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猫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猫细小病毒(FPV)流行病学资料和制备灭活疫苗,通过猫肾传代细胞(F81)培养方法从疑似感染FPV病猫粪便中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FPV特异性检测引物PCR鉴定,然后对FPV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与FPV特性均相符,VP2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发表的FPV标准株VP2基因序列对比分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0%,证明该分离毒株为猫细小病毒.该毒株的成功分离进一步充实了我国FPV病毒库,也为灭活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猫细小病毒(FPV)作为水貂病毒性肠炎(ME)弱毒基础苗种毒,接种猫肾传代细胞,制出六批弱毒基础苗。疫苗毒价为4.0~5.5TCID_(50),HA≥128。接种水貂安全,第7天即产生37倍以上可抵抗 ME 病毒的免疫抗体.采取试验貂粪便作 HA 检查,从接种后第3天开始至第7天止,有95%的貂粪便排出 FPV,但对同居饲养的未免疫貂无致病力。应用该弱毒基础苗进行田间试验,接种的977只貂、貉、犬无一只因注苗发病。试验证明、用 FPV弱毒株作种毒制作的 ME 弱毒基础苗,安全性可靠,免疫原性良好,可作为 ME、犬瘟热,伪狂犬病三联弱毒苗中基础苗之一。  相似文献   

3.
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弱毒作为制苗毒种,经CRFK细胞培养15代,使其滴度稳定在10~(5.0)~10~(5.0)TCID_(50)/0.03mL之间.经4代猫体返祖试验证明,该弱毒无返祖现象.10倍免疫剂量的水貂安全试验证明,该弱毒毒力稳定,对水貂无感染性.用FPV弱毒4~15代病毒研制成功的水貂肠炎弱毒疫苗,各项试验证明,该苗安全可靠,免疫剂量为10~(3.0)×1mL,免疫效果好,保护率在95%以上,免疫期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瘟热病毒或猫传染性肠炎病毒。动物感染FPV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肠炎、腹泻和白细胞数目严重减少,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FPV是目前细小病毒属中感染范围最广、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感染猫科与鼬科等多种动物,其中以幼猫和水貂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了解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流行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18—2020年,在山东地区采集54份疑似猫瘟粪便拭子,并通过PCR和VP2基因克隆进行VP2基因全长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并与疫苗株进行比对,分析遗传变异情况。用F81细胞分离培养1株FPV毒株,命名为FPV-QDC20,经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血凝试验、TCID50测定、全基因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研究该毒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采集样品中16份样品VP2基因全长测序成功,其中,15份为FPV,1份为猫源犬细小病毒(CPV)。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本研究的FPV毒株均处于同一大分支,与中国其他地区已发表的FP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欧洲分离株以及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某些关键位点的改变可能导致宿主范围和感染性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情况发生。毒株QDBL2毒株中出现了80、93、103三个FPV保守位点的变异,或许与犬猫细小病毒的共感染和重组有关。动物回归试验表明,毒株FPV-QDC20有较强致病性,试验猫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最终死亡。本研究有助了解我国FPV毒株遗传演化方向,为将来的疫病监控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是细小病毒属成员,单链小DNA病毒,与猫细小病毒(Fline parvovirus, FPV)和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 MEV)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水貂肠炎病毒(MEV)、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犬细小病毒2型(CPV-2)为隶属于细小病毒属的三种极为相似的自主复制型病毒。最初人们主要根据水貂、猫、犬患病症状相似的特点,注意到它们间可能的密切关系。时至今日,已对这3种病毒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所有试  相似文献   

8.
动物园猫瘟热净化的新手段—聚合酶链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FPV)又名猫细小病毒、猫传染性肠炎病毒、猫瘟病毒。该病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特征。 1 957年 (Bilin)病毒首次被分离培养成功。通过对多种动物类似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证明 FPV在自然条件下感染猫科和鼬科多种动物 ,如虎、豹、狮子和浣熊 ,但以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 ,包括水貂最为易感。FPV是目前本属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由FPV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可能存在于世界各地。在欧洲和北美已被认为是猫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张振兴和李刚等人 (1 982— 1 984)报道 ,我国许多省…  相似文献   

9.
水貂病毒性肠炎(MVE)是由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ME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公认的水貂三大传染病之一。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和MEV同属于细小炳毒科细小病毒属,血清学试验、限制性核酸酶切图谱分析和单克隆抗体均证明两者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呼和浩特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FPV)的流行毒株及其VP2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病毒分离、形态学观察、PCR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疑似感染FPV猫的粪便进行检测,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检测病毒的致病性,采用PCR方法扩增病毒的VP2基因并测序,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在F81细胞中培养96 h后出现细胞病变;电镜观察到直径为25 nm左右的病毒粒子;PCR检测可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 555 bp的特异性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分离株对猫具有致病性;测序后确定分离株为FPV,将其命名为HHHT-1株。HHHT-1株与GenBank中18株FPV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8.8%~99.7%,与FPV-Beijing-01株、FPV-Shenyang-05株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较近,同源性在99.4%~99.7%之间。HHHT-1株的VP2基因序列中只是个别碱基发生变化,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缺失。说明FPV的VP2基因变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正>食肉动物细小病毒主要包括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这些病毒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基因组核苷酸及蛋白质序列相似性高达98%以上,并且呈全球性流行。细小病毒引起的疾病对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猫细小病毒(FPV)CU-4株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FPV CC-1株NS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NS1基因序列长度约为2.35 kb,该基因的阅读框总长为2007 bp,编码668个氨基酸。该序列与FPV193/70株、PLI-IV株、TU-2株、CU-4株、94-1株和X J-1株的NS1基因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8.9%、98.8%、98.7%、98.6%、99.4%,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8%、98.7%、98.5%、98.7%、98.5%、99.3%。该毒株与犬细小病毒(CPV)、貂细小病毒(MEM)、大鼠细小病毒(RPV)、猪细小病毒(PPV)、鹅细小病毒(GPV)、鼠细小病毒(MVM)NS1的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与MEM和CPV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与PPV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离并鉴定发病虎粪便和脾脏中的1株疑似猫瘟热病毒(FPV),试验将金标记FPV试纸条初步鉴定阳性的虎粪样经无菌处理,接种于猫肾传代(CRFK)细胞。结果表明:经细胞传代成功分离猫瘟热病毒,命名为FPV-HLJ;该毒株接种细胞后能够产生明显细胞病变(CPE);病毒细胞培养液能凝集猪红细胞(凝集效价达26~28),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电镜观察可见大量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大小20~23nm的病毒粒子;对该病毒VP2全基因克隆并测序,该基因全长均为1755个核苷酸,编码584个氨基酸,与FPV标准毒株CU-4(GenBank登录号M38246)VP2基因大小相同,其决定抗原性、血凝性和宿主特异性的几个关键位点的氨基酸符合FPV的氨基酸序列特征,证明该毒株为猫瘟热病毒。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根据动物年龄、生活状态和免疫情况等因素进行病原流行分析,并根据病毒基因片段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FPV、FAstV和FECoV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34/349)、23.2%(81/349)和19.5%(68/349)。在混合感染方面,以FPV/FAstV(9.5%,33/349)、FAstV/FECoV(4.6%,16/349)和FPV/FECoV(4.3%,15/349)双重感染为主。基于部分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间FPV VP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发病猫毒株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T240136)和加拿大毒株(GenBank登录号:MF069445)遗传关系较近;另一支与中国的CPV毒株(GenBank登录号:KY937664)关系较近。样本间FAstV ORF1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0.9%~99.7%,发病猫的毒株的两个分支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F374704)和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M017743)关系较近;另一分支与中国香港毒株(GenBank登录号:KF499111)关系紧密。样本间FECoV的N基因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9.3%~100%,与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FJ938059)、意大利毒株(GenBank登录号:GU017092/GU017107)和中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T852997)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区猫携带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猫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且病毒基因序列存在明显变异,增加了病原流行及带毒猫发病的风险,需积极地进行临床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根据动物年龄、生活状态和免疫情况等因素进行病原流行分析,并根据病毒基因片段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FPV、FAstV和FECoV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34/349)、23.2%(81/349)和19.5%(68/349)。在混合感染方面,以FPV/FAstV(9.5%,33/349)、FAstV/FECoV(4.6%,16/349)和FPV/FECoV(4.3%,15/349)双重感染为主。基于部分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间FPV VP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发病猫毒株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T240136)和加拿大毒株(GenBank登录号:MF069445)遗传关系较近;另一支与中国的CPV毒株(GenBank登录号:KY937664)关系较近。样本间FAstV ORF1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0.9%~99.7%,发病猫的毒株的两个分支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F374704)和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M017743)关系较近;另一分支与中国香港毒株(GenBank登录号:KF499111)关系紧密。样本间FECoV的N基因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9.3%~100%,与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FJ938059)、意大利毒株(GenBank登录号:GU017092/GU017107)和中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T852997)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区猫携带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猫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且病毒基因序列存在明显变异,增加了病原流行及带毒猫发病的风险,需积极地进行临床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为对疑似感染猫细小病毒的非洲狮进行确诊,了解猫细小病毒的流行特点,通过猫肾细胞(F81细胞)对非洲狮粪便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PCR鉴定,对检测到的细小病毒进行VP2基因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成功从非洲狮粪便中分离出1株细小病毒,将其命名为FPV CHN-HN-1。该病毒接种到F81细胞上,能使细胞出现拉丝、脱落现象。该分离株与参考的26株细小病毒分离株相似性为97.8%~100%,其中与分离株JN-FPV-96(MZ836373.1)、TZ-FPV-112(MZ836368.1)、FPV-SH2003(MW811187.1)和BJ051(MT270580.1)相似性高达100%;与其他7株猫源细小病毒同属一个分支,与JN-FPV-96、TZ-FPV-112、FPV-SH2003、BJ051遗传距离最近,与其他参考毒株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后期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犬细小病毒(CPV)、水貂肠炎病毒(MEV)氨基酸遗传演化规律,探索细小病毒在不同种属动物间跨种传播过程中病毒蛋白氨基酸差异特点以及毒株流行病学特征.通过搜集确定为CPV、MEV的粪便病料,PCR扩增克隆非结构蛋白NS1和结构蛋白VP2基因,并参考GenBank中其他细小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18.
猫细小病毒NS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疫苗用猫细小病毒(FPV)株提取基因组DNA,针对NS特定片段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出了部分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 Vector中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613bp,编码204个氨基酸.分离株基因与犬的细小病毒(CPV)、貂的细小病毒(ME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7%、98%以上,与犬、貂的肠炎病毒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鉴定从蓝狐粪便中分离的病毒是否为细小病毒,试验采用病毒培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在F81细胞中培养96 h后出现细胞病变(CPE);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20 nm左右的病毒粒子;该病毒能被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阳性血清中和;PCR检测可扩增得到大小为570 bp的特异性条带,并证明分离毒株为细小病毒,将其命名为BFPV-HeB05/16;VP2全基因遗传进化与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毒株BFPV-HeB05/16与MEV和BFPV处在同一分支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关键氨基酸位点(80,300,426,564,568位)与BFPV和MEV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应用从唐山地区MVE病死水貂中分离强毒,经牛睾细胞(CT细胞)和CRFK细胞混合培养,强迫感染,传至58代后,CT细胞出现CPE变化,除去CRFK细胞,单用CT细胞传毒,传至70代,经电镜、HA和HI试验证明,驯化弱毒株为典型细小病毒,经终点稀释克隆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对貂未发生致病性反应,注射和口服弱毒株的貂HI比对照貂有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