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肉是往戕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质优,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  相似文献   

2.
正种植平菇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但此时平菇菌丝体已布满整个培养料,很难补充水分。如何使培养料保湿,使之多产菇,下面介绍3个技巧。1.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称其为菌棒)。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  相似文献   

3.
种菇巧用水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菇床正面产菇,其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使菌袋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重量,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种量的基础上,产量增产近一倍,且提早出菇7天左右。平菇菇床正反面产菇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千克,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相似文献   

5.
培养料添加保水剂对平菇出菇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栽培料后期失水,因而影响了出菇。为了提高产量,必须对栽培料进行补水。以何适2000、特平抗黑、H600平菇品种为试材,用玉米作为培养料,在相同条件下接种,研究培养料中添加保水剂对菌丝生长、出菇时间及平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保水剂后,菌丝生长较好,出菇时间提前,污染率降低,并且能减少栽培过程中的浇水次数,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其中,特平抗黑品种使用保水剂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最旺盛,污染率最低,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像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栽培人员称此病为"白疙瘩"病.目前尚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只要注意预防,就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塑料袋栽培平菇过程中,采用常规栽培方式(即塑料袋两端出菇),在采收2~3潮菇后,塑料袋中培养料水分含量减少且补水困难,严重影响了后期产量.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双排菌墙垒土高产栽培技术,使平菇生产的生物效率由常规栽培的100%~120%提高到20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再生平菇是前茬菇的后继产物.其增产培育,是指前潮菇采收后.如何培育出产量不低于前潮菇的后茬菇,所应采取的某些项关键措施,以获取更高的总体生物学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菌袋栽培的平菇,在出过2-3茬菇后产量会大大降低,如果温度升高,还会使品质降低。如何培育出与前茬菇产量相等甚至更高的后茬菇呢?下面介绍既简单又实用的断植法。  相似文献   

10.
栽培平菇经过接种、发菌、出菇等生长阶段后,便进入了成熟期。此期,适时采收是提高产量和保证商品品质的关键。采收过早,影响产量;采收过迟,菇盖边缘变薄,菌肉随之变疏松,菇柄老化粗硬,质量下降,食味变劣,重量减轻,且影响下批菇生长。同时,采后进行科学管理,可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后几茬的产量,达到提高平菇生产总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6,(8)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砖或菌床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料后却迟迟不现蕾出菇。其原因和补救方法是:1.平菇菌种选择不当,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例如,选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如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值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补救方法是在阴凉处覆土越夏,待到秋凉时再刨除覆土,进行出菇管理,可减少损失。2.培养料中麸皮、米糠或尿素类含氮较丰富的物质添加过多。相对而言碳素不足,出现菌丝徒长,结成菌被,使生殖生长受阻而推迟出菇,严重影响产量。补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试验,结果发现,液体菌种的培养料以棉子壳与玉米芯两种主料搭配成一定比例比较适宜,其比单一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高,栽培方式以脱袋立式覆土法采收后灌大水的产量最高,且菇质优,提高了商品价值,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14.
床式栽培平菇常见菇蕾生长不匀,室外阳畦栽培更严重.这些密密麻麻的小菇蕾成长为可食菇不过3~4个,绝大部分三五天后逐渐枯萎,这样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营养,另一方面枯萎的菇蕾如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变质,引起病虫害,造成下茬减产.如对这些菇蕾选行移植栽培,不仅可减轻病虫为害,还可使产量提高20%.现将平菇菇蕾移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彪 《北京农业》2002,(5):16-17
春末夏初是栽培平菇的好季节.但是,有些菇农由于操作不当,使菌棒出菇后变黄坏死、培养料变酸发臭、菌丝长满袋后迟迟不出菇等异常现象,使成功率、产量、质量均有所下降,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群众经验,现将其异常现象原因及处理措施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杂菌少,是栽培平菇的好季节.但有不少菇农在栽培过程中常遇到培养料变酸发臭或粗柄菇、蓝色菇和瘤盖菇现象,使成功率、产量、质量均有所下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根据菇农多年生产经验和实践,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平菇是世界上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栽培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平菇,以其栽培原料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且营养丰富而得到广泛推广[1].小白菇又名小白平菇,其菇体洁白、菇形美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平菇种类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平菇比较耐寒,从11月份到翌年1月份都可直接由生料进行栽培,比较省事. 1配制培养料 平菇的栽培料种类较多,棉籽壳、玉米芯、稻草、麦秸、花生壳等都可以,但不同用料出菇率不一样,出菇率最高的是棉籽壳.  相似文献   

19.
一、发生时间 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 二、发病症状 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像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便不能正常出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床正面产菇,生产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产菇15.5千克,其中反面产菇7.6千克,产量比仅在正面产菇增产近1倍,且可提早7天出菇.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