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問題的提出一个良好的田间試驗設計,首先要能估計出并降低試驗誤差,提高試驗的精确度;同时,还要求使用較少的試驗地、人力与物力。一般說,随机区組設計是符合这些条件的,而一度风行的对照区对比法,情况則完全相反。赵仁鎔等曾指出:“对照区对比法的任何排列方法,都不如一般随机区組設計的精确。”这个結論是有道理的。目前国内各級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已普遍地采用随机区組設計,但对其試驗結果却有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生产实践和試驗均証明,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一項重要措施。不論那种作物和品种,只要在过去稀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密植,就能增产。1958年以来,各地在总结群众丰产经验中和进行密植試驗中提炼出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而这些問題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极  相似文献   

3.
耕牛是現阶段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常言道:“牛是庄戶宝,耕田犁地少不了。”因此,必須大力发展耕牛,以滿足农业耕作和农村运輸的需要。最近,我們到宣城、当塗、鳳阳、定远、太和、宿松、太湖等地进行典型調查,总結了各地羣众发展耕牛的經驗。  相似文献   

4.
阜阳地区为粘虫一代多发区,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在5月份为害麦类,大发生年份,除将麦叶吃光外,并成羣迁移为害高粱、玉米幼苗,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是,在小发生年,幼虫密度很稀,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是什么因素影响粘虫发生的多少呢?这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粘虫能否在我区越冬?目前仍是疑问。由于大发生的虫源没有弄清,大大阻碍了粘虫予测予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根据近几年调查结果,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5.
作物耕作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綜合学科。近几年来,我省耕作栽培研究工作有了較大进展,增产經驗的总結已从一般栽培技术綜述开始进入到增产規律的探討,即讲究如何运用栽培措施促进与控制作物的生育,从而获得增产的規律;单項作物的增产技术研究已逐步发展到与作物布局、茬口安排相結合,进而研究提高全年总产量問題,在調查总結群众經驗的基础上,初步找出了生产和改制中的問題及解决途径,等等。但是,过去耕作栽培研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一)了解和正視当前生产的主要問題不很够,在总結增产經驗时,有时只注意到抓“尖子”、找高产,而对大面积低产区和低产田有些忽視,因此提出的措施往往偏高,与目前大面积生产水平不相适应。(二)在改制过程中,对局部和全局之間的关系有时处理得不恰当,缺乏全面增产、全年增产、連年  相似文献   

6.
晚麦产量低而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午季作物均衡增产。近几年来,我县和淮北各地一样,晚麦面积在午季作物中仍占較大比例。据統計,1960—1961年“霜降”后的晚麦占47%,其中“立冬”后播种的占9%;1961—1962年“霜降”后的晚麦占33%,其中“立冬”后播种的占17%;1962—1963年“霜降”后的晚麦又回升到48%,其中“立冬”后播种的占13%。究其原因:首先在于耕作制度不合理。我县1957年以前高粱面积占耕地面积15—20%,并有一定的晒垡休閑面积;山芋面积一般只占耕地面积8—10%。1958年以后,原有耕作制度变动太大,1960年高粱的面积压縮到3%,山芋面积扩大到22%,因而当年秋种晚麦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发展国民經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針指导下,林业上实行“以林为主,林粮并举”的方針,是林业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体现。大面积的林粮間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創造,它既能增产粮食,又能提高造林质量,降低造林成本。这的确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大力开展林粮间作是有其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經济意义的。要想获得林粮双丰收,必須深入研究林粮间作群体結构以及影响林粮間作群体結构的  相似文献   

8.
任志 《北京农业》2012,(28):41-42
正棉花红铃虫俗称花虫、红虫、花蛆,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的蕾、花、铃和棉籽,引起蕾铃脱落,导致僵瓣、黄花,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越冬阶段是棉红铃虫生活史中最薄弱环节,搞好越冬防治是控制棉红铃虫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江淮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的战略性方針在探討我省江淮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的战略方向时,首先使人注意到几年来的連續旱情对該地区农业发生的影响。由于水利条件和地形的起伏关系甚为巨大,因此,一个正  相似文献   

10.
早播的棉花,株形紧凑,现蕾开花早,单株结铃多,成熟早、产量高;但早播难保苗,却是一个问题。因此,保苗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播种适期的早迟,早播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保苗措施作保证。近几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安庆棉区广大农民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实验,初步摸清了棉花缺苗的主要原因,积累了比较完整的早播保苗经验,一般能基本做到一次播种,一次全苗。  相似文献   

11.
无为棉区1964年植棉九万六千亩,其中沿江洲圩地区植棉面积达95%。这些地区1964年种植密度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三千至四千株占71.4%,四千至五千株占12.1%,三千株以下占12.1%。种植密度比1963年一般提高20%左右,这是无为1964年取得棉花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伹密植增产的效果在少数地区表現不同,有的反映密度大了,有的反映密度小了。究竟是密了,还是稀了,我們作了一次調查。从調查情况来看,密度与土質、地下水位、播种期、播种方式和管理技术水平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与土地的充分利用和积极培养有密切关系的。合理的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不仅能提高当年当季的产量,而且能不断增进地力,保证持续增产。因此,正确地处理用地与养地的关系,做到用养结合,是农业生产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相结合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历年来,我县水稻經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形成粮食歉收。仅据1951年至1961年十年灾情記載資料,除1951、1954、1955、1956四年輕旱沒有成灾外,其余各年均遭受严重旱灾減产,特别是丘陵地区水利条件差,旱灾更显得突出严重。因此,在当前水利条件不足的客观情况下,正确地掌握旱情发展規律,从避灾保收(?)要求出发,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是謀取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形成旱灾的原因,除主要是由于当年降水量少、分布不匀、底水枯少、水利条件还不能滿足需要外,尚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耕作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問題,作物布局不够合理或不适合当地当前条件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施用磷肥日趋广泛。为了发揮磷肥的更大增产作用,各地普遍开展了磷肥試驗示范和推广工作。几年来試驗結果表明:徽州地区施用磷肥对各种作物都有增产效果。但是,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和不同施用方法所获得的效果悬殊很大。因此,进一步探索和总結磷肥的施用技术很有必要。根据各地的試驗示范和我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初步整理如后。一、几种主要作物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近两年来徽州地区各地对农作物施用磷  相似文献   

15.
双季稻是桐城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要占到粮食总产量的60—70%。1957—1960年四年中每年要种到三十一点二万亩(內1959年因受旱双季晚稻減为二十三万亩,1961年亦  相似文献   

16.
郑万钧等认为产自湘、鄂、赣、闽、浙、皖、豫等省的黄山松(P.hwangshanensis Hsia)与产自台湾省的台湾松(P.taiwanensis Hayata)应是同种,名为黄山松(P.taiwanensis Hayata)。作者等的研究表明:台湾松分布于23—25°N,黄山松分布于25°30′—31°40′N;台湾松鳞盾的横脊与纵脊不甚明显,苞鳞先端较尖黄山松鳞盾的横脊隆起,有纵脊数条,苞鳞先端钝圃;台湾松木的早晚材过渡为圆,渐变到略急变,黄山松为急变(幼年材略急变),台湾松生长轮始未的射线管胞内壁锯齿深而粗,结成网状较多,黄山松浅而细,结成网状少;台湾松交叉场纹孔1—3个,黄山松1—2个;台湾松生长轮边缘几列早晚材管胞少数弦壁上有具缘纹孔一至数个,黄山松具缘纹孔无或罕见,数较少。因此,作者等认为黄山松和台湾松应是两个种,俾有利于造林、森林经营及木材的合理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7.
棉红铃虫的防治最有利的时期是在棉花收获后,经过日光曝晒,幼虫受到高温的影响,大量爬出,寻找适宜的越冬处所的时候。根据华东农科所在南京的试验结果,有81.4—84.7%的红铃虫从籽棉中爬出,如果利用这一有利时期,抓着红铃虫这一特点和结合其它时期的防治,收效会更大。兹将作者研究红铃虫的越冬防治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这篇稿子内容很好。更可貴的是:他們不好高騖远,而是老老实实地从生产中找研究課題,他們不强調条件,只是因陋就簡地充分利用县农科所和县农場的現有設备;他們不見異思迁,从1955年起一直研究到現在,問題不解决,决不罢手。由此不难看出,只要肯做农业科学上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夠把科学研究成果拿到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养猪技术上的若干問題,还有爭論。本文就下列几个間題发表一些意見,供有关工作同志討論参考。地方猪种的保留和提高問題我省各地有着不少优良地方猪种,如定远猪、虎头猪、六白猪、太湖団猪和皖南花猪等?蜖瓊兊纳阅芾凑f,大都具有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强,耐粗飼,繁殖力高,泌乳力强,以及肉抽和鬃毛品質良好等特性。因此,这些良种猪的保留和提高,在发展我省养猪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大家对于这些猪种性能应該巩固和提高的認識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現这个目的呢?有人认为,“只有引入的外来品种特别是外国品种才是好的猪种,只要用引入品种和本地猪杂交就能达到提高本地猪性  相似文献   

20.
高粱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一般每年播种四十万亩左右,占春田面积60%。在生产上表現抗災稳收,能調节茬口,錯开农活,培养地力,籽实、稭秆用途广泛,群众习慣种植。目前,高粱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缺苗是重要原因之一。缺苗严重的需要重种、改种、补种或套种其他作物;缺苗一般的則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日照,影响产量。根据历年統計,高粱缺苗情况列表如下(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