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集流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汇集径流,改善树穴土壤的水分状况,对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事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其技术关键主要在于:紧紧抓住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林木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这一环节。由于干旱区旱地土壤水份奇缺、致使栽入土壤后的林木幼苗,失去了生存的唯一条件,影响生存的主要矛盾得不到解决,因而,大大制约了干旱地  相似文献   

2.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排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通过对12种柽柳的水分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的研究,分别采用极点分析法(PO)和主分量分析法(PCA)进行植物抗旱性能的排序分析得知:两种排序方法在柽柳属抗旱性能排序上的应用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12种柽柳抗旱性能的大小分别为;沙生柽柳>安氏柽柳>山川柽柳>短毛柽柳>多枝柽柳>霍氏柽柳>细穗柽柳>中国柽柳>甘蒙柽柳>长穗柽柳>刚毛柽柳>短毛柽柳。  相似文献   

3.
共和盆地柽柳沙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柽柳沙地造林试验,选择多雨年份突出造林,对造林的成功具重要意义,柽柳栽植后立即平茬复壮,可提高成活率,沙兵背风坡是怪柳生长最好地地段,在≥250mm降水的共和盆地半干旱沙地均可栽植柽柳,苦干年后形成柽柳群丛,控制流沙。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柽柳属植物的花序和开花习性,花盘的构型,苞片、花萼、花冠脱落与否和曲率,雄蕊、雌蕊、果实、枝干以及叶子等形态特征,评价了它们的分类特征,为鉴定本属植物提供了正确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5.
柽柳属(Tamarix L.)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柽柳属是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混乱的属之一。柽柳属种间极易天然杂交,因而形成复杂的多型现象,各种之间的界限难以确定,分种混乱,种数不清,本文系统回顾了柽柳属系统学研究历史,阐述了分类依据的争论及分类研究的现状,探讨了起源及散布,进化趋势及与柽柳科其他各属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柽柳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介绍了中国柽柳属植物的分布格局 ,分析了自然分布区和引种区的生态特点 ,阐述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认为本属多数植物在中国 30°~ 5 0°N ,75°~ 130°E范围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都有引种和发展的可能性。对其在吐鲁番盆地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柽柳属植物镜下器官特征描述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新疆柽柳属植物为新疆重要的固沙植物,有18种1变种。面积大(553万hm^2),分布广,由于花器小不易观察,种间易杂交,使本属植物成为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困难的属之一。为精确分类,为该属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依据,本实验将新疆的14种柽柳植物的叶、花、种子等器官在解剖镜下放大二十倍,进行观察描述,并对关键特征拍照。总结出结构典型、特征稳定、专属性强的识别特征,且易掌握、好记忆,使种间性状的相识性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白刺属不同类型种子的主要特征。在种子催芽方面,提出既简单又省工省时的冷水浸种催芽方法,平均场圃发芽率可达61.8%。采自民勤的五种白刺种子,在兰州北山黄土丘陵区引种造林试验,采取集水保墒措施后,营造白刺林已获得成功,保存率最高的唐古特白刺可达81.0%,匍匐地面的白刺枝叶,可有效地起到护坡及控制水土流失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柽柳属植物(Tamarix L.)的分布与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调查研究了新疆境内柽柳属植物的分布与群落类型。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绘制了新疆柽柳属植物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是柽柳群落繁衍的关键,地下水是柽柳群落生存的命脉。水是决定和影响柽柳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据柽柳群落所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群落景观等环境特征将柽柳群落划分成9种不同的生态类型。依据群落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系数对群落进行了聚类分析,揭示了各类落间的内在关联性和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降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山西省隰县旱塬区旱平地果园进行了打孔微地形集流以提高大雨利用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76.5mm的降水发生后,50cm深孔洞的水平有效保水半径为60cm;孔心处40cm-60cm土层内大雨的有效保存率比对照提高36.2%。微地形打孔集流是增加雨水深层入渗比例和提高大雨利用率的适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柽柳特麦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柽柳 (Tamarixspp .)自 1 9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从亚洲引入美国后 ,由于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缺乏植食者的取食胁迫而迅速扩散。其中多枝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edeb .)、中华柽柳 (T .chinensisLour.)和密花柽柳 (T .parvifloraDC .) ,特别是多枝柽柳已成为美国西南部的首要有害植物[1] 。从入侵植物原产地引进天敌控制其扩散蔓延 ,是一条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迄今 ,已报道取食柽柳属植物的麦蛾有 9个属 ,其中特麦蛾属 (Teleiodes)有 2种 ,即T .brucine…  相似文献   

12.
集蓄径流技术在河北山区建设中的应用及集流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河北山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集蓄径流技术在河北山区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归纳总结出河北山区集蓄径流的5类集流手段与技术措施,然后通过实例和实测结果对集蓄径流技术的集流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定性分析,提出解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天然的降水资源,并以集流效率测算、数学公式推导、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这种途径的合理性;最后,以适于不同降水地段集流蓄水的庭院模式(包括数学模型和庭院平面布局图)示范性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白花柽柳nrDNA的ITS序列片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丽  潘伯荣 《干旱区研究》2003,20(2):148-151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 ,对白花柽柳 (TamarixalbiflonumM .T .Liu .)的nrDNA的ITS区 (包括ITS -l,5 .8SrDNA和ITS - 2 )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该植物的ITS序列和长穗柽柳 (Tamarixelongata)的序列差别不大 :ITS - 1片段的长度都是 2 5 9bp ;ITS - 2片段的长度同为 2 44bp ;G C百分含量仅相差 1% ;碱基差异共发生 18处。由ITS及 5 .8SrDNA序列分子证据看 ,白花柽柳更可能是长穗柽柳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咸水灌溉对三种柽柳幼苗成活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地下咸水进行沙漠公路绿化,文中选取公路两侧三种典型柽柳植物(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 Bge.)、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 Willd.)和中华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为研究对象,以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土土壤为基质进行植苗大田试验,分别选用2,5,10,15,20,28 g/L等6种矿化度咸水对其进行灌溉处理。基于植物存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分析了咸水灌溉对三种柽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柽柳属植物在灌溉水矿化度<15 g/L时生长最好;2)从萌发至成活阶段,中华柽柳对于高矿化度水灌溉的适应能力强于多花柽柳和刚毛柽柳,但在后期生长阶段,适应能力比多花柽柳和刚毛柽柳弱;除矿化度2 g/L灌溉的植物生长量略低于5~10 g/L外,其余基本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加而减小;3)从三种植物对比来看,中华柽柳对不同矿化度的灌溉水适应能力最强,多花柽柳次之,刚毛柽柳适应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6.
17.
额济纳绿洲中柽柳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柽柳灌丛液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下,柽柳在开始生长的初期(5-6上旬),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05-0.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0.8-1.2L.d-1,在生长旺盛时期,液流通量为0.06-0.1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1.1-1.5L.d-1;在生长的后期(6月-9月),液流通量明显下降(9月下旬-10月),液流通量为0.04-0.06L.cm-2.d-1;在液流的日变化中,树液流速具有的多峰变化趋势,在中午有短暂液流明显减小的现象,晚上有明显液流上升,以补充树冠部分的水分储存;随着胸径的增大,茎流速率和茎流量也随之增大;在生长季节地径4-5cm的柽柳日平均耗水量1.25L,整个生长季节耗水量为150.8L。  相似文献   

18.
柽柳粗角萤叶甲交配和产卵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柽柳的重要食叶昆虫———柽柳粗角萤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产卵方式与被寄生的相关性等生殖行为进行了研究。该叶甲行多次交配和多次产卵,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包括交配前、交配中和交配后3阶段,对各阶段内不同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雌虫交配后28h开始产卵;室内条件下卵为聚产,每卵块平均7粒,但野外则多为散产(占57.7%);产卵历期11.4d,每雌产卵141粒。成虫羽化后14d累计卵量为总卵量的50%,28d达80%以上。柽柳粗角萤叶甲雌虫交配1次仅产卵7.5±2.8粒,产卵持续1.9±0.8d;而多次交配雌虫的产卵量为141.0±88.1粒,产卵历期11.4±5.9d。柽柳粗角萤叶甲的交配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高峰,产卵活动在中午和晚上各有一高峰。柄翅卵小蜂对第2代卵的寄生率(23.6%)高于第3代(5.96%),柽柳粗角萤叶甲二代卵块大小与被寄生率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策勒县流动性沙地沙拐枣属的引选和造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策勒县南倚昆仑山,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属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沙拐枣属在这里选优获得成功,筛选出的主要种:东疆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乔木状抄拐枣。本文研究了沙拐枣属抗干旱、抗风蚀、沙埋等的内在机制,以及抗逆性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半荒漠地区灌木饲料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半荒漠地区灌木饲料林的树种选择、经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花棒、杨柴、柠条、沙柳、毛条、毛柳、白沙蒿、油蒿8个半荒漠地区灌木饲料林树种的造林适宜立地类型、最适造林季节、最佳造林密度、最适收获期以及最佳平茬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