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体鰤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高体(Serioladumeril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特征。在水温22~27℃范围内,受精卵随水温升高,孵化时间缩短。水温23℃,经过35h10min,仔鱼破膜而出。初孵仔鱼全长为2.92~3.12mm;孵化后3天仔鱼开口,全长为3.88~3.98mm;孵化后23天,稚鱼全长为1.00~1.30mm,鳞片开始形成,鳍棘、鳍条均已分化形成;孵化后32天,全长为2.05~2.56mm,幼鱼发育完全,体形和成鱼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高体Shi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高体Sh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特征。在水温22-27℃范围内,受精卵随水温升高,孵化时间缩短。水温23℃,经过35h10min,仔鱼破膜而出。初孵仔鱼全长为2.92-31.2mm,孵化后3天仔鱼开口,全长为3.88-3.98mm,孵化事23天,稚鱼全长为1.00-1.30mm,鳞片开始形成,鳍棘,鳍条均已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将在近海捕获的14尾黑亲鱼放在海带育苗池内进行流水培育,让其自然产仔。共产健康仔鱼361400尾,产仔率达28.57%。以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少量海捕天然浮游动物和鱼、虾肉糜为系列饵料,培育20~30天,育出全长14.2~30mm的稚鱼322198尾,平均成活率89.15%;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为6712尾/m3。在18~24℃水温范围内,仔稚鱼的平均日增长量约为0.5mm。每3~5天轮流使用1mg/1的氯霉素,0.3mg/l的鱼虾安,可以有效地防治仔稚鱼的细菌性疾患;用0.05mg/l的孔雀石绿药浴15~20分钟,可以防治真菌疾患。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5~6月共计催产黄颡鱼3批,计重57kg,♀209尾,♂222尾,采用PG、LRH-A2、HCG、DOM中的2种或3种混和进行2次注射,水湿25~28℃,效应时间为15~20h,共计产黄颡鱼卵20.8万粒,经48~70h孵化出苗48 000尾,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离分别为30.4%、51.5%、44.5%,经过15~20d的培育,投喂水蚤和碎鱼肉浆培育成2~3cm的黄颡鱼鱼苗20 0  相似文献   

5.
太湖新银鱼受精卵室内孵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陈港水库太湖新银鱼受精卵卵径以069—071mm组居优势;室内孵化共获仔鱼1645万尾,其中成活1235万尾;出膜仔鱼平均体长24mm,眼球色素出现期平均体长26mm,膘形成期体长25—3mm。  相似文献   

6.
乌鳢早期消化器官发育与幼鱼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  曹克驹 《水利渔业》1994,(6):9-11,46
孵出3天的仔乌鳢,以吸收自身卵黄为营养,从第4天开始,除继续以卵黄为营养外,主要是吞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全长12mm的乌鳢,进入仔鱼后期,消化器官发育基本健全,能捕食游泳能力较强的大型活饵料。全长90-120mm的幼乌鳢,摄食饵料鱼的日粮为体重的6.19%-9.22%,其摄食节律一般为每昼夜2-3次,以晚上摄食最盛。幼鱼鳢能捕食最大规格饵料鱼的全长为自身全长的55.0%-66.7%,水温32℃时,消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孵化的杂交鳢初孵仔鱼,在水温(26±1)℃条件下进行其饥饿试验并确定仔鱼的初次摄食不可逆点(PNR)。结果表明,杂交鳢仔鱼孵化后第2天开始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此时卵黄囊缩小至原来的1/2,与油球一同继续被仔鱼吸收;孵化后第7天卵黄囊和油球被完全吸收,混合营养期为5d。杂交鳢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孵化后第6天,此时卵黄囊已吸收完全,油球有残留。当初次摄食率降至最高初次摄食率的50%时,仔鱼进入不可逆期,不可逆点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的第7~8天。  相似文献   

8.
鲻鱼仔,稚鱼轮虫日摄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鲻鱼不同发育阶段对轮虫摄食量和昼夜摄食规律,我们对第10,20日龄的仔鱼和第30日龄的稚鱼进行轮虫日摄食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第10日龄的鲻仔鱼,平均全长3.609毫米,轮虫日摄食量为419-510个/尾,昼夜的摄食比例为75.6%和24.4%。第20日龄的后期仔鱼,平均全长6.15毫米,轮虫日摄食量为689-1112个/尾,昼夜摄食比例为71.2%和28.8%。  相似文献   

9.
刘源泉 《内陆水产》2002,27(9):12-12
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本试验在永安养鳗场进行,3口池塘面积0.69公顷,水深2.3米,东西长,南北短,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光照充足,底质为沙壤土,淤泥0.05米;池底呈锅底形,向排污口倾斜;池内配备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和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各1台。1.2池塘消毒2001年4月1日,用生石灰150千克/667米2兑水全池泼洒,7天后(4月8日)注入新水,开始水位1米左右,并施入基肥。以后每隔3~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深15~20厘米,常年水深保持2.0~2.3米。1.3鳗种投放4…  相似文献   

10.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二)溶氧据Liao和Murai(1986)报导,斑节对虾在溶氧3.0~4.0mg/L、盐度为4‰~45‰、温度20~30℃之间可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当溶氧水平降到1.5~2.1mg/L开始出现浮头现象;低于这个水平,随着溶氧...  相似文献   

11.
鱼鳞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实验优选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鱼鳞酶解宜采用条件温和的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醋酸作软化的预处理,可使鱼鳞蛋白得到较高程度的水解,酶解时最佳温度为50℃,酶量宜采用1.5%,酶解的最佳时间为6h底物浓度宜选择20%。  相似文献   

12.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14.
1991-1993年蛤蟆通水库水位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浮游植种属数随水位下降而减少;2)浮游植物生物量随水位下降而升高,其关系式为y=299.46-3.37x,r=-0.998;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并且与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9,r=0.983)。  相似文献   

15.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尼罗罗非鱼五品系生长性能评估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8,22(4):314-321
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三个农业生态区,山东青岛,上海,浙江湖州及广州四个地区,在网箱,水泥池及池塘三种水体,单养或混养系统里,对五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即吉富品系,“78”吕系,“88”品系,“埃及”品系以及“美国”品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评估分一龄和二龄阶段跟踪进行,共十七个试验。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不论是在青岛,湖州,上海还是在广州不论是池塘、水泥池,还是网箱养殖,不论是混养还是养  相似文献   

17.
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美国引进的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试验情况。经42天孵化,发眼卵的孵化率为81.85%,仔鱼至上浮稚鱼成活率为96.8%,稚鱼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8.
EDTA对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EDTA对紫彩血蛤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的EDTA浓度均能促进幼虫生长,前期3.0×10^-6浓度组生长最快,幼虫平均壳长由对照组的235.6μm增至239.7μm,后期则以1.0×10^-6浓度且生长最快,幼虫平均壳长由对照组的247.4μm增至253.0μm;0.5×10^-6-5.0×10^-6EDTA均能提高幼虫的存活率和变态率,其中以1.0×10^-6效  相似文献   

19.
7种鱼类仔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庆闻 《水产学报》1982,6(1):65-76
本文介绍了人工授精,孵化获得的麦穗鱼、蛇鮈、兴凯刺螃鮍、红鳍鲐、翘嘴红鮊、青鳉和翘嘴鳜鱼7种鱼类仔鱼的形态并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四片式中层拖网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雪忠 《水产学报》1997,21(1):49-56
通过拖网系列模型水池试验,研究四片式中层拖网网衣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网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因侧网宽度变化对扫海面积影响的规律是侧网密度越小,扫海面积越大,在拖速3.5 ̄5.0knot的范围内,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当其比值大于30.936%以后,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减小,网袖长度对网具阻力影响的趋势是网袖长度越长网具阻力越大,(3)网身长度与网口拉直长度之比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