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常见的一个重要病原菌属。已知的沙门氏菌血清型有2499个。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该菌污染饲料后,不仅引起动物中毒.造成菌血症。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并引起局部炎症或加重局部炎症.而且造成沙门氏菌的传播即饲料一动物一食品原料一人,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原因。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沙门氏菌的生态分布、污染状况及菌型鉴定,为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根据沙门氏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沙门氏菌属A-F各群中共15株沙门氏菌标准菌株、27株沙门氏菌现场分离菌株和其他10株非沙门氏菌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沙门氏菌均出现495bp特异性DNA扩增条带,所有对照均未出现特异条带,提示这对引物具有很强的沙门氏菌属特异性。PCR敏感性试验显示,该体系能检出14pg以上的沙门氏菌DNA。通过对5种不同的DNA模板提取方法的比较,选择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的热裂解法。采用该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生鲜奶样进行检测,经与国家标准卫生检验方法相比较,两者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不同O和H抗原的沙门氏菌制备免疫原,用常规方法产生杂交瘤细胞,经过对不同O和H抗原沙门氏菌全或无反应的筛选,得到4株反应谱广的沙门氏菌单抗,分别命名为CB_8、de_7,、cc_6和DD_4。单抗CB_8和de_7在对沙门氏菌属的反应性上具有互补的特点,二者可和受试的A-O_(67)群沙门氏菌及亚利桑那沙门氏菌83个血清型共96株中的95株发生反应,覆盖率达99%,其中包括了在我国引起人类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绝大多数菌型,但在属外不与受试的21株其他肠杆菌反应,从而为沙门氏菌检验提供了优良试剂。同时,这组单抗在沙门氏菌共同抗原和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临床上分离鉴定的麝鼠肠炎沙门氏菌自制灭活苗,经过保护性试验、安全性试验、田间试验等表明,肠炎沙门氏菌灭活苗对防制麝鼠肠炎沙门氏菌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可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猪的抵抗力普遍下降时,或病菌几经通过猪体,  相似文献   

6.
本项实验对内蒙古地区7个盟市11个养鸡场的鸡群进行了禽沙门氏茵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中共分离到84株沙门氏菌,鸡群的平均检出率为25。5%,最高达61.2%。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沙门氏菌分别属于4个种,它们是都柏林沙门氏茵(15株)、鸡白痢沙门氏茵(28株)、汤卜逊沙门氏菌(10株)和猪霍乱沙门氏菌(1株),其中以都柏林沙门氏茵和鸡白痢沙门氏苗分布最广。4个种的沙门氏菌对雏鸡均表现致病性,致死率为12.5~87.5%。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本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对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家禽是自然界中最大的沙门氏菌储存宿主。许多类型的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及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是沙门菌属中较为罕见的2个亚种,鉴定较为困难。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2个方面对1株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和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旨在为较难鉴定的沙门菌株亚种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个亚种菌株在一些常用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典型肠道沙门氏菌存在较大差异,其生化鉴定项目中的ONPG项结果也不同于典型肠沙门,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检验人员,极易错判,造成漏检,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GB/T13091-2002和GB4789.4-2010方法对1份骨粉样品进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表明:25 g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经血清分型确认为利卡沙门氏菌,该沙门氏菌血清型在四川省属首次检出.同时对样品受污染原因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避免骨粉类产品受沙门氏菌污染提供意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80年代中期以前,鸡沙门氏菌病在我国曾得到了较好地控制,但近年来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困扰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某些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细菌性传染病,一般分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三种病型,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而鸡伤寒成年鸡多发。从发病情况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禽沙门氏菌病(Pullorum Disease)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所引起鸡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该病除水平转播外,主要通过卵转递,是贯穿整个养鸡周期的一种恶性循环式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用NBT还原法检测细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细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方法:采用NBT还原法检测2株大肠杆菌和8株沙门氏菌(其中7株伤寒沙门氏菌、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结果:2株大肠杆菌SOD活性明显低于8株沙门氏菌(P〈0.01);鼠伤寒沙门氏菌SOD活性明显高于伤寒沙门氏菌(P〈0.01);而伤寒沙门氏菌L型返祖株SOD活性低于其它株伤寒沙门氏菌(P〈0.01)。结论:不同细菌的SOD活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家畜常见的沙门氏菌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属致病能力强,感染动物后常导致严重的疾病。阐述了沙门氏菌的生理特点及致病性类型,并介绍了常见的家畜沙门氏菌,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牛病沙门氏菌等。  相似文献   

14.
用NBT还原法检测细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细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方法:采用NBT还原法检测2株大肠杆菌和8株沙门氏菌(其中7株伤寒沙门氏菌、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结果:2株大肠杆菌SOD活性明显低于8株沙门氏菌(P<0.01);鼠伤寒沙门氏菌SOD活性明显高于伤寒沙门氏菌(P<0.01);而伤寒沙门氏菌L型返祖株SOD活性低于其它株伤寒沙门氏菌(P<0.01)。结论:不同细菌的SOD活性有差异;伤寒沙门氏菌L型返祖株细胞壁的缺陷可能是导致其SOD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分别提取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染色体DNA,用设计的专一性引物扩增沙门氏菌入侵因子基因保守序列,PCR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克隆于TE栽体,在含X—gal、IPTG的Amp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基因序列一致。通过Blast比对,发现从3种沙门氏菌菌株克隆出的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相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前两种相差1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饲料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饲料市场还不规范,变质饲料、假货、劣货屡见不鲜,私屠乱宰、贩卖病畜在一些地区还时有发生,人畜沙门氏菌病发病率有增长的势头,因此防止饲料沙门氏菌污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据《波杰氏细菌分类学手册》分为5个亚属,共有2020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都能产生毒素,尤其是肠类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毒素具有耐热能力,75 ℃下1 h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的细菌依据其对宿主的感染范围可分为宿主适应血清型和非…  相似文献   

17.
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菌,革兰氏阴性菌,生化特性和抗原结构相似,兼性厌氧。沙门氏菌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小动物感染表现为胃肠炎或败血症。笔者临床遇到一起表现为胃肠炎的狐狸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某定点屠宰场和农贸市场中牛羊源沙门氏菌的污染和耐药性。【方法】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定点屠宰场、库尔勒市某定点屠宰场和农贸市场采集的胴体拭子、肉样、加工用具拭子841份,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 4789.4-2016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进行17种药敏纸片的耐药性调查。【结果】 共分离出47株沙门氏菌属,分离率为5.59%。在屠宰场中沙门氏菌污染程度依次为:胴体拭子<加工用具拭子<肉样。而在农贸市场中沙门氏菌污染程度依次为:加工用具拭子<肉样<胴体拭子。对17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2.13%~59.57%。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数量较多,其中有1株沙门氏菌耐12种抗菌药。【结论】 市场中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比屠宰场的严重。沙门氏菌在屠宰和市场环节均存在污染,且大多数都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9.
沙门氏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全球每年因沙门氏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位居细菌性中毒事件首位,绝大多数污染源来自畜禽及其粪便、蛋类、水等。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沙门氏菌无疑将成为公共卫生新的挑战。通过现有资料,着重对美国和我国沙门氏菌污染和中毒研究报道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分析了沙门氏菌在食品中污染的种类与现状,探索其特定环境下相对应的污染规律,为政府对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采取控制措施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理论指导,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发生的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发病率为最高,因此准确地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需要,而且是减少人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对于防止畜禽和人类沙门氏菌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国内、国际标准BSEN12824:1998、ISO6579:1993、ISO6785:2001、GB13091-91以及GB4789.4-94对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基本一致,都要经过五个步骤:①前增菌;②选择性增菌;③选择性平板分离;④生化鉴定;⑤血清学鉴定。现分述如下:1前增菌1.1用缓冲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