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的主要栽培基质,以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为指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供试鸡腿菇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68%金福菇菌糠、20%棉籽皮、10%麸皮、2%石灰;另外,以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栽培的主要基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茵丝体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菌丝细胞群体适宜进行生长温度测定及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体在PDA、JFPDA、F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良好,但在PDA培养基上菌丝体浓密、生长稳定。在25℃下平板培养时菌落直径的增长速度最快。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不同温度培养与江苏、东北等地大肥菇菌株对比试验表明,柴达木大肥菇与国内其它省区的大肥菇菌株菌丝体25℃~30℃最适生长温度不同,15℃以下至25℃以上的培养温度均不适宜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体的生长,20℃~25℃为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区间。该试验为柴达木大肥菇制种、栽培等提供准确的培养时间与培养温度,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8个不同采集地来源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菌丝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初筛和出菇复筛试验。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在M1琼脂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g酵母膏、1g MgSO_4、1g KH_2PO_4、20g琼脂、1000mL水)上菌丝长势均粗壮浓密,在M1液体培养基(M1琼脂培养基不加琼脂)中,除菌株Cy3和Cy6(因菌丝生长缓慢或几乎不继续生长而被淘汰)外其它6个菌株均生长良好;出菇试验中,菌株Cy4表现优良栽培性状:菌丝在培养料中长势强,子实体产量高[单菇重(101.0±5.2)g,成熟率95%],商品性状好(菌盖黑褐色、菌柄黄色粗壮和基部稍膨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柴达木野生大肥菇菌丝细胞群体适宜进行生长温度测定及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体在PDA、JFPDA、F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良好,但在PDA培养基上菌丝体浓密、生长稳定。在25℃下平板培养时菌落直径的增长速度最快。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不同温度培养与江苏、东北等地大肥菇菌株对比试验表明,柴达木大肥菇与国内其它省区的大肥菇菌株菌丝体25℃~30℃最适生长温度不同,15℃以下至25℃以上的培养温度均不适宜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体的生长,20℃~25℃为柴达木大肥菇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区间。该试验为柴达木大肥菇制种、栽培等提供准确的培养时间与培养温度,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福菇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福菇是一种耐储藏的在炎热夏季独领风骚、极具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本试验对金福菇的7种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PDA酵母膏培养基和POA酵母膏综合培养基最适合金福菇母种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分离的白雪菇(无毒肥脚环柄菇)菌株在不同环境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长势等培养特性研究,探明了白雪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55%,p H为5,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黄豆粉、麸皮。  相似文献   

7.
经对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两个新菌株的栽培对比、培养料配方、菌丝培养及栽培适期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阐述了金福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闫静  周祖法  朱徐燕 《食用菌》2012,(4):19-19,22
比较三个金福菇菌株在含40%的菌糠料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和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1号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280cm/d,菌丝洁白、浓密。2号菌株菌丝生长缓慢,生长势弱,而且污染率高达12.3%。3号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介于1、2号菌株之间。但是从生物学转化率看,三个菌株生物学转化率均在90%以上,而且三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1号菌株是比较适宜利用菌糠料栽培的金福菇菌株。  相似文献   

9.
以金福菇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10.
以野外采集的一株暂定名为拟金福菇的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子实体形态、菌丝形态等分类,初步认定该野生菌为巨大口蘑,即金福菇;以太白3号作为对照菌株,测定并比对野生菌与太白3号的ITS序列,同源性为99.84,从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确认该野生菌为金福菇。以荆西口蘑、太白2号作为对照,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的结果:拟金福菇生长速度快,可达0.41cm/d,在15~35℃温度下都可以生长,最适生长pH为6,对光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碳氮源及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虎奶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虎奶菇菌丝在蔗渣、木薯渣、桑枝、稻草、杂木屑、玉桂木、棉籽壳等培养基上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最适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最适浓度10g/L,最适氮源为麦芽浸粉,氮源最适浓度4g/L;虎奶菇菌丝桑枝培养基上菌丝长势最好,对其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刘叶高  陈新淇 《食用菌》2024,(2):18-21+24
将野外采集的茶树菇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培养物。为探究其是否为新菌种以及最适的培养条件,进行菌丝拮抗试验、菌株鉴定以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试验确定其与茶树菇-5等菌株不同;经鉴定确定其为Agrocybe sp.(田头菇属),是潜在的新种,并命名为茶树菇-20;菌丝生物学特性试验确定茶树菇-20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左右,最适生长pH为6~7,最适光照强度为0 lx,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以1株分离自泰山的野生菌株ts916为供试材料,依据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从5种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出适宜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适宜其生长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酵母膏3 g、玉米粉20 g、麸皮20 g、KH2PO43 g、MgSO41.5 g,加水至1 L,pH自然。菌丝生物量达到2.209g·100-1mL-1。试验结果为该菌株的进一步驯化选育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21,(5)
采用孢子分离法分离培养一株野生裂褶菌,得到纯培养菌株,并采用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分析,将其鉴定为Schizophyllum commune。用桑枝屑培养基,26℃接续培养该菌株,随着转接次数的增加,菌丝逐渐浓密,生长速度呈加快趋势,最终(培养7代)菌丝生长速度为7.0~7.3 mm/d。驯化7代后的菌株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26℃、150 r/min摇床培养10 d后菌丝体生物量达17.3 g/L。驯化培养的菌株接种培养料袋,菌丝培养30~35 d满袋,再培养7~10 d出菇,生物学效率为16.8%。  相似文献   

15.
固体培养基上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体培养基对多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观察菌株差别、温度高低和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1)℃培养的菌丝长势比较好;菌株间的菌丝萌发时间和萌发后的菌丝浓密程度差别较大;菌丝萌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菌落直径增长速度呈逐步加快的趋势;培养基间、菌株间的菌丝长满培养皿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等附加成分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其中添加配比为蛋白胨3.00g·L-1、鸡蛋15.00g·L-1、KH2PO41.00g·L-1、MgSO41.00g·L-1和复合维生素0.04g·L-1的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金福菇为试材,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对金福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3.0%、麸皮2.5%、酵母膏0.3%、KH2PO40.1%、MgSO4·7H2O 0.1%。  相似文献   

17.
对从青海省海西州诺木洪林场草滩地采集获得的野生子实体进行鉴定,该野生子实体为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并对其分离纯化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在PDA培养基(200g马铃薯,17g葡萄糖,17g琼脂粉,1000mL水)上长势较好,生长快,日生长速度为(1.755±0.1)mm/d;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培养基初始pH为8.0;使用棉籽壳培养料(61%棉籽壳,26%发酵牛粪,9.8%麸皮,0.8%石灰,0.8%石膏,0.8%过磷酸钙,0.8%轻质碳酸钙)栽培,覆土17d后即可出菇,子实体为白色伞状,单菇重(72.00±1.22)g。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个金福菇菌株的菌丝长速、农艺性状、子实体形态特征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福菇9、金福菇10综合农艺性状比较突出,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长势好、出原基早、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商品率较高、抗性强,适宜北方夏季高温栽培。  相似文献   

19.
邱奉同  王轶  李娜 《北方园艺》2008,(1):229-231
以玉米粉培养基、改良PDA培养基和富N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改变这些培养基的各种组成成分,以菌丝萌发、菌丝生长速率为指标,观察袖珍菇的生长状况,选择出适宜袖珍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改良PDA培养基首先萌发,玉米粉培养基其次萌发,最后萌发的是富N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是以玉米粉培养基为最快,富N培养基次之,改良PDA培养基最差.因此,筛选出的袖珍菇的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蛋白胨1 g,琼脂20 g,硫酸镁1 g,磷酸二氢钾1 g.  相似文献   

20.
对采集自岫岩的野生肺形侧耳进行了菌种分离纯化,并通过比较碳源、氮源、温度及pH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对该菌株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培养基适宜pH为5~11,最适pH为6;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氮源是酵母膏。出菇试验,生长出的子实体与采集的野生标本菇型一致,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料可实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