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较能被接受的情报学定义,即情报科学是研究情报体系结构和情报传递系统(或科学交流系统和过程)的学科。分析了美、日、西德、法国和发展中国家情报科学研究的近况。阐述了目前我国情报工作存在的一些不适当作法和开展情报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情报研究学”是研究“情报研究”的结构、性质和基本规律并研究情报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情报和情报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情报信息已被确认为人类第三大资源。社会生活中,已经分化出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庞大队伍,形成了专门的情报科学。情报科学研究60年代便已遍及全世界,出版杂志50多种,每年有5000多篇情报学论文问世。在我国,1978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1980年以开展情报学研究为主要宗旨的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的正式会刊《情报学  相似文献   

3.
“94图书情报基础工作学术研讨会”在富阳召开1994年10月13~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发展部联合主办的“94图书情报基础工作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富阳亚林所胜利召开。《图书情报工作》主编、博士生导师孟广均教授和《图书情...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正确的理论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而且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情报概念是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对情报概念的研究可以明确情报工作的内容范围,明确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向。米哈依诺夫在《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中指出:“自两部起奠基作用的著作于1948年问世后,情报的概念成了许多门科学和学科的代表人士所注重研究的对象。这两种著作是诺·维纳所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和C.申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从第一次发表这些著作时起,曾多次试图给情报下一总的定义,但都未得到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回顾与展望     
当《情报学刊》和《情报科学》创刊三周年的时候,《陕西情报工作》编辑部曾发表短文说:把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在我国始之于1980年《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之创刊。该文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著名科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刊》从问世起,就争妍于情报科学的百花园中。据了解,许多同行对《情报学刊》的评价较高。从报导内容、编辑技巧方面,还是从版面设计、图表制作方面,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能体现出编辑部严谨、朴实的编辑作风。《情报学刊》是面向全国的情报理论方法刊物。这一类型刊物,目前在我国依然为数不多。它肩负两大重任:一是探求情报科学理论,开拓新的领域,研究情报手段和方法;二是普及情报业务知识,介绍学术动态,交流地方情报工作经验。任重道远,《情报学刊》要勇于创新,善于启蒙,给人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情报学的形成何谓情报学?一言以蔽之,即研究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情报工作才开始形成一种专业,其历史背景为“情报爆炸”或“情报泛滥”。所谓“情报爆炸”是指图书、期刊按指数比率增长,以致造成一种灾害。有人推算,情报量每10~15年增加一倍。因为情报量增多了,就得有专人管理,才好利用。所以情报工作是以情报管理和情报服务起家的,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且及时的情报是其中心任务。 50年代后才有情报学的名称问世,但只  相似文献   

8.
《情报学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刊登了张永嘉同志的“情报工作社会功能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研究”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并认为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应把情报的社会功能与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区别开来。读后使人耳目为之一新,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是目前情报界讨论热烈的问题之一,但是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常常把情报的社会功能与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混为一谈。例如谈到情报工作可以加快科研进程、促进科学发展,其实这是情报的科学功能,即情报在科学活动中活化知识的功能;谈到情报工作可以节省科研经费和工程投资,其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加强情报学的应用研究左毅科学情报与理论科学的横向交流障碍 杜毅人、情报与社会王知津编译科技文献的自引王崇德科技情报与外语梁前文发展我国信息情报产业迎接“产业革 命”新挑战任道忠戴立人国情与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洪传科情报交流的社会功能匡华论情报的定义纪晏平科技情报的传递交流朱宇仪科技情报工作的选择性章振威对微观情报过程黑箱模型的分析 陆正康物质、精神与情报概念张雄现阶段的世界认识与信息科学 赵国琦摘译论中国的情报意识贫克毅关于情报心理学的产生及其若干基本理 论问题王秀成关情报的反馈中开展院校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情报学界,198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陕西情报工作》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发展中国情报学而开创新的局面”的短文。它呼喊出:“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年,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工委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长篇讲话,并先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刊》等发表和转载。他的讲话专门就“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门科学技术”的问题作了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情报学研究与教学的园地里,现在又绽放出一朵令人注目的新葩。这就是由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华勋基副教授主编的《情报科学导论》。与我国同类教材相比较,这本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该书以恢弘的气度,开创性地把科技情报、社会科学情报、经济情报融于一体,从而形成了所谓大情报体系,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导论性情报学教材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的情报事业创建于50年代,但在30多年的发展中,我们对它的理解一直是很狭窄的。我们往往把情报等同于科技情报,情报工作等同于科技情报工作,把情报学的研究与教学等同于科技情报学的研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到《陕西情报工作》1983年第1期有一篇很短的文章(见附录——编者),是祝贺我们国家的两个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三周年的,它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以前对于情报工作,对于科技情报工作,我们主要是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待的,就是有这样一件事情,有这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没有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对待情报工作,没有把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一门学问来考虑。它说三年前,《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才标志着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13.
把情报置于无穷维线性空间用分析数学的方法进行定性、定向、定量和运动变化的研究,将促进情报学的发展。研究情报的数学定义,便能从情报的动态特征,定义情报空间;从文献的静态特征,定义文献空间。探讨情报空间的变换和它的规律,实质上是对情报工作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科技编辑报道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独立门类。传统上,我国把科技编辑报道当作科技情报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情报工作的一“环”。这表明,科技编辑报道工作在科技领域还没有它应有的位置。把科技编辑报道工作当作情报工作的组成部分,当然是出于情报工作的需要,但这样正如“把‘科学情报工作’概念的范围缩小为对科研人员的一种技术性服务,却意味着贬低了这项工作的社会地位,无助于吸收有才华的人们参加到科学工作的这个领域里来,从而对改善科学情报工作和增进情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产生不良的影响。(《科学交流与情报学》科技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P263)由于没有把编辑报道工作的位置摆正,不但影响到科技编辑报道工作本身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而旦使人们对科技编辑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5.
郭世远同志在《情报学刊》1984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从现状看高校情报工作的发展”一文,提出了“高校情报工作‘三权分立’的设想”。笔者暂不论“三权分立”是否符合高校情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先就其情报工作的实质内容加以简单地剖析,以阐明笔者的观点。郭文设立了三个中心,即情报调研中心、情报资料中心和情报翻译咨询中心。第一,情报调研中心,由本校学术造诣较深的  相似文献   

16.
专论不发达地区情报信息发展战略思考 丁庆生黄残情报成果评定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调查报告 刘继成欧阳如莎刘盈在软科学研究中强化情报工作费业昆初论情报道德谢洪文论情报系统的内耗问题张建钢情报系统耗散结构形成初探 周力青陈国梁中国人与情报赵颖信息、情报的分类及其定量描述王乃愚方法论在情报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周晓英对情报学的理解夏孝勇方保伟认知科学与情报科学吴国兴情报信息流动方式与规律研究卓士谦我国情报学研究述评刘纪兴物流情报工作述要樊松林关于情报‘中介性’的思考黄立军钱析市塌情报源的结构系统余海峰试论古诗文献的…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学期刊工作研讨会”1990年7月5日至8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有包括《情报学刊》在内的全国20个情报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交流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情报学期刊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如何按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以及刊物之间的协调合作,今后的交流形式、活动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会议认为,情报学刊物的合理布局是发展情报学期刊的重大课题,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议将此列入软课题研究计划。会议建议成立“情报学期刊研究会”,(?)靠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并推选《科技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刊》、《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18.
情报的定义已经争论多年了,尚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实践证明,情报人员非常需要一个科学的定义来指导情报工作。因此,探讨情报的定义是情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形式逻辑是规范定义的工具卢盛孝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用形式逻辑的规则讨论情报定义。后来许许多多的同志开始运用“属十种差”的定义方法来探讨情报的定义。如文献[2],[3]都提到了这种定义方法。这无疑将情报定义的探讨引向一个新的必须遵循的方法——形式逻辑的方法。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它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思维形式,是一种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经济调整与科技情报工作调整时期科技情报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建议把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定为国策适应调整需要改进情报工作体制张征秉刘毅夫王松益专论厅了左占,上八O,1 CO在情报工作中要开展供求关系的研究科学情报与人类认识探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科技情报与生产力的关系情报与决策科学化初探林守一陈军丁庆生殷国瑾曾素琼1。173。17情报·情报学4 4 28 32 84 19 14 48 24 38 8194勺自,土6口八O月注J往占,自户及占左﹃八0 Q工A︸论情报的概念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从科学哲学看情报学理论的建设 —情报定义的争鸣和非本质主义的回…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情报事业以及情报学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回顾二十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对我们研究情报学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必有益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年情报学研究的文献量的定量分析来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建国以来至1980年在115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情报学文献进行了统计。其中有的是非专业期刊,共发表了2800篇文献。各年的文献量分布如图1所示。总的来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详见表1)。一第一阶段(1956~1966年)是情报学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情报学是研究科技情报工作规律(主要是情报传递的理论、方法、原理)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情报工作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并受到情报工作发展水平的制约;情报学的研究又反过来推动着情报工作的发展。所以研究情报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