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袁欣  余明艳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6-13587,13589
[目地]揭示野生天全凤仙光合作用的基本生理生态学特征和规律,分析其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为其园林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野生天全凤仙叶片的有关光合参数,研究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特征、影响因子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结果]野生天全凤仙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光合速率为10.99μmol/(m^2·s)。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叶片光补偿点为13μmol/(m^2·s),光饱和点为5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549。[结论]野生天全凤仙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耐阴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保护和开发盐桦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盐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片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结果]晴天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0:00前后,为11.1773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6:00~17:00,为10.1551μmol/(m^2·s).盐桦蒸腾作用的最大值出现在16:00时前后,为7.3952μmol/(m^2·s),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相似。光合有效辐射达到1600μmol/(m^2·s)以后,盐桦幼树叶片光舍速率仍有增加:盐桦叶温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曲线型,峰值出现在14:00,最高叶温达39℃,在11:00~13:00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也同步下降,15:00之后,气孔导度下降而胞间CO2浓度的上升。[结论]盐桦是比较喜光的树种。  相似文献   

3.
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科学指导植物造景中彩叶植物的配置,运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红檵木、金叶女贞、紫叶李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9.07,249.66,143.94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约1 400,1 200,1 800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20.11,76.48,118.24μmol/mol;CO2饱和点分别约800,600,1 000μmol/mol,说明红檵木对光的适应性很强,是一种较耐荫的强光性植物,而金叶女贞和紫叶李则是强光性植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几个树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方法]使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地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蒙椴(Tilia mongolica Maxim.)、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aisne)和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NPQ、ETR、Fv′/Fm′等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光响应曲线在高光时都具有类似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的临界点,当光强度小于临界点光强度时,随着光强度变化其变化较大,而当大于临界点光强度时其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NPQ光响应曲线临界点的光强度(QNPQ)能评价树木对高光的适应能力,根据QNPQ大小可以把被试树种分为3组,虎榛子[707μmol/(m^2·s)]最强,其次为蒙椴[680μmol/(m^2·s)]、辽东栎[654μmol/(m^2·s)],土庄绣线菊[591μmol/(m^2·s)]和白桦[405μmol/(m^2·s)]最弱。根据被试的5种树木光合速率光补偿点的大小排序发现,白桦最大,虎榛子最小。[结论]5种被试树木中虎榛子既有对低光的适应性,又有对高光的适应能力,为大青山地区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垂直绿化植物的光合能力,选取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且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10种植物中,鹅掌柴的光饱和点0(LsP)最高,为281.55 μmol/(m2·s),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强.鹅掌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也最高,为13.31μmol/(m2·s),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其次是肾蕨、圆叶椒草、银边吊兰.银边吊兰、白鹤芋、肾蕨和红掌的光补偿点较低,分别为7.47、7.76、8.20、9.90μ.mol/(m2-s),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红掌的蒸腾速率明显最低,具有较好的节水性和抗旱性,巢蕨和彩叶万年青次之.肾蕨的光合量子效率(α)最高,为0.1059,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强,其次为彩叶凤梨.最后,对这10种植物的配置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城市园林树种乐昌含笑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乐昌含笑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68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1;CO2补偿点为122.8μmol/mol,CO2饱和点为1761μmol/mol,羧化速率为0.03;光合作用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等.  相似文献   

9.
互叶白千层幼苗光合日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昭展  梁海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78-10479
[目的]为改进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株互叶白千层扦插苗上的健康功能叶片作为测定对象,用TPS-1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同步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10:00左右,互叶白千层的净光合速率出现第1个峰值44.00μmol/(m2·S),初步确定其光饱和点为1900.00μmol/(m2·S)左右。14:00,光合有效辐射达最高值2000.00μmol/(m2·s)。16:00左右,互叶白千层的净光合速率出现第2个峰值4.05μmol/(m2·s)。16:00,空气CO2浓度降至最低值。11:00,叶片气孔导度迭峰值800.00mmol/(m2·s)。12:00,蒸腾速率达峰值。8:00,水分利用率最高。[结论]互叶白千层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空气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四种锦鸡儿属植物光合指标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种间锦鸡儿光合特征及对荒漠绿洲过渡带适应能力,探讨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方法】用光合仪对4种锦鸡儿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通径分析法分析环境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1)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刺叶锦鸡儿(Caragana acanthophylla Kom.)和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 Turcz.)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2)光饱和点(LSP)中间锦鸡儿最高,红花锦鸡儿LSP最低,分别为1 798.95和1 586.81μmol/(m~2·s),光补偿点(LCP)最高的是柠条锦鸡儿51.76μmol/(m~2·s),最低的是刺叶锦鸡儿36.7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刺叶锦鸡儿为0.08、柠条锦鸡儿为0.05,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刺叶锦鸡儿最大,柠条锦鸡儿最低分别为24.74、10.82μmol/(m~2·s),故光强对4种锦鸡儿综合影响顺序为:刺叶柠条中间红花.3)相对湿度是控制柠条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刺叶、中间、红花净光合速率主要由胞间CO_2浓度控制.【结论】柠条和刺叶锦鸡儿的P_n和T_r能力比红花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强,刺叶锦鸡儿适合在PAR高的地区种植,且以中间锦鸡儿对水分条件需求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4种彩叶树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特征,以期为彩叶树种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条件下,采用英国生产的LCI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测定自然生长的4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彩叶植物叶绿素及花色素苷含量。对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和金叶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4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日变化及植物色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4种彩叶树种的光合作用能力强弱顺序为:紫叶李〉紫叶矮樱〉金叶女贞〉金叶连翘,2种紫叶树种的净光和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金叶树种,而水分利用效率则相反;紫叶李和紫叶矮樱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金叶女贞和金叶连翘。[结论]金叶树种的节水能力强于紫叶树种,而紫叶树种叶片的光能吸收和耐阴性强于金叶树种。  相似文献   

12.
钱芸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54-12555
[目的]为绿地种植规划、彩叶树种选择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上海5种槭树科彩叶树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5种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其中三角槭、鸡爪槭和红枫日平均光合速率和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较强,樟叶槭和元宝枫偏低.[结论]经过植株整体计算,槭树科5种树种单株固碳释氧能力大小依次为樟叶槭、三角槭、红枫、鸡爪槭、元宝枫.  相似文献   

13.
3种彩叶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科学指导城市园林中彩叶植物的配置,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并研究了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cv. Aureo-ma)与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 var. Variegata)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3种彩叶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与表观量子效率一致表现为: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洒金桃叶珊瑚,表明洒金桃叶珊瑚的耐阴性强于红叶石楠和金边黄杨.此外,洒金桃叶珊瑚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在11:30左右峰值出现之后,其光合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红叶石楠与金边黄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在中午均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3种彩叶植物在午间净光合速率降低时,气孔导度下降,而叶片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体积分数上升,3种彩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体积分数日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几种常见菊科绿化植物的光合、蒸腾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的比较。[方法]测量常见菊科小丽花、矮翠菊、黄晶菊与金盏菊的光合、蒸腾等生理特性,对其抗旱能力做出详细分析。[结果]对比3种双峰曲线绿化植物,小丽花的蒸腾速率日平均值最低,其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Pn/Tr)最高,其次为矮翠菊、而金盏菊Pn/Tr的值最低。气孔导度反映了气孔开张程度,小丽花、矮翠菊与金盏菊都在上午、下午出现2个峰值,但小丽花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12:00。[结论]小丽花在参试绿化菊科植物中的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铅的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铅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土壤中铅离子浓度为0、100、500、1 000、2 000、3 000 mg/kg干土,测定紫花苜蓿、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部的铅含量,计算铅的迁移总量、根系耐性指数、富集系数。[结果]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加,2种植物地上部对铅的迁移总量上升,且印度芥菜对铅的迁移总量较大。2种植物的根系耐性指数在3 000 mg/kg处理下小于1,其他处理下大于1。2种植物的根部铅富集系数在各处理下均大于地上部,且印度芥菜的铅富集能力大于紫花苜蓿。2种植物根部和地上部的铅含量均与土壤中铅添加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紫花苜蓿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的铅均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飞翔  淡建斌  孙向伟  曹晓蒙  李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33-5735,5873
[目的]探讨气象因子对白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生长良好的白草植株的健康叶片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仪对其进行活体测定,研究白草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白草为C4植物,无光合午休现象,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光合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2:00,蒸腾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4:00;白草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气温及叶温的相关性不显著;白草蒸腾速率与气温及叶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光强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白草的最佳浇水时间为1d中的10:00和18: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洛单248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群体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为提高其单产和总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5个种植密度分别为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4次重复。[结果]在6.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群体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具有"前快、中稳、后衰慢"的特点,且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叶片光合的进行,后期干物重增长最为迅速;通过产量分析得出,洛单248在豫西获得理论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64 306.3株/hm2。[结论]洛单248在豫西种植的最佳密度为6.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徐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216-3217,3220
[目的]揭示玉米(Zea mays L.)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间的关系,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及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研究了3个春玉米品种(紧凑型品种铁研124和郑单958,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在4.5万、6.0万、7.5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有负影响;铁研124与郑单958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均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丹玉39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铁研124与郑单958的群体产量与单株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负相关;丹玉39的群体产量与单株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郑单958与铁研124的产量增加得宜于群体数量的增加,适宜密植.丹玉39主要来源于单株产量,不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9.
西花蓟马成虫在田间对不同颜色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西花蓟马成虫对不同颜色的反应。[方法]采用大棚种植康乃馨与田间种群调查相结合法,将不同种颜色的彩色蜡光纸分别卷成筒状(长10.0 cm、直径4.5 cm),在外面涂上石蜡油后悬挂于植株上方10 cm左右,分别测定了4种单一颜色(蓝色、黄色、紫色、褐色)以及不同比例混合色(蓝色+黄色、蓝色+紫色、黄色+紫色)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蓝色对西花蓟马成虫引诱效果最强,显著高于其他3种颜色;黄色、紫色和褐色3种颜色对西花蓟马的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混合色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果均显著低于单一蓝色和黄色。利用黄色板监测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动态的准确性要明显优于蓝色色板。[结论]混合色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效果要明显低于单一颜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产杂交水稻的高光效特性。[方法]以高产水稻组合K优52和对照品种汕优63为材料,围绕剑叶光合速率、光能的转化及碳同化等特性,比较2种水稻抽穗后的叶色值(SPAD)及净光合速率(Pn)的差异。[结果]K优52的光合速率在剑叶抽出之初略低于对照,展开后7~14d与对照相当,全展开14d后超过对照,尤其在21~35d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水稻灌浆、结实至成熟,2种水稻的叶片也随之衰老,净光合速率下降,但K优52下降速率缓慢,其剑叶净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能维持在25d左右,而对照维持在21d左右,与对照相比具有优势;2种水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光合速率变化类似。[结论]K优52灌浆结实期的净光合速率优势可能是其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