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木生理干旱和放牧有关;(4)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基本与灌木层相反,分布在阳坡的大果圆柏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分布在阴坡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5)β多样性表明,紫果云杉林与川西云杉林之间在物种多样性组成方面相似性最大;大果圆柏林和川西云杉林物种组成多样性的相似性位居第二;大果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之间的物种多样性相似系数最低,可见,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程度,首先取决于群落建群种生态幅的宽窄,其次与建群种之间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伦县沙地云杉林3条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结构,分析了3个典型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共有植物71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多伦县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群落Ⅰ为52种,群落Ⅱ为45种,群落Ⅲ为47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个典型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乔木层最大,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小。通过对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为加强沙地云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7年1-12月,采用直接观察采食法、食痕法、试喂法和粪便显微分析法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采食种类和部位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和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梅花鹿采食食物共174种,其中草本101种、灌木56种、乔木17种,禾本科、蔷薇科、豆科、百合科、菊科、莎草科、忍冬科、樟科和虎儿草科约占总采食种类的56%.采食部位在草本主要是茎叶和花果,在木本主要是嫩枝叶、芽、枝梢和花果.采食种类和部位随季节的更迭而有较大的变化,冬春季,可采食的种类极少,草本类几乎没有,主要利用灌木的果实和嫩梢,夏秋季,则大量采食草本类,禾本科、豆科、莎草科和菊科植物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人工构建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差异,对南宁青秀山16类典型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群落的的物种和个体数的变化明显。物种数最多的乔木层只有12种,灌木层15种和草本层14种;最少的物种数乔木层只有2种,灌木层0种和草本层0种。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植物种类、生长状况、观赏性及设计师的影响最大。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群落的Glea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较大。Gleason指数最高的乔木层为桂花林群落2.091 8、灌木层为粉单竹群落3.257 2、草本层为粉单竹群落0.849 3;最低的是棕榈群落0.321 8、灌木层和草本层为0。Shannon–Weiner指数最高的乔木层为钝叶黄檀-大花紫薇群落2.119 3、灌木层为粉单竹群落2.105 9、草本层为粉单竹群落1.652 6;最低的是桃花植物群落0.182 2、灌木层和草本层为0。与自然群落相比,乔灌草的比例与变化较大,有的接近自然群落,有的与自然群落差异极大;群落中常绿种类偏多,落叶植物较少。  相似文献   

5.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结合林间调查,研究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7m。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调查发现,当辽东栎树皮厚度大于0.47cm、树干直径大于9.02cm时,开始出现栗山天牛危害。在林间,栗山天牛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阳面的韧皮部中,而蛹主要分布在木质部,越靠近树干中心分布越多。产卵当年和翌年6月前幼虫主要在韧皮部取食危害。从翌年6月开始,天牛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为害,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幼虫蛀入木质部取食,直至化蛹。树干2m以下的幼虫排粪孔数与树木胸径成正相关,而与最高活枝高度成负相关关系。当最高活枝高度在4~7m时,幼虫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大关县3种筇竹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关县乔木-筇竹群落、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3种群落,采用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方法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3种筇竹群落类型中以乔木-筇竹群落物种总种数(178种)为最多。各层次物种丰富度的顺序依次为,乔木-筇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致,其物种丰富度顺序依次都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乔木-筇竹群落的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最高,灌木-筇竹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H’指数最高,筇竹-草本群落各层的H’指数都较低。灌木-筇竹群落与筇竹-草本群落在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最少,相似性最低,群落间的差异大,群落间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1 分布与危害栗透翅蛾 (SesiamolybdocepsHampson)又名赤腰透翅蛾 ,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主要危害板栗、美国山核桃、麻栎、栓皮栎 ;危害部位主要是树干 ,其次是树枝分叉处、伤口和病斑部位 ;以幼虫危害韧皮部形成层 ,尤以贴近木质部的皮层受害严重 ,少数取食木质部。受害部位组织下陷、裂开 ,养分输送受阻 ,轻则新梢停止生长 ,叶片枯黄早落 ,部分大枝枯死 ,重则整株死亡。2 生物学特性2 .1 生活史栗透翅蛾在安徽 1年 1代 ,以 2~ 3龄幼虫在树干木栓层上被害处越冬 ,2月中、下旬出蛰恢复取食 ,8月…  相似文献   

8.
北京园林绿地昆虫群落功能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园林绿地昆虫群落的营养结构,将一些在取食行为及所处生境极为相似的种类划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腐食性昆虫3个营养层;植食性营养层又划分为咀嚼式、刺吸式.蛀食式.传粉和中性昆虫5个功能集团.肉食性营养层又划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2个功能集团.腐食性营养层又划分蚊蝇和蚂蚁两个功能团:每个功能团又分为若干类群。将属于不同功能集团不同类群的昆虫分别汇总后对其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功能集团各类群与原始数据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之间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且功能集团多样性与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在园林绿地昆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可以用功能集团的研究代替种的研究.从而简化物种间复杂的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取山东典型山地(泰山、蒙山和昆嵛山)的11个样方,研究火炬松群落和日本落叶松群落的生长和更新,从种群特征、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3方面评价适应性。结果表明:火炬松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15种、29种和27种,植株密度分别为(15.38±1.84)株/dam2、(51.50±13.00)株/dam2和(14.38±3.80)株/m2;日本落叶松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26种、49种和49种,植株密度分别为(10.55±0.97)株/dam2,(37.07±7.99)株/dam2和(25.45±11.35)株/m2。火炬松群落中主要乔木火炬松种群为稳定型、栓皮栎种群为显著增长型、麻栎种群和赤松种群为增长型;日本落叶松群落中主要乔木日本落叶松种群、花楸种群和椴树种群为稳定型,栓皮栎种群为显著增长型。火炬松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日本落叶松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火炬松群落演替趋势为火炬松林→针阔混交林→麻栎林或栓皮栎林,日本落叶松群落演替趋势为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栓皮栎林或杂木林。  相似文献   

10.
对顺德区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与阔叶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E a除外)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间乔木层差异显著,灌木层与草本层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但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阔叶混交林群落之间,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间无显著差异;7种多样性指数中,乔木层与灌木层采用的研究指数幅度更宽广,可采用SP、SW与P指数测度物种多样性,草本层采用Jsp、P指数较好;提出了基于物种多样性的人工林群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森林嫩梢叶部害虫发生危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7年,采取线路踏查、标准地调查、直接计数与天平称量等方法,查到祁连山林区主要树种的嫩梢和叶部害虫(包括蜱螨目)10目93科679种.查明了主要嫩梢叶部害虫的发生特征、危害面积,分析了嫩梢叶部害虫发生的原因,调查了青海云杉嫩梢食叶害虫危害损失量,建立了青海云杉叶部害虫虫口密度、针叶损失率、被害侧枝鲜质量、胸径生长量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青海云杉嫩梢虫害率与嫩梢鲜质量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春季降雪对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山地降雪是土壤和河流水分的重要补给源,也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黑河上游的天涝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季一次降雪事件,对积雪厚度、积雪密度,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和降雪对青海云杉幼芽的冻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降雪量为16 mm,雪密度为1.52 g/cm^3,本次降雪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为1.61~4.62,幼芽的冻伤率高达60%以上。由此可知,青海云杉的截留能力较强,在大的降雪事件中可能会造成雪折,如果春节降雪发生的时间迟,对幼芽将造成严重冻害,由此抑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Liu  Junjie  Wang  Juan  Han  Yanan  Yuan  Shunjie  Gao  Yunfei  Rong  Zhanlei  Zhao  Chuanyan 《New Forests》2022,53(3):511-531
New Forests - Qinghai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Kom.) forest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内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冻土冻融监测,分析评估青海云杉林、灌丛、阳坡草地3种典型植被类型冻土冻融厚度和速率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冻土深度上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冻土深度下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阳坡草地冻土。(2)冻土冻结期,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慢;冻土消融期,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慢。(3)青海云杉林冻土过程最长,其次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过程时间最短。建议培育青海云杉与灌丛增强祁连山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北坡草类-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祁连山林区中、东段草类-青海云杉林调查,用格局指数法测定格局指数C,并进行t检验,用聚集强度指标:丛生指标I、扩散型指数Is、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标CA、聚块性指标L,分析了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再计算聚集均数λ,证明造成种群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种群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种群呈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的逼近,主要是由种群个体间的竞争造成的,种群在一定空间内个体扩散分布呈Poisson分布。  相似文献   

16.
Many experiments hav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stress‐induced changes in plant quality enhance insect performance. Data available for insects feeding on woody plants indicate that phloem‐feeding insects’ response is stronger (i.e. enhanced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chewing leaf‐feeding insects. Howev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one study, performance data for these two insect groups emanate from separate experiments. Here we report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phloem‐feeding aphid (Cinara costata) and larvae of a folivorous sawfly (Gilpinia hercyniae) feeding on drought‐stressed mature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Sawfly larvae did not survive or grow any better on drought stressed trees than on control trees. Surprising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uild‐up of aphid densities between trees of the two treatments, in contrast to most other stress experiments. Our experiment involved mature trees, while most other studies have used seedling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re a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seedlings and mature trees in their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such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北坡立地因子对青海云杉树高生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32块标准地资料为依据,采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定量地分析了立地因子对青海云杉树高生长的影响途径及强度,建立了简单、合理的影响模型,并初步探讨了不同分析方法在立地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欧洲云杉3个种源、黑云杉3个种源、白云杉3个种源、青海云杉1个种源进行了不同种、种源的苗期生长性状变异试验。结果表明:云杉不同种、种源间苗期性状差异显著。4个种的1年生苗以苗高进行排序:欧洲云杉〉黑云杉〉白云杉〉青海云杉。欧洲云杉、黑云杉、白云杉各个种的不同种源间有很大的变异及选择潜力。因此在进行云杉引种时,应选择不同的种、种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林类型划分与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4种森林类型组成,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干性灌丛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湿性灌丛林是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上限,调节水资源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