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土样采集与调查,分析了高产菜园土壤和水稻土的理化性状,阐明了高产菜园土壤和水稻土的肥力特征并进行分析与比较,找出了水稻土种植蔬菜的土壤障碍因素,提出了水稻土种植蔬菜的培肥途径:一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适当深耕改土,加快土壤熟化;三是推广平衡施肥;四是重视"稻改菜"后的菜园土壤农田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从种苗研制,到菜品上桌,彭州蔬菜"落地"成都市区,目的只有一个——丰富成都市民的菜篮子。通过科技育苗,能让菜品含有微量元素,每年1亿株类似的种苗覆盖彭州6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而农残检测,菜品溯源,则让销往成都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各类蔬菜有了安全保障。科技护航培育蔬菜三千多个品种今年22岁的陕西女孩杨月鹃,2013年从杨凌职业  相似文献   

3.
两种菜稻轮作种植模式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稻轮作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基数,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文章重点介绍了茄果类蔬菜——水稻、瓜类蔬菜——水稻两种轮作模式,主要生产技术以及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4.
白花菜是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之一。介绍了白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及时定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从而为白花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旱轮作对土壤性状及大棚瓜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大棚瓜菜水稻轮作模式调研,分析比较水旱轮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瓜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旱轮作可明显改善蔬菜连作中的土壤酸化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显著降低瓜菜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水稻效益不高、适宜棚内操作的小型实用机械少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是茄科草本植物,为菜粮两用作物。马铃薯喜凉,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在广东地区适于冬作,其他季节轮作非茄科作物,既可改良土壤,也有利于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常与水稻、蔬菜轮作,粮食产区两季水稻、一季马铃薯也是不错的选择。博罗县是广  相似文献   

7.
成都郫县红光精细化工厂生产的硫悬浮剂在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连续两年应用结果表明:该农药防治水稻立枯病和稻瘟病防效分别为98.03%,97.39%,单产增加48kg,增产率为8.7%;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为99.6%,防治番茄疮痂病效果为98.30%。  相似文献   

8.
在每年5~9 月不利于蔬菜生长的高温阶段种植一季中晚稻实行稻-菜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123 种植 模式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惠阳区中稻试验始于2004 年,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中稻面积逐年扩大单产连年提高,在分析总结惠阳区中稻生产特点基础上从水稻品种选用生产季节安排栽植 方式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惠阳区菜田种植一季中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大棚蔬菜为前茬的菜稻复种模式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自 1 996年开始立项研究、示范推广 ,至 1 998年 3年时间内在铁岭、灯塔等市县推广了约 870hm2 。1 棚菜复稻的高产高效原理1 1 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北方稻区由于受温光条件限制 ,传统上都是种一季水稻 ,冬季田闲、人闲 ,发展棚菜复稻技术能有效地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了土地、气候资源的利用率 ,合理地利用冬闲期的劳动力资源 ,变农闲为农忙 ,推动菜篮子工程的发展。1 2 减轻病虫草害作物的许多病虫草害都是通过土壤传播的。蔬菜和水稻无论从生理特点、生活习…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今天,生理性病害的日益严重极大的影响了粮食作物和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主要阐述了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缺镁的症状以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主要探讨了稻菜(菌)轮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的应用优势,及其在示范推广中的注意事项,从茬口安排、技术要点、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食用菌"、"水稻-西甜瓜"、"水稻-茄果类蔬菜"、"水稻-甘蓝类蔬菜"等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铜山区大力发展钢管大棚瓜菜生产,由于种植模式单一,菜农过量使用化肥与钢管大棚的封闭条件,造成土壤盐渍化、酸化严重、病虫种类增多、危害加重,导致蔬菜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通过其原因与因素分析提出了科学用肥;大棚高温处理,克服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科学防治土传病虫害等具体防治措施,在蔬菜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运用轮作技术,对蔬菜地栽培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总结出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达到恢复地力、改善土壤生产条件的目的,促进了蔬菜和粮食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笔者介绍了以"茄果类、水稻、莴苣"为代表的典型菜粮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措施,以有效解决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育荣 《福建农业》2004,(3):10-10,4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力发展烤烟和蔬菜生产。烟—稻—菜栽培模式是随之发展起来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革了原来一年只种一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早季烟叶每亩产量125—150公斤,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每亩产量550—600公斤,产值715—780元,菜(甘蓝)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产值1200—1600元,全年每  相似文献   

16.
成都平原蔬菜茬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成都平原地区蔬菜茬水稻种植的特点,总结了蔬菜茬水稻高效栽培技术,重点举例说明了科学计算抛栽密度构建高产基础群体以及精确定量施肥的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推广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水稻栽培与耕作对稻田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二是进一步加强技术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四川蔬菜以露地生产、水旱轮作为主,生产成本低,生产的蔬菜天然、生态,是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我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  相似文献   

18.
水培是无土栽培中的一种,即以营养液代替土壤,人为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氧气、水分和热量。从育苗、消毒、定植、水肥调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紫背菜水培的管理技术,以期为蔬菜水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秋冬季棚室蔬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合理施肥、选用无滴膜、膜下滴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秋冬季棚室蔬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秋冬季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松溪县大力发展烤烟和蔬菜生产。烟—稻—菜栽培模式是随之发展起来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革了原来一年只种一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早季烟叶每亩产量125~150kg,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每亩产量550~600kg,产值715~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