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红松林树干分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林树干分杈不仅在天然林中非常普遍,而且在人工林中,亦日益严重。近年来,由于小兴安岭等地,成片红松林分杈严重,干形弯曲,失去其经营价值,损失严重,因而引起重视。为了弄清红松林木的分杈规律及分杈原因,作者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地区,对天然和人工红松林进行了反复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一、环境条件对红松树干分杈的影响 (一) 坡向与红松树干分杈的关系 1.红松天然林  相似文献   

2.
人工红松林杈干是以天然林杈干为依据提出的。研究摸出了天然红松林杈干发生规律 ,确定了红松杈干标准 ,划分了杈干的类型。通过林分结构、虫害发生与杈干相关研究 ,提出以林分密度、混交等营林措施调控枝梢结构为主 ,化学防除主梢虫害相结合的杈干综合控制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工红松林杈干是以天然林杈干为依据提出的。研究摸出了天然红松林杈干发生规律,确定了红松杈干标准,划分了杈干的类型。通过林分结构、虫害发生与杈干相关研究,提出以林分密度,混交等营林措施6调控权梢结构为主,化学防除主梢虫害相结合的杈干综合控制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在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近或相等的枝条,且强于其余侧枝的情况下形成。这一发现为控制杈干的发生培育利用红松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红松林杈干的形成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近或相等的枝条,且强于其余侧枝的情况下形成,这一发现为控制杈干的发生培育利用红松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工红松林杈干与经营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红松结实分杈是生理自然现象,分杈要有相等或相近对称同轮侧枝条件。通过各林龄当年轮生侧枝相等或相近对称枝组发生株率,认定35年生以上人工红松林可作截头,促进杈干培育多主轴结实枝,其中25%-30%强竞争枝要在截头时同时剪去才能促进结实并丰产。  相似文献   

8.
浅析红松杈干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杈干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 ,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 ,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 ,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 ,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人工红松林,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东部林区红松分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乡土珍贵树种、它以优质的材质和独特的价值而驰名于中外。 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其分布区内具有其它针叶树种没有的独特冠形——分杈引起的多干。不论是天然红松林或人工红松林,在一定的年龄,一定树高范围内,主枝枯死被两旁的侧枝代替或侧枝与主枝并生而形成杈干。这种现象对红松的木材工艺价值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分杈后的枝干细而尖削,不能形成大材,影响其有效的利用。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夏季温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600mm~800mm之间,≥10℃积温为2600℃,其原始的林分为红松阔叶混交林,虽然…  相似文献   

12.
红松的杈干性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本文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性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石头林业局红松林资源丰富,经调查统计,截止2008年末红松林面积共计9590公顷,其中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有565公顷。目前,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树龄在25年以上的.尚有418.8公顷没有结实。为了推动人工红松幼林管护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华  徐存宝 《林业科技》1995,20(3):19-22
天然红松林树干分杈规律的研究黄华,徐存宝,刘滨凡,李含国,刘金项,金淑芳,宋影(黑龙江省林科院)红松树干分杈的原因在林学界已讨论了多年,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多数是在寻找破坏红松主稍及其顶芽的环境因素。现存的天然红松林控制树干分杈性状表现型的,究竟是遗...  相似文献   

15.
<正> 红松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为扩大红松用材林基地,东北林区已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林,也积累了许多好的造林经验。但是,人工红松林林木分杈现象,仍是人们极其关注的问题。1985—1986年,我们在桓仁县八甸子乡大南沟村办林场进行定位研究,在本溪县草河口试验林场做辅助调查,从树高生长角度对红松分杈现象做了一些探索。一、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区设在大南沟林场的严家大坡、学校山场和大西岔三处人工红松纯林中,林龄分别为10、7和5年。该林场约位于东经124°51′、  相似文献   

16.
红松结实分杈是生理自然现象 ,分杈要有相等或相近对称同轮侧枝条件。通过各林龄当年轮生侧枝相等或相近对称枝组发生株率 ,认定 3 5年生以上人工红松林可作截头 ,促进杈干培育多主轴结实枝 ,其中 2 5 %~ 3 0 %强竞争枝要在截头时同时剪去才能促进结实并丰产  相似文献   

17.
带岭林业实验局自从1951年开始人工更新以来,共完成更新面积11,000多公顷,其中红松造林面积占53%,到目前为止,红松林尚未大面积郁闭成林。为了更好地摸出红松更新技术和生长发育规律,根据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于1964年冬初从经营处和永翠、大青川、寒月等经营所抽调一些技术人员组成了“关于红松更新技术调查研究组”(简称调查组)。  相似文献   

18.
草河口"红松林"是享誉国内外优质高产的人工红松林,也是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林业工作者经过50年艰苦卓越的努力而建立的面积与蓄积均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红松林。这片红松林总面积287.7hm2,地理位置独特,是研究人工红松生长规律及其各项效益理想的实验基地。文章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以便更好地经营管理和保护好草河口"红松林",发挥它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林口林业局从1956年开始营造红松人工林,到目前为止,已造林60余万亩,根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要求,将红松人工林进行分类经营,其中公益林36.9万亩,占总面积的61.5%,商品林23.1万亩,占总面积的38.5%。按林分组成划分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红松人工纯林。红松与阔叶混交林、天然林冠下红松林,其中20年生以下38.4万亩,21~30年生16.8万亩,31~40年生4.3万亩,41年生以上5000亩。目前进入生理成熟期,并具备结实能力的达21.6万亩。 为充分发挥和提高红松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林口局于1996年初规划了10万亩的红松定向培育基地,并制定…  相似文献   

20.
结实分杈是生理自然现象,分杈要有相等相近对轮同轮侧枝条件。通过各林龄当年轮生侧枝相等相近对称枝组发生株率。认定35年生以上人工红松林可作截头,促进杈干培育多主轴结实枝。其中25% ̄30%强竞争枝要在截头时同时剪去才能确保促进结实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