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情况 我县某鸡场的肉鸡发病,场主于2009年6月12日前来求诊,饲养的1 200只肉鸡有100余只发病,病鸡已25日龄,鸡群中个别病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症状。而后发现大部分病鸡出现了以上症状,有部分死亡,当时场主以为是温度不适。第2天、第3天接连有病鸡出现以上症状,同时排白色石灰样稀便,并死亡25只。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洛阳一5000只青年蛋鸡场在100日龄时开始发病,3天内零星死亡鸡只共50只,发病3天后前来就诊,该鸡场曾用痢特灵、氟哌酸、土霉素配合Vc、电解多维治疗3天,效果不佳。据了解,该鸡群已进行常规免疫,鸡舍内饲养密度较高,舍内通内不良。2临床症状病鸡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呼吸道  相似文献   

3.
鸡白冠病即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在炎热季节传播流行。1997年8月下旬和9月上旬,滨州市多个鸡场和养鸡户发生该病。现将我们对某一鸡场发病鸡群的诊疗过程报告如下:豆.发病情况及症状1997年9月初,滨州市某鸡场饲养的1000只罗曼蛋鸡16周龄时发病。病吗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绿色,鸡冠、肉垂颜色变淡,且逐渐变为苍白色,两翅轻瘫,有的鸡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发现症状后1~3天死亡。曾用土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8%。2剖检变化病鸡消瘦,…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唐山市丰润区某种鸡场饲养的黄羽肉种鸡在1周龄时发生曲霉菌病,死亡率11.36%,现将本次发病和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该种鸡场外购黄羽肉种鸡7 500只,在饲养1周后个别鸡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精神萎靡不振,并开始发生死亡,死亡3~5只/d,到10~12日龄时,病鸡出现顽固性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鸡张口呼吸,有的甩头、打喷嚏,死亡20~30只/d,在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药物后,病情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5.
发病情况 2003年10月份,北京市某种鸡场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该种鸡场饲养艾维菌肉种鸡6栋(400日龄),发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逆立,头部插在翅膀下,有的病鸡拉稀。其中1栋有80%的鸡不吃料,产蛋量明显下降。病死率为10%。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3天,传播速度为2~3天,病程达2周左右。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5月 ,五大连池市某养鸡场发生了一种以急性死亡和败血性病理变化为特征的疾病 ,该病发病较为迅速 ,死亡率较高 ,给鸡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鸡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鸡场饲养海塞克斯蛋用鸡30 0 0只 ,笼养 ,自配饲料。 2 0 0 1年 5月初鸡群突然发病 ,并开始出现死亡 ,每天死亡 6~ 10只 ,持续 2 0d左右 ,共计死亡 187只 ,死亡率为 6 .2 3% ,产蛋率由发病初期的 87%降至 6 1%。白天观察鸡群仅发现有个别鸡排黄白稀便 ,其它未见异常症状 ,但每天早晨上料时发现死鸡 ,病鸡多为急…  相似文献   

7.
<正> 1 流行病学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地经消化道传播。本病只感染鸡,不同年龄、品种鸡均易感,但以1~4日龄鸡最易感。本病传播迅速,易感鸡与病鸡同舍饲养,往往在48小时内出现症状,5~8天内在鸡舍之间互相传播。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2 临床症状病鸡一般无前驱症状,雏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传播全群。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咳嗽、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水。6月龄以上鸡症状不明显,蛋鸡发病时表现为产蛋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为禽类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 1 发病情况 吉林省敦化市某肉鸡饲养户饲养的400多只肉鸡,23日龄时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最初少数病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第2天早晨许多鸡同时出现了以上症状,排白色石灰样稀便,并死亡10多只,以后每天都出现死亡且数量上升至每天20多只.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诊断为肉鸡为法氏囊病,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什市某鸡场饲养的5周龄石岐杂鸡639只,爆发了一种疫病,历时6天,死亡190只,经确诊为传染性囊病。现报告如下。临诊症状和病程突然发病,感染率高,第1天见鸡群中的发病鸡约为30%,第2天达60%,第3天竟升到80%以上。鸡群以发病后的第2~4天内死亡较多。第6天后死亡停止,死亡率为29.7%,以后病鸡迅速康复。发病初期排浅白色带粘液的稀粪,继而拉水样粪便,使鸡舍地面异常潮湿,病鸡肛  相似文献   

10.
某种鸡场饲养艾维茵父母代种鸡5000只,2周龄前自由采食,3~6周龄每日限饲,7 ~12周龄隔日限饲,13周龄隔2天限饲1天,14~20周龄实行五、二限饲,以控制体重。平地散养,垫料采用碎花生壳,一般5天更换一次。饲养至19周龄时鸡群零星发病,每日发病2~3只。依据临床症状、剖解、实验室检查和动物试验诊断为鸡白色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1.
一 发病经过 某鸡场饲养海兰灰父母代种鸡6000套,饲养至45日龄时,发现部分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大腿、肉髯等外皮肤溃烂,有渗出液。病鸡多在2~5天内死亡,快者1-2天死亡,病死鸡大约300多只,占鸡群总数的5%。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蓟州区某鸡场62日龄鸡群发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跛行或瘫痪,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观察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注重鸡群日常饲养管理,控制鸡群饲养密度,确保饮水和饲料原料卫生;减少应激因素,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建立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定期带鸡消毒和鸡场环境消毒,有效降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情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某鸡场饲养的8 000只21日龄鸡群突然大批发病,6 d内死亡260只。发病后3~4 d死亡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死亡60多只。发病1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迅速康复。根据临床经验和症状,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入冬以来,增城市小楼镇腊布区内的许多鸡场饲养的快大鸡,相继暴发鸡病。发病死亡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甚为少见,给养鸡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鸡病流行情况 1.发病鸡场。据统计,该区内快大鸡场很多,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的大鸡场有22个,500~1000平方米的有21个,其中,有13个大场和9个小场发病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0月,寿光市某种鸡场饲养的5000套AA父母代种鸡,因饲料中锌含量不足,造成产蛋率和孵化率大幅度下降。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该鸡场从1998年9月末到10月末期间,产蛋率由82%降到70%。鸡场中不断出现病鸡,孵化率由82%降到69%,到10月底发病鸡达全群的25%。病鸡主要表现为脱毛,羽毛变脆,多数羽毛外缘折断,只剩下一个羽轴。个别严重鸡出现呼吸障碍,腿关节增粗和骨短粗。雏鸡出壳前胚体多集中在旧天后死亡,有的啄壳不出雏,死胚表现为羽毛发育不整及稀少;胚体骨短粗红肿,喙和头部发育畸形。公鸡精…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2月 ,山东省滨州某养鸡户饲养肉鸡 3 0 0 0只 ,14日龄时进行IBD弱毒苗首次饮水免疫 ,2 4日龄时进行二免。二免后第 2天鸡群开始发病 ,发病率达 3 5 % ,用药治疗效果不佳 ,3d内死亡 3 0 0多只 ,死亡率高达 10 %。2 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 ,离群独处 ,厌食或废食 ,排出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 ,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部分病鸡头颈歪曲 ,走路摇摆 ,呆立或卧地不起 ;还有部分病鸡嗉囊肿大 ,并有唾液流出。3 剖检变化对发病后第 3天死亡的和症状明显的部分病鸡进行剖检。病鸡胸部和腿部肌肉出现条状或点状出…  相似文献   

17.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几年来在我县不断发生,我县60%的鸡场都发生过,给养鸡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得以确诊。一、病例介绍襄城县某鸡场,3000只青年蛋鸡于89日龄开始发病,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有800余只,占26.7%,病情严重的有150只,死亡6只,于发病第二天开始诊断治疗,病程10天。另有一鸡场,饲养2500只蛋鸡,于260日龄产蛋高峰期发病,开始发现少数鸡发病,2天后有500只鸡表现出明显呼吸道症状,占20%,死亡10只,病程门天。二、临床症状采食量明显减少。病鸡精神沉郁。眼睑…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普兰店区铁西办事处,一肉鸡场饲养了3000多只鸡,是40多日龄的雏鸡,突然发病,陆陆续续的死亡。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临床明显症状,死亡鸡只的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的相关检验,最后确诊该鸡场的鸡患得是鸡念珠菌病。1发病情况普兰店区铁西办事处,一肉鸡场饲养了3000多只肉鸡,是40多日龄的雏鸡,突然发病,当日死亡了50只鸡,以后陆陆续续发病死亡,4d内共发病500只,死亡200只。  相似文献   

19.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常呈地方流行性,对养鸡生产危害严重。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库蠓孳生的夏季。2004年5月份,广东某鸡场发生了一起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江门市某集约化鸡场饲养38~50天龄中鸡2万多只,70~90天龄大鸡1万只。5月15日大鸡舍中部分鸡只精神沉郁,鸡群食欲稍微下降,每天死亡5~6只,开始以为是由热应激所致,这种情况持续了3天。到5月18日,鸡群食欲明显减退,全群采食量减…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禽类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内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原虫病 ,也叫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 ,常呈地方性流行。笔者采用自拟常山白头翁汤治疗鸡住白细胞病 870只 ,治愈 82 0只 ,治愈率为 93%。1 病因该病多发生在 7~ 9月份 ,气候炎热、湿度大 ,适宜住白细胞原虫生长繁殖 ,尤其是靠近水河、沼泽地区等环境饲养的家禽易发病。2 症状该病潜伏期 6~ 1 2天 ,病初表现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食欲不振 ,流涎 ,排白绿色稀粪 ,咳血 ,后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有的病鸡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