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农户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农户,对辽宁省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分析,DEA方法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影响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玉米种植规模、有无农技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所在村到其所在镇上的距离对其影响为负,劳动力转移类型对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新疆昌吉市182个番茄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户不同时期番茄种植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Multinomial logit多元选择计量模型.[结果]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番茄面临不同的产出、价格及风险因素,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番茄种植基本特征使得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的番茄.[结论]相比种植晚期番茄而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早期番茄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种田经验年数、番茄采用灌溉方式、是否参加番茄订单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中期番茄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高大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我国水稻生产成本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3—2015年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测算了我国水稻种植农户的成本效率,并分析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以及生产特征和农户特征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5,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细碎化程度对成本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2)水稻生产呈中等程度的技术进步,由技术进步可带来成本减少约2.3%。3)粮食专业合作社、水稻保险、生产补贴等生产特征,以及教育和培训等农户特征对提高农户成本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4)成本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要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最后,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了促进我国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后,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番茄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农户种植番茄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看到,现阶段,在番茄种植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需要我们对番茄种植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农民群众进行番茄种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番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番茄产量和品质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枣种植农户的技术效率,为新疆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新疆红枣主产区180户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不同产区、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种植规模下的农户技术效率进行细分,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10 ~2012年间,各类型红枣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均呈现明显的技术进步,平均技术效率由0.853 6提高到0.9064;(2)技术效率产区差异表现为若羌>泽普>皮山农场>温宿>麦盖提;外来承包大户的技术效率高于本地种植户;建园式种植的技术效率大于间作模式.(3)年龄、受教育程度、红枣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红枣种植年数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多个外生变量均对农户种植红枣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不同产区、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种植模式和种植规模下的技术效率在存在显著差异,农户技术效率受年龄、受教育程度、红枣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红枣种植年数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变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电商渠道选择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户技术效率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对湖南省炎陵县黄桃种植户的微观数据调查,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黄桃主产区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投人中劳动、套袋、肥料等投入对黄桃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当地黄桃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84,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电商渠道是影响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生产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技术培训、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交通条件也对桃农的生产技术效率有影响.研究认为,电商渠道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增加农村地区电商覆盖面积,促进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将有效促进当地种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人工直播技术在中国南方大量采用带来的效果,基于中国南方4省420个农户574个水稻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技术效率3个角度,多维度考察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播技术采用显著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2)直播技术采用对水稻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3)直播技术采用降低水稻技术效率,但是在区分农户种植规模情况下,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加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该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水稻直播技术采用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背景下的重要应对策略,该技术变化是中国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重要体现。另外,种植规模小的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可以承担一定程度的产量损失,表明水稻生产方式已经从集约式完全转变为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为发挥人工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应挖掘该技术的优势和潜力,着重完善其配套设施和条件,如平整土地和土地互换,并进一步推动直播技术在达到一定水稻种植规模的农户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 906家农户的微观数据,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平均只有64.1%。【结论】1家庭农业劳动力比重、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2是否获得农业补贴、户主风险态度和户主健康状况3个虚拟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信贷约束虚拟变量对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灌区各用水农户的具体用水情况直接对各用水农户进行水费统计和水费的结算处理,通过Internet/Intranet网络系统,对灌区水费结算和统计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将实现灌区所有用水用户的有关水费信息和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整,为灌区水费计收以及灌溉管理提供用水费用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公布监督的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新一代的农业灌溉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交费消息传递,实现水费计收工作以及使用的透明化、公开化。  相似文献   

12.
西北山区农户马铃薯生产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对西北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较低,增长空间大;中等规模农户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农户个体特征中专业化程度、农户认知水平和劳动力数量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变量中仅有施肥服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特征变量中土地规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负向关系。政府需鼓励农户生产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探索农户马铃薯适度经营规模,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农户经济行为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范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53-6155
选取辽宁12个村庄15年发展变化作为样本,以农户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从农户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产结构、劳动力状况、市场行为等方面分析考察1986年至今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朝霞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00-16202,16231
应用条件价值法的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随机面对面调查民众。利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评估西安市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结果表明,西安市农民和市民的平均最大支付意愿分别为133.99和143.74元/(年.户)。所评估的西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约为2.826 1×108元。影响西安市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投标值、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总收入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险的农户生产经营决策:以黑龙江水稻种植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中国粳稻的主要产地,冷害一直是影响其水稻稳定生产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农户的水稻生产经营,利用线性规划法建立了农业经营计划模型,对农户农业经营计划和减轻与分散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农户收入增长后劲不足的对策,必须要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7.
特色经济林产品和服务因具有经济与生态多重效益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农户对特色经济林的生产行为尤其是栽植选择及其规模选择行为,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特色经济林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为例,运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对农户香榧栽植选择及其规模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农户栽植香榧时增加劳动力投入的态度对农户香榧栽植选择和规模均有显著影响(P<0.05);农户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和栽植时增加资金投入的态度仅对香榧栽植选择有显著影响(P<0.05),对香榧栽植规模无影响。最后,提出促进香榧产业的发展建议。表 3参20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晋薯15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晋薯1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能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影响种子市场需求因素的多元假设,建立了我国种子市场需求因素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影响我国种子市场需求的3个主要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2.733%),并由此建立了种子需求预测模型。对杂交玉米种子的实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借助于计算机软件的预测模型比传统的经验预测方法要精确得多;我国杂交玉米种子未来总体需求量将长期低于9亿kg,2004~2006年我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将在8.27亿kg左右;随着农户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种植结构的优化,种子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20.
郝鹏飞  刘冬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8-19551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