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荔枝保鲜熏硫或浸硫处理而引起含量超标,本试验采用缓慢释放SO2、CO2气体办法处理荔枝,结果表明用缓释剂减少果实失重效果最好。果实常温贮藏的好果率为80%以上,其SO2残留未超标。  相似文献   

2.
荔枝采后会很快腐烂。果皮褐变是荔枝采后的一个主要问题,容易导致荔枝滞销,而褐变与果实脱水干燥有关。目前生产中减轻荔枝果实褐变、维持果皮红色、延长贮存期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硫处理。随着世界对自然健康食品的认识和需求的增加,荔枝种植者放弃硫熏蒸选择自然的方式贮藏将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南方果树》2013年第1期《UV-C处理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陈奕兆等)报道,为缓解水蜜桃果实采后冷藏保鲜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材,用不同剂量(0.5kJ·m-2、1.0kJ·m-2、1.5kJ·m-2)UV-C在(3±1)℃低温条件下研究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剂量UV-C均能有效减少水蜜桃果实的褐变,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并明显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趋势,因而具有一定的抗冷害效果;但1.5kJ/m2处理  相似文献   

4.
荔枝可先用泡沫箱包装,再放入普通冷柜或冷库进行冷藏保鲜,该技术有别于传统的保鲜技术,但效果明显实用,操作简单,过程无需浸泡杀菌剂,也无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10.017),来自印度比哈尔农业大学的Pushpa Kumari等人研究了采后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对荔枝采后果皮褐化及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极易腐烂,采收1~2 d后就会因果皮褐化、果实品质退化而失去商业价值。研究人员分别用水杨酸(0.5 m M和1.0 m M)、壳聚糖(2%)及两种物质同时共同处理生理成熟的荔枝(帕比)果实。处理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乐业红心猕猴桃品质保鲜的效果,以百色乐业红心猕猴桃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猕猴桃果实进行5 min涂膜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别置于室内常温贮藏,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后对果实硬度、TSS、可溶性蛋白、TA、VC、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猕猴桃的贮藏品质,贮藏至26 d时,与对照、3%-5%浓度相比,1%~2%浓度的海藻酸钠处理保鲜效果较好,表现为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VC、TA与脯氨酸的含量,有效抑制了TSS和MDA的上升,能够进一步维持猕猴桃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2010年1月18日,福建省漳州市正式启动了蓝火计划,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将投资19.36亿元,转化56项高校科研成果,包括荔枝无硫长期保鲜技术项目。据悉,蓝  相似文献   

8.
《中国果业信息》2009,26(7):34-36
(2007年12月18日发布2008年03月01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眼和荔枝果实的采收、采后处理保鲜工艺条件、贮藏运输要求、贮藏期限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储良  相似文献   

9.
蜂蜡涂膜剂保鲜南丰蜜桔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蜂蜡涂膜剂对南丰蜜桔进行涂膜处理.在室温条件下贮藏保鲜.测定了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总糖、呼吸强度等指标的变化,并与未经涂膜的进行对比,以试验比较蜂蜡涂膜剂保鲜对延长南丰蜜桔货架期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蜂蜡涂膜剂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未经涂膜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10):56-57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的研究人员以锦橙为试材,研究芦荟汁在锦橙贮藏保鲜中的效果,以期探索芦荟汁在水果保鲜上的作用。供试的芦荟为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基部2年生叶片,将八成熟、无机械损伤、色泽鲜艳的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实进行芦荟溶液浸泡处理,另取相同质量的锦橙果实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4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以成熟的丰水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常温条件贮藏过程中不同浓度溶菌酶涂膜处理对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溶菌酶在丰水梨常温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贮藏20天后,溶菌酶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的失重率、烂果率和呼吸强度,平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5%、19.8%和12.2%;溶菌酶处理能有效维持丰水梨果实的内在品质,经溶菌酶处理的丰水梨果实硬度、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出O.47kg/cm。和3.5mg/kg,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6.6%和9.8%;溶菌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杨震峰等研究人员以“大乌”杨梅为试材,在5℃下12天贮藏期间,分别用40%、60%、80%和100% O2及空气气流连续处理。结果表明,高氧处理对果实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及pH值无明显影响;60%~100% O2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腐烂,O2浓度越高,腐烂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羊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乳饼的保鲜方法.试验发现:保鲜剂E、Nisin和山梨酸钾无论在4℃冰箱内还是在1 5℃室温的保存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保藏效果;高温灭菌后的乳饼比使用保鲜剂的乳饼在贮藏期上有明显的优势;针对高温灭菌中出现的褐变问题,选择防褐剂E,其浓度在0.4%~1.2%,在乳温80℃以上时加入到原料乳中,防褐变效果较好;防褐剂检测中SO2含量为0.005816 g/kg,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沃柑贮藏期的保鲜效果,同时确保安全用药。以沃柑果实为研究材料,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测定沃柑果实在不同贮藏期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药物残留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对单果包装沃柑果实贮藏期保鲜效果及农药残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经50%抑霉唑乳油250倍液+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2000倍液+200mg·L-12,4-滴钠盐处理后的沃柑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贮藏60d时好果率可达到99.67%,且果皮和果肉中的双胍辛胺、2,4-D、抑霉唑的残留量在安全间隔期14d时均下降到安全食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无花果采用40℃热水浸泡5分钟的热水处理与不处理、聚乙烯(PE)薄膜自封袋打孔包装与不打孔包装冷藏对比的方法,分别在温度(3?)℃、湿度60-80%的冰柜中冷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封袋包装不打孔冷藏能减少水份蒸发,控制失重率; 40℃热水处理5分钟自封袋打孔包装冷藏能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率,贮藏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各处理,且简便实用,是一种控制腐烂率较为理想的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文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经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后,定期测定芒果果实腐烂指数,品质指标和果肉抗氧化生理指标,并测定肉桂精油对芒果炭疽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0.5%肉桂精油+0.3%壳聚糖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15 d后腐烂指数比对照降低23.73%,肉桂精油对芒果炭疽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3%,复合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TA)的含量,延缓果皮颜色b*值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果实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类黄酮的含量,增强果实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说明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芒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这与其直接的抑菌作用和提高芒果抗氧化能力进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密切相关。结论:适宜浓度的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应用于芒果采后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7.
《山东饲料》2004,(10):26-26
1.柿子的贮藏 我国柿子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涩柿在软熟前不能脱涩,采后必须经过人工脱涩或后熟作用,才能食用。甜柿在树上软熟前即能完成脱涩。通常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中迟采收的比早采收的耐贮藏。在一般常温条件下涩柿脱涩后只能贮存1~2周,因脱涩促进了果实衰老,易软化。  相似文献   

18.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9.051),来自意大利果树研究部的Milena Petriccione等人研究了壳聚糖(1%)处理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荔枝是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寿命短,对褐化、冷害、紫斑病和微生物引起的腐烂敏感。荔枝采后用1%壳聚糖处理,然后在7℃下贮藏21 d,分析其品质及营养特性。研究发现,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了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3月22日,广西召开"荔枝保鲜加工处理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验收及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指标,课题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该项目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广西平南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经过3年,课题组对荔枝褐变的基础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有效的荔  相似文献   

20.
荔枝是华南地区在国内外水果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近年来发展迅猛,仅广东省的荔枝面积就已超过26万hm~2。但荔枝采后保鲜极为困难,多年来一直是荔枝产区的一个难题,制约着海内外市场的拓展,影响了荔枝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997年7月17日,广州市科委就“荔枝贮运保鲜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向全国公开招标,引起了很大反响,共有10个单位参加投标,最后由华南农业大学中标。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蔬采后处理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经多年研究,开发出从采前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到采后的清洗、保鲜、包装、预冷、低温贮运等一整套综合贮运保鲜技术。在1998年天气不好、荔枝严重减产的情况下,与广东从化市果菜副食公司合作,在从化市成功地冷藏了110t荔枝。经保鲜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