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界颍  黄慧  马友华  张侠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65-2467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针对安徽生态省建设这一背景,在分析该省农业生态旅游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生态农业建设是安徽建设生态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安徽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指出了安徽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以及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并探讨了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5个基本生态类型区域的生态农业建设布局与建设重点,最后提出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即:(1)倡导生态文化,积极开展能力建设;(2)完善政策,健全法规体系;(3)广辟财源,增加资金投入;(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5)依靠科技,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韬  林鹏  赵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34-3736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新农村的相互关系,表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指出了秦皇岛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薄弱;政府政策指导不足;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树立全民的循环经济意识;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创新;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4.
姜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04-7605,7634
分析了青白江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即从生态农业园的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以及农村沼气池建设等方面着手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以便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阐述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几种可借鉴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并指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合理规划、开发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今年元月,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学术讨论会。从会议获悉:现阶段我国在省域范围全面开展生态省规划与建设的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等7个省,最近江苏、陕西省也开展了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41-4943
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并根据地区特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策略: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循环经济认识水平;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节能降耗,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循环型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的山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提出山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172-174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农业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点与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状况,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问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安康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康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安康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以及基地建设、重点技术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现代农业内涵及特征的理解,探讨了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限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智力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以及旅游农业等,并指出目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摆正现代农业发展与现代经济、城市及农村发展的关系,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体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特色品牌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分析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基础上,阐述特色品牌农业的概念,讨论特色品牌农业的特征,论述特色品牌农业的不同类型,提出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主要措施,对各地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欧美更替农业、东南亚综合农业的兴起和发展,评价了国内对生态农业的不同理解和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不同认识,指出在中国走欧美式的生态农业道路是不行的,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无机能投入;还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说法在概念上是错误的,应将那些被称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农业生态工程。最后讨论了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面临的新局面的基础上,剖析了发展"休闲农业"是上海市都市农业功能拓展的重要途径及其意义.在借鉴和学习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同时,研究上海市"休闲农业"的实践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上海市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刘玲  杨军 《福建农业科技》2016,(11):104-109
休闲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台两地都在大力推动的农业新常态.该文分别选取我国台湾地区和福州市的休闲农业代表性案例进行横向比较,以此分析福州市休闲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都市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关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关于农业的新概念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农业新类型的提法有100多项,如白色农业、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精品农业等。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个概念,分析了近几年出现的都市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生背景,论述了二者的概念及区别。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目标性,不能简单地把国外农业都称之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型现代农业也与都市农业有着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创意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创意农业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创意农业的基本模式,总结了近年来新疆创意农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疆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特别是生态农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农业、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等一系列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和西方精确农业发展的状况,比较了农业生态工程和精确农业的异同,指出了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和精确农业研究建设现状,提出了目前可以着重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生态农业特征及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分析,比较美国和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模式和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实践,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的异同,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称为农业循环经济,相应的农业形态则称为循环型农业,其与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除了节约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外,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与内容,并分析了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