比较明显,均表现早熟。纤维品质性状优势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9.
转蚕丝芯蛋白基因获得高强纤维棉花植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棉纤维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E6)驱动的蚕丝芯蛋白基因导入陆地棉品种"泗棉3号"。共注射600朵花,收获497粒种子。通过GUS报告基因组化检测筛选,获得5株GUS阳性棉株。又经卡那霉素涂叶法鉴定,其中4株具有良好的卡那霉素抗性。用依据E6启动子序列和蚕丝芯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两对引物,对这5株棉花进行PCR扩增,获得1株转蚕丝芯蛋白基因棉株。纤维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株转蚕丝芯蛋白基因棉花T1代纤维比强度达到34.6cN/tex,比对照"泗棉3号"(比强度为28.6cN/tex)提高了21.0%,T2代纤维比强度比对照平均增高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