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园林植竹造景史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考证和探讨了苏州园林植竹造景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京水西门广场的实地调查,运用植物造景的综合知识,分析其植物造景的特点与问题,进而提出了合理添植夏花树种、综合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塑造植物景观、增强植物的层次感和立面景观效果等改进造景的相关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利用多年从事高级住宅区植物造景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在植物造景中所要运用的主题、艺术、美学、生态、文化、环保科技等原则,对植物配景对于高级住宅区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进行了阐述,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高级住宅区与植物造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居春莹 《绿色科技》2014,(3):219-220
对苏州园林中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这五处古典园林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及建筑构件、道路、叠石理水、花木等对空间的划分,探讨了苏州园林中的优秀之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次集世界园艺之大观、中华园林之精华的盛会。江苏省室外园林展区“苏苑”,是以集中体现名闻中外的苏州园林特色的代表作品。向国内外各界展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苏州园林这一文化主题,通过实物造景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开拓,使人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哈尔滨滨水植物景观现状的评价分析,针对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缺陷,在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应用基础上,从植物营造空间、展现季相与色相变化、运用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营造野味滨水景观4个层面进行了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的探讨,以期为建设哈尔滨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水绿地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草花植物造景的运用形式和原则在园林绿化中的合理应用,通过草花植物的种类结合地域、土壤和气候等问题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草花造景的现状以及草花造景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养护管理,并提出了草花造景在新区园林绿化发展前景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利用多年从事高级住宅区植物造景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在植物造景中所要运用的主题、艺术、美学、生态、文化、环保科技等原则,对植物配景对于高级住宅区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进行了阐述,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高级住宅区与植物造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利用多年从事高级住宅区植物造景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在植物造景中所要运用的主题、艺术、美学、生态、文化、环保科技等原则,对植物配景对于高级住宅区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进行了阐述,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高级住宅区与植物造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形式典雅、手法多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地域韵味,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其植物选用、造景手法和造景原则等方面,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规律和精髓,其造景手法巧妙、灵透,突出了文化内涵和深远意境的造景原则,旨在为现代园林的建设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水生植物造景艺术》是作者李尚志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联合编著出版的,本书主要从水生植物的特点即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学习性方面入手,针对水生植物的造景技术和景观的特色深入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体介绍了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岸边植物的造景手法。《水生植物造景艺术》一书中分为八章对水生植物的造景艺术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概括。第一章主要是针对水生植物的  相似文献   

12.
张芳 《绿色科技》2013,(3):121-122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哲学寓意,从建筑、叠石、理水、植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13.
樊萃 《绿色科技》2012,(2):59-61
指出了植物造景是运用乔灌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探讨了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分析了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植物造景是运用乔灌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探讨了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分析了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苍南县城中心区北片河道滨水绿带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河道现状的分析、解读,提出了创新景观布局及主题设计,运用生态河岸布置手法,结合滨水景观的植物造景,营造自然生态、舒适宜人的滨水绿带景观。并就河道综合治理给出了几点思考,探究了浙南城镇狭长型滨水绿带的生态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邬洪 《林业科技开发》2012,26(3):129-133
明代文豪王世贞的“弇山园”曾是园林史上的一代名园.园内亭台楼阁,应有尽有,极亭池花木之胜,被称为“东南第一名园”,可惜除了他的《弇山园记》之外,没有找到一砖半瓦.对于该园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结合太仓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的需要,以人民公园改造为契机,从研究造园思想入手,分析今天的资源条件,从选址相地、叠山理水、建筑设计、植物配置、造景命名等造园手法上对“弇山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其运用在公园的改造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正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水景观逐步普及,水生植物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运用水生植物造景,不但能够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水景观,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园林水景观的营造中,水生植物作为既能造景又有生态功能的植物材料,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一贯强调"因地制宜",不论是在造景设计还是材料使用上都遵循这一原则.大多情况下,人们一说到假山,首先想到的是苏州园林的太湖石假山,许多教科书里面所列出的假山石材也只有有限的几种,其实自然界的石头基本上都可以作为假山用材,只是设计、堆砌的方式有区别而已.采用产于当地的石材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体现地方特色,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9.
对郑州园林绿地中松柏植物进行调查,从景观效果、文化寓意、管理养护、生态功能几方面简述了松柏植物造景的优势,并着重分析了不同绿地类型中松柏植物造景现状,针对郑州市松柏植物造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松柏植物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竹与园林造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了竹独具魅力的景观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竹广泛运用于古典园林的研究,论述了竹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进而对竹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加以阐述。提出竹子造景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