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管理的一次探索,详细描述了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初步应用。该平台将相关图形信息、自然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集成,通过对信息进行处理,实时发布更新信息,使平台具有专业服务、辅助决策和协调指挥的功能,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溢油应急处置后海水中多环芳烃等石油污染残留物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研究了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溢油污染事故后续生产恢复辅助决策方案,给出了溢油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算法,建立了溢油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溢油污染应急处置后,按照渔业生产水质标准的要求,确定合适的修复方案,从而辅助渔业生产恢复工作;用仿真数据对系统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在溢油事故发生后进行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物联网相关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农作物生产上面,对提高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管理、农产品增产提质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蔬菜相关生产成本。要实现蔬菜相关生产信息化发展、传输、自动控制,最终通过业内相关专家综合数据库辅助系统,实现蔬菜从育苗到采收整个过程的智能化操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台湾地区蔬菜生产方式之一--穴盘栽培的应用器具、栽培模式、管理技术、栽培特点及借鉴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宿州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综合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为菜农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政府制定蔬菜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肥策略     
<正>温室蔬菜生产已经成为保障蔬菜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温室生产管理中存在水大肥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产品品质差等问题,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技术成为精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期基于温室作物的水肥需求规律,介绍了水肥决策方法、水肥一体化装备等。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不仅要求蔬菜营养均衡,还要求蔬菜种类丰富,为了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促进产业化发展,很多地区开始采用设施蔬菜生产方式,例如大棚种植、温室栽培等,借助各种外部辅助设施进行蔬菜栽培生产,为人们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蔬菜。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已经成为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模式,对于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栽培技术的管理和控制,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蔬菜供应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用于解决大城市各类蔬菜供应问题的目标规划模型。并设计了会话式微机通用程序,为解决蔬菜供应问题提供了一个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崔旭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93-95
以山西省陵川县主要农田为采样区,对表层土壤的5种重金属元素Hg、As、Pb、Cd和Cr含量进行了分析,参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完全满足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和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要求,不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该研究可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酿酒葡萄生产全过程,采用基于网络的B/S开发架构,研究开发了酿酒葡萄栽培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包括栽培知识、农业基础知识、生产规程等知识查询,以及平衡施肥、合理灌溉、缺素诊断、病虫害诊断和辅助决策等功能,以为酿酒葡萄生产管理提供知识查询和技术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溯源技术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十分广泛和严重,问题蔬菜的来源去向不明、责任不清,企业对蔬菜种植基地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消费者对购买蔬菜缺乏有效可靠的信息获取途径。因此,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基于溯源技术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蔬菜溯源码的设计、系统的开发环境、业务流程与主要功能,并重点阐述以规程控制为农业生产指导的蔬菜安全管理模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问题蔬菜"的企业内部溯源,以及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蔬菜溯源信息,为蔬菜企业提供了对基地种植进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工具,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溯源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蔬菜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加强中国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通过对蔬菜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在生产流程中加强对每个参与者的监控,设计了基于Web的可追溯系统,并利用RFID、二维码、asp.net、组件开发等技术实现了可追溯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蔬菜产品信息查询,而且还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以二维码技术为基础,以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为核心,以蔬菜产品环境、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组织为主体,构建了河北省蔬菜产品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和实施蔬菜产品的安全控制与管理体系,实现蔬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全过程产品安全可追溯管理,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出口蔬菜一般批量生产,且蔬菜的种植、加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要满足国际食品贸易需求的特点,本研究基于出口蔬菜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原理及HACCP和GMP等理念,采用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对出口蔬菜安全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构建了以白葱为例的符合出口蔬菜安全生产过程控制需求规范,并能较为全面、准确表达出口蔬菜安全生产过程及其不同生长时期关键点控制的数字化模型。并借助专家系统实现了出口蔬菜种植过程中涉及的非定量化资料,专家知识和经验的“数字化”,通过估计、推理完成出口蔬菜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蔬菜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蔬菜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质量安全的预警与追溯。【方法】以蔬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蔬菜生产基地--寿光市为示范区,围绕寿光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管理的信息化需求,采用WebGIS、物联网、条码识别、数据库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蔬菜物流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形式,并探索蔬菜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的建设。【结果】结合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采用SQLServer2008作为前台建立了一套属性数据库,包括产地蔬菜数据、蔬菜加工环节数据、蔬菜运输环节数据、蔬菜销售环节数据等。利用GIS功能制作了一套蔬菜质量安全相关空间数据,包括山东省道路图、寿光市采样点图、寿光市土壤养分图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蔬菜质量安全预警与追溯平台。平台设计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及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业务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数据的保密性和用户的需求,将平台划分为四大模块:数据查询、蔬菜质量安全预警、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辅助工具。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蔬菜信息录入编辑,蔬菜产品信息及运送信息查询、地理坐标查询,实时预警,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蔬菜物流运输路径优化,蔬菜产地土壤养分统计,蔬菜产地土壤养分插值,网络视频监控等。其中实时预警功能利用物联网实时获取数据的特点,将采集的坐标、温度、湿度、时间等信息传送到平台服务器,该平台对蔬菜的温度、湿度、保质期等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功能根据蔬菜条形码和记载的物流坐标,在地图上对物流配送路径进行追溯;路径分析功能可以根据蔬菜运输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进行路径的最优设计;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功能可以实现从土壤到地面再到大气的整个垂直面的立体化展示,是空间、时间不同节点信息数据的立体化集成。【结论】本研究充分利用GIS技术更形象地展示了蔬菜从开始种植到最后销售所有环节的信息,对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蔬菜安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RFID的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FID技术为依托,以农超对接中的“基地-加工企业-超市”为主要模式,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包装、销售的主要环节,建立基于RFID的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无公害蔬菜从产地到加工经营企业整个流程实施有效监管和追溯,增加对无公害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密度和范围,及时依据检测结果做出准否上市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8.
● Sustainable nitrogen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hinese vegetable production are summarized. ● Research on reactive N (Nr) losses in Chinese vegetable systems is limited compared to cereal crop systems. ● Knowledge-based optimization of N fertilizer rate strategy maintains soil N supply to meet the dynamic vegetable demand in time, space and quantity. ●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regulates the soil N forms and promotes the vegetable root growth to further control the Nr loss. ● Integrated knowledge and products strategy is needed to produce more vegetables with lower Nr losses. Inappropriate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the intensive Chinese vegetable production has caused low N use efficiency (NUE), high reactive nitrogen (Nr) losses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risks with limited yield increase. Innovative N management strategy is an urgent nee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vegetable prod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cent studies on Nr losses and identifies the limitations from Chinese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proposes three steps for sustainable N management in Chinese vegetable production. The three N management step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1) knowledge-based optimization of N fertilizer rate strategy, which maintains soil N supply to meet the dynamic vegetable demand in time, space and quantity; (2)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which regulates the soil N forms and promotes the vegetable root growth to reduce the Nr loss; (3) integrated knowledge and products strategy (IKPS). The knowledge-based optimization of N fertilizer rate strategy and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can maintain or increase vegetable yie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NUE, and mitigate the region-specific and crop-specific Nr losses. More importantly, IKPS,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in-season root-zone N management strategy,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and best crop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s needed to produce more vegetables with lower Nr losses.  相似文献   

19.
设施蔬菜生产环境自动化控制的功能与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蔬菜设施生产存在着设备简陋、措施不配套、环境调控能力差等问题,随着计算机系统在温室生产中的应用,它的优越性逐渐体现出来。本通过介绍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及专家咨询系统的组成及具体实施方案,探讨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蔬菜设施生产及管理中,加速实现蔬菜设施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在每年5~9 月不利于蔬菜生长的高温阶段种植一季中晚稻实行稻-菜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123 种植 模式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惠阳区中稻试验始于2004 年,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中稻面积逐年扩大单产连年提高,在分析总结惠阳区中稻生产特点基础上从水稻品种选用生产季节安排栽植 方式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惠阳区菜田种植一季中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