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7个茶树品种无性系种子经N+离子注入诱变,M1代个别单株在叶面积、叶型、叶色、叶面隆起性及萌芽期、抗寒性等重要农艺性状上发生明显变异,说明N+离子注入对茶树种子有较为明显的诱变作用,在育种工作中可作为创造突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N+注入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诱变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能N+注入技术对产中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诱变选育.以提高该菌株的产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茵株的存活率曲线是典型的"马鞍型"剂量一效应曲线,在注入剂量为(30-50)×1014ions.cm-2的区域内具有高的正突变率.在注入能量为30 keV、注入荆量为50×1014ions.cm-2的条件下,经过筛选最终获得l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茵株NP131,其所产中性蛋白酶活力稳定在15230 U.mL-1左右,较出发茵株提高了71.2%.比较突变茵株NP131与出发菌株的产酶曲线,发现2条曲线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生物茵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离子注入诱变法选育烟草新品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氮离子注入处理烟草SpeightG80干种子产生突变,在L2代选择性状优良的变异单株,其中一株系L6 ̄2(氮离子处理剂量脉冲20次,能量30Kev的后代)其形态特征与亲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白花(亲本花色粉红),叶较宽,经连续六年选择鉴定,选育出一个性状稳定,优质抗病的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品种,针对梅占、黄旦、毛蟹、3个茶树良种在龙岩的引种表现进行了2年观察,结果表明梅占、黄旦、毛蟹,3个品种长势壮、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适宜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品种试验,对引进的14个茶树品种从成活率、新梢生育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抗寒性等基本特性进行实际试验与比较,公正、客观评定其引种价值,明确新品种在当地适宜的范围,为当地无性系茶树良种引进、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桑黄菌株,提高桑黄菌的产量。[方法]通过对N+离子注入诱变后桑黄孢子的存活率以及突变率的研究确定离子注入的最适剂量,诱变后用拮抗试验结合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验证菌株发生突变,之后分别以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度、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以及液体发酵胞外多糖产量为参数进行变异菌株的筛选。[结果]确定了离子注入诱变桑黄适宜参数:注入剂量2.00×1016ions/cm2,注入能量20 KeV。得到1株高产桑黄菌株PI 126,其生物量和多糖产量分别为23.7和7.6 g/L,比出发菌株相应产量显著提高。经平板传代,10代后变异菌株的遗传性状较稳定,无明显回复突变。[结论]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用于桑黄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茶树品种选育应以绿茶为主,以“香、鲜、醇、早、抗、特”为品种选育目标,成分育种主攻高氨基酸和高香型两个方向;在江苏省茶树品种选育策略上,适宜采用系统选育法、有性杂交法、航天诱变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及辅助育种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银杏N+离子诱变相关育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N+离子注入银杏诱变相关育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注入引起银杏形态特征的变化:芽萌动时间提前,展叶率增加,成活率改善,开花数和开花枝增多,新梢伸长长度增加,结果明显提前。离子注入引起银杏有效成分黄酮含量与对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絮凝剂高产菌株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方法]以絮凝剂产生菌FJ-15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N+注入的方法对其进行诱变处理,从突变体中筛选高絮凝活性、性能稳定的菌株,并检测其絮凝活性。[结果]N+注入剂量为2×10^14ions/cm^2时,菌株存活率较低,随N+注入剂量增加,菌株存活率呈上升趋势,当N+注入剂量为8×10^14ions/cm^2时,菌株存活率最高(75.34%),当N+注入剂量为1×10^16ions/cm^2时,正突变率较大;通过初筛试验,得到了193株正突变菌株;通过复筛试验,得到了3株高絮凝活性的菌株FJM-10、FJM-19、FJM-29,其絮凝率分别为93.81%、86.64%、83.65%,平均较原菌株的絮凝活性(64.55%)高20%左右。其中,FJM-10菌株的稳定性最好,絮凝活性最高。[结论]FJM-10菌株的最佳发酵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或麦芽糖)和蛋白胨(或尿素)。  相似文献   

10.
香菇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栽培菌株原生质体经紫外线变后得到105株再生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长速、产量和出菇基进行比较,部分再生菌株获得了早熟、高产的优良特性。经继代培养证明,这些再生菌株获得的优良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11.
云南茶树DNA提取和RAPD分子标记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宜良宝洪茶、莽水大叶原头茶、波上金苔、云抗10号4个云南茶树品种为材料,对其DNA提取和RAPD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经改进的CTAB 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茶树DNA,分子量大于21 kb,可满足RAPD扩增;用18个不同的随机引物对所提取的4个品种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分析,其中3个(占16.67%)引物在茶树品种间可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建立了云南茶树DNA微量、快速提取和RAPD标记的分析程序,为RAPD分析应用于云南茶树遗传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获得的3 306条茶树EST,去除其中低质量和冗余的序列,得到全长为635.46 kb的1 335条无冗余EST,在这些序列中共发现216个SSR,分布于185个EST中,出现的频率为16.18%,平均每2.94 kb的表达序列中有1个SSR。茶树的EST-SSR类型丰富,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出现的频率最高,占主导地位。利用Primer 5.0软件从185条含有SSR的EST中设计引物100对,从中随机选取60对引物检测EST-SSR在云南茶树资源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有30对引物在供试的63份茶树资源中得到有效扩增,并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71个,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2~8个,平均4.9个;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0~0.731,平均为0.499;观察杂合度变幅为0~0.970,平均0.392。EST-SSR标记分析表明云南茶树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CsAN1在花青素合成调控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技术比较了不同茶树品种(系)中CsAN1的表达差异,利用F1作图群体和SNP标记对CsAN1进行了连锁定位,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量、基因型与新梢颜色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在7个供试品种的春梢第二叶中,CsAN1在紫色品种(系)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常规品种;②设计引物扩增得到441 bp的Cs AN1基因片段,直接测序发现2个SNP位点,利用它们在作图群体中的基因型数据将CsAN1定位到茶树LG08号连锁群上;③结合前期对作图群体新梢颜色的观测和QTL定位结果,发现CsAN1的不同基因型单株新梢颜色评级差异极显著(P<0.01),且该基因与控制茶树新梢颜色的一个主效QTL(qYSC8)重合。【结论】从遗传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CsAN1参与了茶树花青素合成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茶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总结了近40a来茶树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器官培养、细胞与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及其在茶树快速繁殖、遗传改良、种质保存、次生物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并初步分析了茶树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黄艳  成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60-10262
通过探讨嫩度与“持嫩性”的关系、总结前人关于嫩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嫩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开展“持嫩性”专项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认为质构仪可以用于评价新梢的嫩度,“持嫩性”将成为茶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很多研究表明,茶树花含有和茶叶相似的丰富的内含物质,是一种附加价值很高的茶资源。现就近年来对茶树花在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其研究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茶树花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6年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鄂茶5号[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E-ChaNo.5]具有特早生、制绿茶品质优良、生长势旺、芽叶持嫩性强、平均公顷产量比福鼎大白茶[C.sinensis(L.)O.Kuntze cv.Fuding Dabaicha]增产70.9%、抗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84个茶树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SSR数据,对供试品种进行UPGMA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4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2~4个,平均2.85个;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0.79,平均值为0.56;可观测等位位点数最多9个,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