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酸菌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就乳酸菌的有关特性,影响LAB生长的环境因素,苹果酸-乳酸发酵对酒质的影响,MLF的发生与终止,与MLF有关的代谢反应机理,以及LAB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MLF生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纤维对单胃动物矿物元素利用的影响──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对单胃动物矿物元素利用的影响──Ⅳ机理单安山(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EFFECTOFFIBERONMINERALELEMENTUTILIZATIONINMONOGASTRICANIMALS──ⅣTheMchansm¥Sha...  相似文献   

3.
UV-B辐射对农垦58s某些生理特性和育性的影响李合生1)岳兵1)曾汉来1)戴秋杰2)(1)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2)江苏省农科院,南京210014)EFFECTOFUV-BRADIATIONONSOMEPHYSIOLOGICALCH...  相似文献   

4.
丁硫克百威在稻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麦铭,陈平,尤玉珍,张宁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武汉430064)THESTUDYABOUTDECOMPOSITIONANDRESIDUEOFCARBOSULFANONTHERICEFIELD¥MaiMin...  相似文献   

5.
扭转轴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冲击应力和动载系数的计算姜玉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南京210032)CALCULATIONOFIMPACTSTRESSANDDYNAMICLOADFACTORONTORSIONSHAFTACTEDBYIMPULSIVEL...  相似文献   

6.
灭多威-马拉硫磷的气相色谱分析杨明敏,吕波,郑修文(南京农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南京210095)ANALYSISOFMALATHON-METHOMYBYGASCHROMATOGRAPHY¥YangMinming;LuBoandZhengXiuwen(?..  相似文献   

7.
动物源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源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收稿日期:19970604汤雅殊陆承平(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OFACINETOBACTERSTRAINSISOLATEDFROMAN...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宜兴市水稻土表层土壤pH及B、Cu、Zn、Mn有效态含量的变化蒋定安1成杰民2(1江苏宜兴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宜兴214200;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CHANGEOFpHANDAVAILABLEPOOLOFB,Cu,Zn,...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解毒剂进展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除草剂解毒剂进展评述叶非,李柏,徐宝荣(东北农业大学基础部哈尔滨150030)ANTIDOTES-CHEMICALAPPROACHESFORIMPROVINGHERBICIDESELECTIVITYANDCROPTOLERANCE¥YeFei;LiB...  相似文献   

10.
鲍氏不动杆菌鳜鱼分离株具有4型菌毛汤雅殊陆承平(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ANACINETOBACTERBAUMANNIISTRAINISOLATEDFROMMANDARINFISHPOSSESSESTYP...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不同发酵剂作用下,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的构成和数量变化。在发酵香肠的成熟过程中,乳酸菌一直是优势菌,在第8天达到最大,即10^8cfu/g以上,微球菌和葡萄球菌与乳酸菌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远低于乳酸菌。  相似文献   

12.
苹果酸-乳酸酶是进行MLF的功能酶。笔者进行酒酒球菌SD-2a的苹果酸-乳酸酶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利用来自重组质粒pLmleA的,mleA基因,以PGK1强启动子和ADH1终止子为调控元件。以大肠杆菌-酵母菌穿梭质粒YEp352为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YELmleA,并转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S58。酵母转化子用含有亮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YNB平板筛选鉴定。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的转化子表达了约60KD的目标蛋白。斑点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mleA转化到受体菌中。获得的转化子在添加了L-苹果酸的培养基中培养4d;取培养液上清用HPLC检测L-苹果酸及L-乳酸含量,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mleA基因进行了功能性的表达,将L-苹果酸转化成L-乳酸,L-苹果酸和L-乳酸含量分别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和显著,L-乳酸的生成量为1002—1106mg/L。苹果酸的相对降低率为19.16—22.34%。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中植物乳杆菌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赤霞珠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过程,评价植物乳杆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旨在开发潜在的葡萄酒植物乳杆菌商业苹果酸-乳酸发酵启动剂。【方法】以从新疆本土葡萄酒中筛选得到的糖苷酶活性较高的4株植物乳杆菌CS-1、XJ-14、XJ-25和XJA-2为研究对象,对未经过MLF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分别进行MLF,试验设置对照组(未进行MLF)。比较4株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MLF过程中菌株的生长情况、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及MLF前后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差异,全面评价植物乳杆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结果】4株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MLF过程进行前6 d,菌密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接种6 d后,菌密度的下降趋势开始放缓;所有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降酸能力,XJA-2的降酸能力略高于其余菌株,15 d内能够将葡萄酒中苹果酸浓度由2.3 g·L-1降至1.0 g·L-1左右,但所有菌株均未能完成MLF;菌株XJ-25处理组能够显著降低原酒中的生青味等不愉悦的香气并带来更加浓郁的花香及果香,XJ-14处理组同样能够降低葡萄酒的生青味,但花香果香相对XJ-25较弱,而菌株CS-1处理组和菌株XJA-2处理组均略微降低了原酒中的生青味,但由于化学味和植物味水平的提升,掩盖了原酒本身的花香和果香。【结论】利用植物乳杆菌XJ-25启动MLF有利于乙醇酯类香气物质的释放,增强了葡萄酒的果香及花香特征,相对于其余3株植物乳杆菌菌株更有利于提高葡萄酒香气质量。因此,植物乳杆菌XJ-25具有开发为商业发酵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益生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研究取得了较快进展.在构建表达外源功能性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表达保护性抗原蛋白质用以递呈黏膜免疫抗原的过程中,乳酸菌质粒载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转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操作过程,推动了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及pH条件对乳酸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用改良MC培养基为载体,通过目测菌液浑浊度,测定菌液OD600值和培养终点时pH值,对从酸马奶中分离出的乳酸菌的生长温度及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缓冲液的培养基中,在pH 6.5~8.5、40℃培养时,所有菌株生长良好,且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产生乳酸,降低环境的酸度.当环境条件超出这一范围时,乳酸菌生长受到抑制.从OD600值看出,实验分离到的24株菌最适pH都在6.5左右,最适生长温度在40℃左右,但pH值与温度的范围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乳杆菌竞争性抑制两种病原菌粘附上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B1)在体外模拟预防和治疗条件下,竞争性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cho)对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的粘附作用。【方法】 用LAB1预处理IPEC-J2后再用E. coli或S.cho攻毒为模拟预防实验;用E. coli或S.cho先攻毒IPEC-J2后再用LAB1处理为模拟治疗试验。提取粘附后的3种菌及IPEC-J2的DNA,使用文献记载和自行设计的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量化检测LAB1与E. coli 、S.cho之间的竞争性粘附率。【结果】在模拟治疗试验中,在高(1.0×109 CFU)、中(1.0×108CFU)、低(1.0×107CFU)3种浓度的LAB1处理条件下,能显著抑制高、中浓度S.cho对IPEC-J2的粘附(P<0.05);在模拟预防试验中,相同浓度的LAB1能显著抑制相同浓度的S.cho对IPEC-J2的粘附(P<0.05)。在模拟预防和治疗试验中,3种浓度LAB1均能显著抑制低浓度E. coli对IPEC-J2的粘附(P<0.05),高浓度LAB1能显著抑制高、中浓度E. coli对IPEC-J2的粘附(P<0.05)。【结论】在体外试验条件下,LAB1对E. coli及S.cho粘附IPEC-J2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在模拟预防和治疗试验中,LAB1对E. coli及S.cho粘附IPEC-J2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堆肥及消化对城市污泥中LABs降解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深圳两城市污泥及经消化和堆肥化的污泥中LABs的检测和分析表明:(1)两城市污泥中LABs化合物均为合成来源,但二者的配方不同.(2)厌氧消化和好气堆肥两种处理对同碳数的LAB所有异构体降解程度基本相近,但不同异构体之间降解速度不同,2-苯基异构体优势于其它异构体降解.(3)两种生污泥都已经历了较高程度的降解,好气堆肥能使有机质降解程度提高,而厌氧消化作用则不能.新降解程序指标[I/E]13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是食品发酵工业中常用的重要微生物之一,它主要通过无氧或兼性厌氧发酵方式代谢糖类产生乳酸。最新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如Lactococcus lactis在添加外源血红素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代谢。在有氧呼吸代谢中,L. lactis通过电子传递链将氧还原为水,该过程伴随的许多代谢变化有益于菌体,如减少了H+及乳酸的产生,提高了菌体能量产生和菌体生物量,减少了菌体生长和储藏过程中的氧胁迫和酸胁迫,在乳酸菌自然生存竞争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乳酸菌有氧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的组成、胞内血红素含量的调控、生物信息学(in silico)分析具有有氧呼吸代谢潜力的乳酸菌分布、有氧呼吸对乳酸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乳酸菌发酵剂制备中的应用潜力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拌料投喂的方式,研究来源于糟粕醋的融合乳杆菌(LAB041)和植物乳杆菌(LAB1036)分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拌料投喂8周后,LAB041可显著提高实验对虾的存活率、终全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LAB041和LAB1036可显著降低对虾养殖的饲料系数(P0.05)。LAB041可显著提高实验对虾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显著降低对虾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虽然LAB1036可提高实验对虾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和对虾的耐低盐能力,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LAB041和LAB1036均可显著降低对虾对高盐度的耐受性(P0.05)。  相似文献   

20.
王翌  李淼  李永锋  孙元  仇华吉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964-2973
【目的】筛选安全的、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研发益生制剂,为饲料添加剂等动物相关产品提供资源。【方法】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采集野猪粪便样品13份,编号后置于4℃保温箱迅速运回实验室,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测序后在NCBI上使用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将鉴定后的乳酸菌菌株分别接种于酸性(pH 3.0)和含胆盐(0.3%)的MRS培养基,在不同条件下评价乳酸菌菌株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于室温条件下静置,在不同时间测定其OD600nm,进行自凝集能力评价;过夜培养的菌株分别与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混合后于室温静置,进行共凝集能力检测。在体外,分别进行乳酸菌菌株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测定,评价不同菌株的黏附能力。通过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的抑菌环直径,评价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体内外试验评价乳酸菌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外,分别以模式菌株嗜酸乳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将3株乳酸菌菌株和对照菌株在血平板上划线,37℃厌氧孵育18—24 h,观察细菌菌落周围是否形成溶菌环,评价分离菌株的溶血特性。使用文献中已报道的毒力因子引物对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评估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内,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连续饲喂7周龄的BALB/c小鼠21 d,分别测定小鼠的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重,观察计算体重变化情况;饲喂21 d后,解剖获取小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计算器官指数,评价分离乳酸菌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从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3株对酸和胆盐具备一定耐受力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3株乳酸菌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和对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同时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黏附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黏膜乳杆菌对3种致病菌均具备较强的抑菌活性。经体内外安全性评价,3株乳酸菌菌株无溶血性,且均未检测到毒力基因,经其连续饲喂的小鼠行为表现正常、状态良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黏膜乳杆菌饲喂后小鼠增重显著。【结论】从大兴安岭野猪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特别是黏膜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安全性,具备进一步开发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