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为了比较不同种源任豆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对重金属胁迫抗性的差异,选择广西宜州怀远(HY)、平果(PG)、云南昆明(YN)3个不同来源的任豆种子,研究不同浓度Zn2+、Pb2+、Cu2+、Cd2+胁迫对任豆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任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芽长度、胚根长度、株高,应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来源任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重金属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任豆种子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胁迫的耐性有较明显差异,其大小排序为Zn2+>Pb2+>Cu2+>Cd2+,任豆种子萌发过程中Cd2+、Cu2+的毒性明显大于Pb2+、Zn2+;(2)不同重金属离子对任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且重金属对任豆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任豆幼苗对不同重金属的耐性强弱排序... 相似文献
4.
王红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4):31-33
以采自甘肃张掖和武威2个种源的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 OH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2个种源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 OH溶液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其中,以0.5mol/L最好,0.3 mol/L次之,高于0.5 mol/L则抑制种子萌发甚至致死种子,使其不能萌发;2)相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也不同。0.5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最好,而0.3 mol/L Na OH溶液处理24 h最好,0.7和1.0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可以萌发,但处理时间再长就不能萌发了。综合各项指标发现,0.5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2个种源白刺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且发芽时间最短,发芽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宁夏、甘肃、青海4省7个种源地红桦种子为对象,测定各种源地红桦种子的千粒重、形态特征及在不同温度(30℃、25℃、20℃、15℃)和不同光照(无光照0 h、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全光照24 h)条件下的萌发率与萌发特性,并与千粒重、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千粒重大小为:凤县>泾源>宁陕>礼县>洛南>太白>湟中,洛南县、太白县和湟中县红桦种子的千粒重与其他种源存在显著差异;25℃为红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在1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几乎不萌发。2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长都可以显著提高红桦种子的萌发率。全光照(24 h)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和全黑暗(0 h)条件;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子的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46<0.05),与种源的海拔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04<0.01);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源的年日照时长(P=0.064>0.05)和年降雨量(P=0.93>0.05)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动水冲洗、不同浓度的赤霉酸(GA3)、硝酸钾(KNO3)、过氧化氢(H2O2)和氯化汞(HgCl2)溶液等方法处理秦岭冷杉种子,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探讨秦岭冷杉种子快速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技术。结果表明,流动水冲洗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酸溶液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50 mg/L的赤霉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明显,0.1 mol/L硝酸钾效果最好;1%过氧化氢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氯化汞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对翅果油树种子进行层积预处理并测定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未经层积处理的对照组相比,30cm填埋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最高。本研究为促进翅果油树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海口、文昌和琼海3个不同种源地的红厚壳种子表型性状和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红厚壳种子和果核的长、宽、厚和果核的风干重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海口文昌琼海;文昌红厚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2月龄幼苗株高均最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果核的风干重、长、宽、厚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00 mg/LGA3处理的红厚壳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大。可见,不同种源红厚壳种子的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有显著差异,且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当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红厚壳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以10个喜树种源1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循环仪自动降温程序模拟低温处理,采用电导法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求出半致死温度(即拐点温度LT50),并比较了10个喜树种源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10个喜树种源的抗寒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江苏南京、浙江长兴、安徽黄山、江西南昌、湖南浏阳、浙江龙泉...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采用不同育苗方式对喜树苗木的物候期和高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3种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营养袋方式培育苗木优于苗床育苗;根据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34d)、生长初期(60d)、生长盛期(120d)和衰退期(60d)等4个时期,苗高生长有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采用Rich-ards函数可以很好地精确定量化描述1a生苗高生长过程,拟合精度检验性好,可应用于生产实际;最后总结了喜树苗木培育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稀土对桔梗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就不同的稀土浸种浓度、时间、温度,采用L_(16)~4~5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桔梗种子进行了室内发芽试验。通过测定各个处理的桔梗种子发芽率,结果找出了浸种的最佳组合为:300pm、6h、22℃。 相似文献
15.
L-色氨酸对喜树愈伤组织中喜树碱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树碱是一种从天然植物喜树中分离的抗癌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培养合成喜树碱是喜树碱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利用喜树的顶芽、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在B5培养基上(附加1.0 mg/l的NAA,0.5 mg/l的2,4-D和0.5 mg/l的KT)诱导喜树愈伤组织。同时考察L-色氨酸对喜树愈伤细胞培养中喜树碱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培养基中添加0.001-0.002 mg/ml的L-色氨酸,对喜树愈伤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喜树愈伤细胞合成喜树碱的促进作用明显,喜树碱含量比未添加L-色氨酸培养的愈伤增加了3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条件下,橡胶树种子的膜透性对其发芽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连续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电导率、含水量和发芽率,研究橡胶树种子的膜透性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水平对电解质外渗的增幅作用为温度:27℃〉17℃〉22℃、湿度:75%〉85%〉95%、包膜度:55%〉95%〉75%。种子贮藏到第2个月时,处理组合27℃+95%+95%2、2℃+95%+75%2、2℃+75%+95%1、7℃+95%+55%(依次为温度、湿度、包膜度)的种子含水量分别为17.08%、17.33%、17.61%和13.18%。种子贮藏到第3个月时,处理组合22℃+95%+75%的发芽率最高,为10%。[结论]温度为22℃,湿度为95%,包膜度为75%时,在贮藏过程中橡胶树种子的电导率增幅最小、内含物消耗速率与种子呼吸速率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PEG6000对高雪轮、矮雪轮、五彩石竹、须苞石竹、麦仙翁和花园鼠尾草6种花卉种子萌发的影响,了解6种花卉种子对盐碱和干旱的适应性。[方法]对6种花卉种子进行不同浓度NaCl和PEG 6000胁迫处理,研究6种花卉种子在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当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时,明显抑制了高雪轮和矮雪轮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300 mmol/L时,明显抑制麦仙翁、五彩石竹、须苞石竹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萌发。当PEG6000浓度大于5%时,明显抑制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20%时,明显抑制高雪轮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25%时,明显抑制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和矮雪轮种子的萌发。[结论]6种花卉种子均可耐重度盐胁迫,麦仙翁、五彩石竹、须苞石竹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耐盐性更强;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和矮雪轮种子的耐旱性强,高雪轮种子的耐旱性较强,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耐旱性差。 相似文献
20.
喜树碱是一种从木本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分离得到的抗癌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培养合成喜树碱研究是喜树碱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光照对喜树愈合组织生理生化特性、花色苷形成及喜树碱合成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光照和暗培养条件下,喜树愈合组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培养第3周达到峰值;光照对喜树愈合组织中花色苷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影响。与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可以促进喜树愈合组织的生理代谢,且对喜树碱的合成和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图5表1参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